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13
- 16
- 11
- 5
- 3
- 3
- 21
- 11
- 10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雪松 赵静洁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39卷6期 793-79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对抑郁大鼠中缝核内5-羟色胺及色氨酸羟化酶2的影响,探讨柴胡疏肝散精简方可能的抗抑郁机制.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氟西汀组(fluoxet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明 李秋玲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9卷9期 37-4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抑郁症对大鼠中缝核色氨酸羟化酶2(TPH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月龄、体质量相近的Wistar大鼠,合笼受孕后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给予18d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应激(CUMS)制备妊娠期抑郁症大鼠模型,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明 李秋玲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49卷9期 37-4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抑郁症对大鼠中缝核色氨酸羟化酶2(TPH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月龄、体质量相近的Wistar大鼠,合笼受孕后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给予18d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应激(CUMS)制备妊娠期抑郁症大鼠模型,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新明 宋科英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5年13卷6期 421-4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缝背核(dorsal raphe nucleus ,DRN)至内耳的传出神经投射通路.方法将霍乱毒素亚单位B(cholera toxin subunit-B,CTB)注入猫的内耳,经过7天的存活期后,运用逆行荧光标记技术来观察猫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晓梅 陈亚琼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3期 174-17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中缝核簇 5-羟色胺( 5-hydroxytryptamine,5-HT)免疫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探讨围绝经期潮热发病机制. 方法:实验于 2003- 09/2004- 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研究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莉 冷吉燕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年25卷8期 940-94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电刺激大鼠缰核(Hb)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可能机制.方法电刺激大鼠Hb相应部位,同一刺激位点调整刺激参数,分别给予70 μA或90 μA电流强度,对照组给予同样电流刺激,记录刺激前后呼吸频率、胸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时 李岳峙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4年21卷2期 219-22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用数值计算和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模拟脑电节律的调制磁场对与睡眠有关的中缝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睡眠的影响.通过数字仿真,研究了神经纤维对调制磁场刺激作用的响应特性,发现了神经纤维具有对低频调制包络信号响应敏感,对高频载波不响应的特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泽春 陈亚琼 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3年19卷4期 397-4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大鼠中缝核簇5-HT样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激素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大鼠中缝核簇5-HT样阳性物质的表达.结果证明:(1)GnRH-A组大鼠血清1...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5-羟色胺;17β-雌二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开明 魏宝强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13期 1914-191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帕金森综合征模型脑内黑质、尾状核及中缝核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为阐述该病的发病机制及筛选有效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成年 Wistar大鼠 12只,雌雄不限,按随机法选 9只为实验组 (注射盐酸哌替啶 ), 3只为正常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群利 刘志诚 《中国针灸》 2002年22卷5期 331-3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方法:用自制高热量饲料喂养刚断乳SD雄性大鼠造成肥胖模型.观察针刺对肥胖大鼠脑干中缝核群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结果:肥胖组较正常组中缝核群组织中色胺酸(Tryp)、5-羟引哚乙酸(5-HIAA)含量升高,5-羟色胺(5-HT)及5-H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国愉 冯正直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4卷2期 158-1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Ginsenosides, GS)对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SD)大鼠脑干中缝核群五羟色胺(Serotonin, 5-HT)的影响. 方法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SD模型.选用Sprague-Da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俊 田会玲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35卷11期 69-74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电针刺激印堂、百会穴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中缝核miRNA-16及5-羟色胺转运体(SERT)的影响研究,揭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海波 全睿 等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37卷3期 257-25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中缝背核立体定位的最佳参数,为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进口脑立体定位仪对大鼠颅脑进行颅平面固定,参照Paxinos & Watson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1]和国内包新民教授编著的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2]确定中缝背核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芳 罗伏钢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58卷2期 34-37,41页
【摘要】 目的 研究中缝核miR-16以及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的表达在失眠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失眠组.失眠组大鼠接受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玲 胡晓华 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25卷1期 14-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前额叶、海马、中缝核、伏隔核5—羟色胺1A(5—HT1A)与5—羟色胺2A(5—HT2A)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w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连续28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雪娇 张丽 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34卷8期 762-763页ISTICCA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变和路易小体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尤其是在发病早期,尚缺乏有效的实验室诊断金标准.主要临床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书景 郭秀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22卷22期 2421-24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肝性脑病大鼠和正常大鼠脑中缝背核5-羟色胺的表达;探讨中缝核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及5-羟色胺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大鼠35只,建立肝性脑病模型后,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中缝核5-羟色胺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并用图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冬阳 罗伏钢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56卷34期 29-3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抑郁模型大鼠脑脊液miR-16是否能反映中缝核miR-16水平的变化,并与中缝核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的表达相关.方法 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抑郁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菲菲 刘君涛 等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31卷9期 598-6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双侧杏仁核去5-羟色胺(5-HT)支配后小鼠的行为学变化,投射到杏仁核的5-HT能神经纤维的精确来源以及杏仁核神经元的异常功能活动,为验证杏仁核-中缝核群5-HT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联系提供实验资料.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32只,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爱娇 周志愉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0年30卷11期 1167-11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去卵巢抑郁症大鼠模型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及其合成限速酶-色氨酸羟化酶2(TPH2)表达的变化.方法 雌性SD大鼠,在卵巢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孤养和21 d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制备去卵巢抑郁症大鼠模型,以行为...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5-羟色胺;色氨酸羟化酶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