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8
- 309
- 81
- 56
- 39
- 18
- 137
- 64
- 45
- 41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王玲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女性绝经后的常见病,以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为特征,易导致骨折,严重损害了老年妇女的健康。中药强骨丹具有补肾健脾,壮骨生髓,通络涤痰的功效,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取得了明显疗效。为进一步探讨强骨丹的药物功效,本研究采用切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邢淑丽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在《中医诊断学》的脏腑辨证中,肺虚辨证仅有肺气虚与肺阴虚,而无肺阳虚,历代中医文献也少提甚至不提“肺阳”。而往往把肺气作为与肺阴相对的概念进行论述,这不但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和层次不清,也使学生陷于迷惑,更对临床诊断治疗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立津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内经》中以《素问》的《脉要精微论》、《平人气象论》和《经脉别论》等篇为基础,集中阐述了脉象与四时的关系和脉诊的重要性以及平脉、病脉、死脉的具体形象和诊断,从而开拓了后世脉学发展的道路。因此研究《内经》中的脉诊对于提高中医学的诊断水平是十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恩顺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百合病之名最早由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篇中提出,该篇第一条云:“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从该病的症状上来看,患者食欲不正常,好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石学敏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中风单元(Stroke Unit)是一种住院中风病人综合治疗的医疗管理模式,把原有中风病及合并症、并发症治疗的每一种独立存在的办法合理组合成一种和谐、紧密、综合、全方位的治疗系统。本文介绍了中风单元的形成与发展,阐述了中风单元的结构组成,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宋卓敏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痛经宁颗粒冲剂是临床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药,为深入探讨该药的镇痛机制,本实验以阿司匹林为对照药,设立大鼠痛经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该药对实验性痛经大鼠E2、P及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外周血β-EP含量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倪文典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早期表现为腰背僵硬或疼痛,活动可缓解;晚期发生脊柱强直、畸形,并累及髋关节破坏、强直,也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肾等多个器官的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锦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小儿厌食症为儿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智力发展均有影响。长期厌食可导致小儿营养发育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呼吸道感染。本文将近年运脾中药复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实验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成中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活血化瘀中药除针对血瘀证有其特有的作用外,由于该类药物具有改善血液动力学、组织微循环、血流变学,以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很有可能通过这些作用,有利于改善靶器官(或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状态,从而可提高其他治则的疗效。在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以前,我们暂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袁红霞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胃癌前期病变是指各种程度的萎缩性胃炎(CAG)伴有中度以上的肠上皮化生(IM)及(或)不典型增生(Dys),与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医疗界的重视,为目前的研究重点。研究表明,胃癌同其他肿瘤一样,很少从正常组织发生癌变,单纯的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琳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分子生物学是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和确定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并在21世纪占有统治地位,已进入到了药用植物研究的许多领域。从分子水平来研究药用植物,有利于从更加深入的层次和水平来寻找它们内在的客观规律,从而带动本学科乃至中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申红玲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2003年部分中医院校已经开始使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医古文》(版教材),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教材中有一些不够理想的地方,下面仅就“基础知识”部分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舰华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其中缺血性中风的比例较出血中风更为多见,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缺血中风的研究颇多,头皮针在治疗缺血中风中以其独特的优势倍受青睐。本文通过对12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脑血流速各项指标的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谭飞剑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留针是指将针刺入所选定的腧穴,行针得气且留置一段时间,它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临床实习期间,笔者对此体会颇深,现对留针的方式、留针的作用等进行分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龙艳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原发于子宫圆韧带的病变少见,也未见有关的超声诊断报道,本文将一组7例经手术证实的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超声检查及临床表现进行了介绍,提示在做子宫圆韧带囊肿检查时要有更多的细心和耐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高景环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中医学并无抑郁症的病名,多数医家经过长期临床科研认为,抑郁症属中医郁症范畴,其危害性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工作压力、生活压力愈来愈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令许多人心理、精神上难以承受。抑郁症的发生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涉及范围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丁光宏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经络理论是中医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是中医理论中有可能最先被现代科学解释的理论。在中医经络的研究中,人们做了很多实验。本文介绍了小腿穴位深处骨间膜毛细血管的形态,分析了组织液流动的两维渗流模型,阐述了计算结果,探讨了流场对肥大细胞表面切应力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秦玉龙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并汲取历代各家精当之论,首列“医中百误歌”以警示后世学医者,祈望其用心思考、细心领悟。先生所列百误,约略言之有四,即医家误、病家误、旁人误及药中误,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本文介绍了医家误、病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义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Ca2+是神经肌肉兴奋的关键离子,也可能是针刺得气、经络传导中参与的物质。我们以前在家兔的实验中发现,针刺家兔本经经穴可使本经其他穴位处的Ca2+浓度升高,而使穴位旁开点处的Ca2+浓度下降,提示在针刺过程中可能存在着Ca2+的重新分布。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晓薇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 2004年
【摘要】 中药巴布剂是以药材提取物和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或亲水性物质为基质制成的中药外用膏剂。优良的中药巴布剂应与皮肤生物相容性好,透气耐汗,承载药量大,可反复揭扯,无致敏性。而基质的性能是决定巴布剂质量的主要因素。巴布剂基质原料的种类很多,所用原料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