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22
- 93
- 46
- 11
- 41
- 21
- 18
- 17
- 14
- 56
- 50
- 49
- 42
- 2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申梦丽 仇欣然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39卷7期 1691-169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游泳训练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糖尿病模型(DM)组、低强度游泳(LM)组、中强度游泳(MM)组、高强度游泳(HM)组.各游泳组进行不同强度的无负重游泳训练.8 w后...
【关键词】 游泳训练;有氧运动;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虹 李赫健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年35卷6期 741-7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乙二醛酶1(glyoxalsse 1,Glo 1)是人体中广泛存在的甲基乙二醛解毒酶,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与癌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总结了近年上述疾病中Glo 1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晓晶 李晶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38卷21期 5302-530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乙二醛酶Ⅰ(GLO1)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另设健康鼠为正常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大鼠DPN的防治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云丰 李琳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7年33卷7期 915-9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AS-Ⅳ)对甲基乙二醛(MGO)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MGO诱导ARPE-19细胞损伤,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利群 姚兰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43卷6期 1121-1124,前插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检测卵巢功能调控相关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卵泡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卵泡发育及卵巢功能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包含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闭锁卵泡及白体的育龄期女性卵巢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乙二醛酶I(Glyox...
【关键词】 乙二醛酶I;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热休克蛋白2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学问 林海洋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6年32卷16期 2659-266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乙二醛酶I在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DOMP)中的意义及其与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分析58例DOMP、50例单纯T2DM及30例正常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受试者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蕾 朱迪娜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4年4期 456-4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甲基乙二醛( methylglyoxal,MG)作为糖酵解过程固有的毒性副产物在人体内广泛分布。生理条件下,只有很少的葡萄糖会转变成MG。但在疾病或代谢异常的条件下,体内糖酵解发生异常,导致MG积累超过正常水平。 MG作为高反应活性的α-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小波 陈文强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3期 6575-657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清3-脱氧葡糖醛酮(3-DG)和甲基乙二醛( MG)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86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MoCA)量表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检查;检测患者血清3-DG和MG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血清3-D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勤 张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42卷1期 77-78页ISTICPKUCABP
【摘要】 本研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乙二醛酶Ⅰ(GLO1)蛋白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发现与正常肺组织比较,GLO1蛋白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提示GLO1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发现也为证实HDGF-G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雅虹 方炜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1卷5期 533-5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生成素2(Ang2)和酪氨酸激酶2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以4.25%葡萄糖(高糖组)、4.25%甘露醇(甘露醇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捷 余洪根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1年27卷7期 583-5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甲基乙二醛(MGO)对Jurkat细胞氧化应激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MGO作用PHA预刺激的Jurkat细胞,MTT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检测p38 MAPK、J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智 闫世军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0年26卷4期 428-4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乙二醛酶Ⅰ是人体中广泛存在的α-羰基醛解毒酶,能有效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形成.AGEs与其主要前体甲基乙二醛(MG)具有细胞毒性,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提高乙二醛酶Ⅰ活性有望成为缓解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新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美萍 SONG Xiu-yuan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年26卷5期 971-9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甲基乙二醛(MG)是糖代谢产生的毒性副产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豆异黄酮是否通过降低MG的产生而发挥对I型糖尿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含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的大鼠饲料喂养,按大豆异黄酮不同剂量随机分为3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振兴 刘振华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年29卷8期 989-99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乙二醛酶Ⅰ(GLO-Ⅰ)基因A111E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2例AD者和121例健康对照者,使用限制性内切酶SfaNI的PCR-RFLP法检测乙二醛酶Ⅰ基因多态性.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世军 李智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年25卷11期 1404-140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胞质中的乙二醛酶系能有效去除胞内α-羰基醛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对细胞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乙二醛酶Ⅰ是该酶系的关键酶.α-羰基醛是体内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主要活性中间体.α-羰基醛和AGEs都能促进阿尔采末病(AD)的发生和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小波 李宗信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32卷2期 108-111,插二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甲基乙二醛(MG)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的影响,以及中药脑康II号的干预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成年大鼠海马干细胞,分别使用4 μmol MG和脑康II号含药血清等干预48 h后,进行Nestin、β-III-tub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娟 方炜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29卷5期 496-4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高糖和葡萄糖降解产物甲基乙二醛(MGO)对血管周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体外培养的第3代人脑血管周细胞作为实验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5%、2.5%和4.25%葡萄糖(设立相应浓度的甘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煌建 庄秀园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7年19卷6期 925-9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乙二醛、果糖和葡萄糖为还原剂,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孵育制备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测试蒺藜等提取物对AGEs形成的干预作用,同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ndu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涛 袁铸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4期 570-57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含甲基乙二醛的LB培养基平板筛选到1株能代谢甲基乙二醛的细菌,通过对克隆到的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及生理生化实验,将其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命名为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YL.破碎该菌细胞后提取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勇军 杜军 《中国新药杂志》 2006年15卷18期 1530-15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甲基乙二醛(MG)是人体内糖代谢产生的一种毒性副产物,糖尿病患者体内MG显著增加.MG的积累可导致肾病、心血管病、白内障和老化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实验证明MG能与氨基酸残基反应,导致蛋白质降解和交联,形成高级糖化终产物(AGEs).在生理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