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
- 36
- 5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丽萍 岳慧 《中医药学刊》 2006年24卷3期 4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岳在文主任医师,系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30余年,学验俱丰.岳师师仲景之学,悟仲景之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法活机圆,今举小柴胡汤在妇人经前期综合征的治疗经验,可窥一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红 孙卓君 《辽宁中医杂志》 2005年32卷8期 761-762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出血,因此可严重困扰女子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近些年来本病的发生似有上升趋势.导师孙卓君教授从多年临床实际出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雪华 《辽宁中医杂志》 2004年13卷6期 490-490页ISTICPKUCA
【摘要】 根据中医辨证将50例经前期紧张症患者分为4型即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弱型,气血瘀阻型,心肝火旺型.按照患者所出现的不同症情,灵活掌握,仔细辨证,既注意该症的一般规律,又分辨病人的发病特点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昂 李灿东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21卷2期 44-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理和证候规律.方法:选择61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9例健康同龄妇女为对照.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各证型中,以肾阴虚证和肝郁气滞证所占比例最大,差异非常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亭 方少华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6卷4期 319-31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笔者自1998年5月-2002年5月,采用升陷化瘀止血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37例,并以四物化瘀止血汤治疗28例为对照,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总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南孙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2年36卷9期 4-6页ISTICCSCDCA
【摘要】 根据多年妇科临床经验,认为治疗妇科疾病的原则调节动静平衡,具体应把握反治法、兼治法以及证不变,守法守方,证情转变,灵活权变的法则;并将法则概括为"从、合、守、变"的辨证论治要旨,附验案四则,逐一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凤萍 李伯群 《山东中医杂志》 2001年20卷6期 338-339页ISTIC
【摘要】 <篇首> 原发性痛经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患者虽有体质上的差异,但病机关键为气滞血瘀,痛经散集理气行滞、活血化瘀于一体,临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选择13~40岁之间的妇女,采取连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淑琴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26卷3期 28-29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自拟益肾更年汤配合少量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32例.结果 痊愈2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 %;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国庆 赵晓玲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25卷4期 30-3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妇女更年期潮热出汗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84例女性更年期潮热出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用引火汤治疗,对照组31例用更年康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 %,对照组74.19 %.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萍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20卷1期 36-37页
【摘要】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围绝经期综合征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甘麦大枣汤合小柴胡汤)30例和对照组(乙烯雌酚0.25~0.50 mg)20例,观察两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改善的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桂玲 申宏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17卷2期 32,31页
【摘要】 <篇首> 更年期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情志不宁、烦躁易怒、面目及下肢浮肿等,是近年来临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丽娟 赵耀东 等 《河南中医》 2024年44卷6期 840-843页ISTIC
【摘要】 "结"是气血与邪气结聚的一种病理状态,"解结"为"疏通郁结,通达经气"之意.原发性痛经由于气血的周期性变化,经期容易感邪,导致冲任气血不畅,邪结于胞宫不得通下而作痛,加之经期气血外溢,平素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者,血气化生不足,易出现虚结.温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琴 王慧娟 等 《河南中医》 2023年43卷3期 446-449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联合雷火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欣 张朴 等 《河南中医》 2023年43卷9期 1410-1416页ISTIC
【摘要】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常用方法包括针刺疗法、艾灸疗法及综合疗法等,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子宫微循环、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由基等的影响,有效改善痛经症状,取得良好疗效.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鸿浩 单静华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年39卷4期 251-2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散对阴虚血热型月经失调患者疗效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阴虚血热型月经失调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益母草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组在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娜 王晋志 等 《河南中医》 2022年42卷7期 1109-1113页ISTIC
【摘要】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及关联规则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2006年1月至2020年9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收集整理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穴位处方,建立Excel处方数据库,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治梅 杨新鸣 等 《河南中医》 2022年42卷2期 181-185页ISTIC
【摘要】 月经周期节律正常的关键为阴阳消长顺利转化,月经病的调治需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选用不同方药,经后期阴精渐长,重用滋阴养血之品,佐以温肾助阳药,充养阴精以达经间期的重阴状态;经间期重阴转阳,重补肾活血,方能顺利转化,产生氤氲时机;经前期为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娟 曹振健 等 《河南中医》 2021年41卷3期 458-461页ISTIC
【摘要】 中药治疗月经不调在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注重将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与临床用药相结合,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肾的阴阳转化和气血盈亏变化规律,以补肾为原则,给予周期性用药以调节全身脏腑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模仿妇女月经生理周期,调控肾-天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星 张鑫 等 《河南中医》 2021年41卷2期 220-221页ISTIC
【摘要】 高建忠教授认为,痰湿凝滞是导致月经后期的重要因素,常用"通法"治疗.月经后期兼呕恶呃逆者,用温胆汤理气化痰;兼四肢厥冷乳胀痛者,用四逆散疏肝郁之气;兼食滞胃脘者,用保和方消食化痰行滞,并配伍通经活血药物;痰滞日久兼血瘀者,合用益母草、当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品豪 罗志娟 等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11期 1673-1678页ISTIC
【摘要】 罗志娟教授针对经行头痛的特点,采用“桂罗氏三分法”治疗,即根据头痛患者的证型、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所处的月经周期,“分证”“分阶段”“分周期”立方遣药.“分证”为以局部辨证定病变脏腑经络,以整体辨证定头痛的虚实寒热.经行头痛基本病机有二,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