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81
- 404
- 16
- 10
- 119
- 117
- 57
- 39
- 14
- 162
- 52
- 49
- 48
- 4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蔡亲武 杨子江 等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24期 3368-3371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比较布地奈德或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0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儿给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1mL,雾化吸入,每日2次+...
【中文期刊】 李权恒 安淑华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7年20卷35期 4438-4441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3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一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儿科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0例,将患儿按照随机分组表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70)和试验...
【中文期刊】 叶晓芬 蔡映云 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7年40卷3期 235-236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最近,一位哮喘患者和一位呼吸科医生的问题引起了笔者的重视.哮喘患者:医生给我开了一支二丙酸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气雾剂( BDP/FM-MDI) ,由于以往用过的气雾剂都是室温保存的,因此这次我也放在室温保存. 昨天突然发现说明书上写着需要冷藏...
【中文期刊】 邹艳萍 罗小兰 等 《中国药房》 2016年27卷17期 2388-2390,2391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比较布地奈德与丙酸倍氯米松辅助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随机区组法分为A组和B组,各7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包括低流量吸氧、祛痰、止咳、扩张支气管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中文期刊】 王江 《世界中医药》 2016年11卷1期 55-57,61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用三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綦江区中医院治疗的单纯变应性鼻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治疗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外用鼻腔喷入,2次/d,;治疗组患者于每...
【关键词】 三伏贴; 变应性鼻炎; 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
【中文期刊】 叶晓芬 蔡映云 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年38卷6期 470-471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气雾剂中的驱动剂氯氟烷烃(又称为氟利昂,Chlorofluorocarbon,CFC)将全面禁用,最终被氢氟烷烃(Hydrofluoroalkane,HFA)替代.CFC具有较强的臭氧层破坏作用[1],淘汰是必须的,...
【中文期刊】 丁玉华 赵晓晴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年30卷2期 114-11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枣庄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14例CVA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单用丙酸倍氯米松...
【中文期刊】 吴晓旭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17卷3期 102-10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泛福舒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对其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
【中文期刊】 刘辉 徐丹 等 《医药导报》 2011年30卷12期 1644-1646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丙酸倍氯米松乳膏中丙酸倍氯米松和氯霉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速:1.0 mL·min-1,柱温:24 ℃.丙酸倍氯米松的检测...
【中文期刊】 谢蔓芳 钟丽花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9期 1625-1626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倍氯米松气雾剂对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哮喘发病率的作用.方法:急性毛支临床缓解后患儿59例(观察组),采用倍氯米松气雾剂200 μg/d局部吸入治疗,2次/d,疗程6个月,观察1.5年时患儿哮喘发病率、喘息发生情况及干预治疗...
【中文期刊】 陈国佺 《实用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12期 2216-2218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结合口服小剂量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个组,1组23例,氨茶碱0.15~0.2 g,每天3次;2组24例,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200μg,每天3次;3组28例,氨...
【中文期刊】 米姣平 樊韵平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0年90卷12期 844-84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局部使用倍氯米松气雾剂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中文期刊】 李铮铮 李洪亮 等 《医药导报》 2009年28卷8期 1071-1072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优选丙酸倍氯米松乳膏基质组成与制备工艺,运用含量均匀度法对其制备工艺进行验证.方法 以油相与水相比例、乳化温度、药物加入方法和搅拌时间为可变因素,采用L9(34)正交法进行试验.结果 优选最佳制备工艺为:主药加入油相中,油相与水相比例...
【中文期刊】 朱雪松 黄雪靖 等 《医药导报》 2009年28卷12期 1618-1620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诺氟沙星滴耳液中诺氟沙星、甲硝唑和丙酸倍氯米松的含量.方法 Kromasil C18 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25 mol·L-1磷酸溶液(用三乙...
【中文期刊】 王玉 汪小兰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年22卷6期 384-加页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钙泊三醇搽荆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霜治疗头皮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早1次使用钙泊三醇头皮搽荆,每周用量不超过15mL;每晚1次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霜,每周用量不超过15mg.对照组:每日早晚...
【中文期刊】 罗鸿 谭启云 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年22卷2期 52-5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长期用丙酸倍氯米松(商品名:伯克纳,BDP)鼻喷雾剂治疗成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36例20~45岁常年性AR患者给予BDP鼻喷雾剂治疗,200 μg/d≤剂量≤400 μg/d,分级阶梯治疗,定期复...
【中文期刊】 武慧 张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31卷2期 135-13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并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宣肺祛邪、解痉平喘中药与西药氨茶碱和必可酮气雾剂治疗,对照组用口服氨茶碱和吸入必可酮气雾剂.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综合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
【中文期刊】 张远芬 李谨 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年21卷7期 33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我科于2004年5月~2006年6月用丙酸倍氯米松霜剂(主要成分为0.75%倍氯米松,本院制剂室配制)薄涂治疗外耳湿疹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中文期刊】 刘宇鹏 《中华医学杂志》 2007年87卷27期 188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在支气管哮喘治疗指南中推荐在支气管哮喘轻度持续患者中规律使用吸入激素,尽管长期应用小剂量吸入激素副作用很小,但由于存在顾虑及疗程长,导致这部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很差.
【中文期刊】 陈晓红 曹智臻 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年30卷8期 599-604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二丙酸倍氯米松(BDP)和布地奈德(BUD)对白细胞介素13(IL-13)激活的肺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 IL-13加入培养的肺成纤维细胞,采用噻唑蓝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印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ELIS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