-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9
- 4
- 1
- 88
- 23
- 13
- 7
- 3
- 50
- 45
- 32
- 29
- 2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红 唐绮 等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37卷5期 959-961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交叉配型技术在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配合性输注的血小板交叉配型采用固相凝集法.比较24例患者随机输注及配合性输注后的输注效果(有效输注率及24h CCI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例患者的配合性输注后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鹤进 李金丽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37卷5期 961-964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交叉配型对肿瘤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观察组给予血小板交叉配型后输注,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雪松 《医药前沿》 2019年9卷21期 108-110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阳性的儿童输注交叉配型阳性血小板的效果.方法:通过计算血小板CCI值和病历记录临床出血情况,得出输注血小板的疗效,通过是否使用激素,临床诊断,和败血症等将患者分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可能对输注效果有影响的因素.结果:11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博 刘泽林 等 《广东医学》 2015年36卷15期 2395-23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血小板交叉配型输注与随机血小板输注的疗效,为临床血小板无效输注提供有效解决途径.方法 分析40例血小板无效输注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效果,比较血小板交叉配型患者(n=19)与随机血小板输注患者(n=21)的疗效.结果 19例血小板交叉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奕 伍昌林 等 《医学综述》 2012年18卷22期 3901-39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配合试验在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对我院85例5次以上输血(至少2次输血小板)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观察血小板配合性输注的效果.结果 85例多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龙泉 傅梅 等 《当代医学》 2018年24卷12期 120-122页
【摘要】 目的 对血液病患者实施血小板抗体筛选及血小板交叉配型后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输注血小板的血液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用固相凝集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首先对血小板阳性率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咏芳 《临床研究》 2018年26卷6期 158-15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输注患者行血小板检测及交叉配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本院自2016年1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83例多次血小板输注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通过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评价阳性和阴性患者不同时间点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春玲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年29卷7期 1080-1082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反复输血治疗后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情况以及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对216例血液病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将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随机分为配合性输注(28例)和随机输注(25例),比较两种输注方式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8年39卷3期 303-30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其输注血小板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固相凝集法对本院拟输注血小板治疗的370例肿瘤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同时将抗体阳性患者分为随机输注和配合性输注组(每组各26例),比较不同输注方法的疗效.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静 王兆龙 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3卷19期 108-109页
【摘要】 目的 研究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及交叉配型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血小板输注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输注无效的危险因素.结果 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旨在探究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临床应用.方法:采取固相红细胞法对进行血小板输注的血液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使用血小板抗体检测,并在血小板输注前同时进行交叉配型实验,通过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评价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金玉 《医学综述》 2011年17卷18期 2857-28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血小板抗体筛检对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分为输血小板3次以上组(A组)和首次输血小板患者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抗体阳性率.输注血小板1 h和24 h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纠正校正增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乾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年32卷12期 1293,12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新型血小板交叉配型法.方法 将受者血浆和供者血小板在试管中混匀并加入适量助色剂,吸入毛细管中孵育10 min.以微柱凝胶检测试验(MGT)作为对照试验方法.结果 血小板配血不符时,因血小板凝集导致混合液不易从毛细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艳 陈桃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9卷8期 584-58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主要原因,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用以提高输注疗效.方法 对多次输血患者于输血前后监测血小板计数值,并计算1 h和24 h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对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者,采用简易致敏血小板血清学枝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建光 单筠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年6卷22期 1927-19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血小板抗体筛检对多次输血小板患者的意义.方法 将多次与初次输血小板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35例和19例),采用固相凝集法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并将18例筛查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9例),一组配型后输注血小板,另一组随机输注等量血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晓琳 陈玫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7年20卷6期 510-51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目前对临床上长期反复输注血小板产生血小板抗体且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选择配合型血小板输注,可达到预防作用.但是随着大连地区无偿捐献血小板替代有偿捐献血小板体制的转变,以及临床急诊患者量增多,选择一种快速、有效且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润霞 胡兆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13卷14期 1857-18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SEPSA)技术,检测96例输血3次以上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输注血小板前后计数血小板,并计算1 h和24 h血小板增值(CCI).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光辉 海淑珍 《现代肿瘤医学》 2004年12卷2期 144-1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血小板交叉配型输注对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用SEPSA交叉配型的方法给既往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输注血型配合的血小板悬液.结果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及输注血型配合的血小板后,1hCC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岩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30卷17期 2571-2573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对420例需输注血小板治疗的血液科、肿瘤科患者的血清标本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同时对抗体阳性者进行交叉配型,观察血小板输注后疗效.结果:在420例患者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小立 陈澍英 等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3年16卷6期 265-2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配型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7例需要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LCT)检测,研究患者血小板校正增加值测定(CCI)与LCT、血小板输注无效之间的关系.经多次血小板输注产生同种抗体的部分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