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728
- 68
- 52
- 11
- 45
- 14
- 11
- 10
- 8
- 414
- 310
- 246
- 179
- 17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原雅艺 党旭红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4卷2期 180-1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基因组不稳定细胞Ran基因过表达和RNAi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辐射诱发基因组不稳定的功能提供研究工具.方法 根据Ran基因信息,以慢病毒载体GV218设计合成2种重组质粒,分别包含Ran基因全长序列以及阴性对照序列;以慢病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娇 张晟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32期 3899-3902页ISTICPKUCA
【摘要】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世界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基因组不稳定性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与肿瘤预后差及多重耐药相关。通过对乳腺癌相关基因改变的研究,寻找与乳腺癌发生相关的不稳定基因,探索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是当前乳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子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3年26卷8期 855-858页ISTICPKU
【摘要】 低剂量辐射(low dose radiation,LDR)以远后效应形式危害人类健康,其中辐射诱导的基因组不稳定性(radiation-induced genomic instability,RIGI)是辐射致癌的主要原因.这其中涉及的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净 王子良 等 《中国癌症杂志》 2012年22卷4期 300-3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EMSY位于染色体11q13,编码约1 322个氨基酸,其N末端有保守的ENT结构域,此结构域可与BRCA2的第3外显子结合并抑制BRCA2的转录活性,自2003年首次报道以来,以EMSY与BRCA2相互作用为基础,EMSY的功能研究不断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熹 何家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年28卷7期 772-77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53BP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阐明53BP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1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琤波 王小松 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8年15卷21期 1608-161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检测胃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突变和不稳定性,探讨mtDNA损伤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扩增22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的远端正常胃黏膜组织mtDNA控制区(D-loop)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卫 詹友庆 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7年14卷2期 118-12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中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D2S123和D3S1298两个微卫星位点,采用PCR-银染法,对36例胃癌标本进行检测;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χ2检验或费歇尔精确检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桂源 周鸣 等 《中国肿瘤》 2006年15卷12期 797-8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国外中国南方移民后裔中较高的发病率,存在基因组不稳定的特点,易受理化、生物性等致癌因素的攻击,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遗传性肿瘤.全文主要针对鼻咽癌基因组不稳定性、表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传德 吴中亮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4年20卷7期 777-7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检测结晶型硫化镍(NiS)对K-ras基因和P15基因的改变及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镍化合物致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探查结晶型NiS在诱导16人气管上皮细胞(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传德 吴中亮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4年31卷4期 475-478,48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检测乙酸镍对K-ras基因和P15基因的改变及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镍化合物致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探查乙酸镍在诱导16HBE细胞恶变过程中的K-ras基因Exon1和P15基因E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厚权 王瑞年 《中国肿瘤》 2003年12卷2期 101-1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文介绍DNA修复机制,并指出未修复的DNA损伤在细胞中的生物学终点和由DNA修复障碍所引起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以及遗传性疾病,其中大部分有发生不同类型癌症的倾向.随着DNA修复系统及其与癌症关系研究的深入,其发病机理将得到阐明,并为防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怡 孙孟红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3年19卷5期 547-55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肿瘤的发生与基因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基因组不稳定性可发生于染色体和核苷酸水平[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丛文铭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3卷1期 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肝细胞癌(HCC)是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研究证实,HBV和HCV感染以及黄曲霉霉素B1污染食物的摄入是HCC发生的最主要病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智勇 史景泉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年23卷6期 658-6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AFLP技术检测小鼠黑色素瘤B16的遗传改变。方法肿瘤及正常组织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连接特异性接头,采用20条与接头相识别的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含溴化乙锭的1.5%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透视仪分析、照相。结果20条引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宇 张乔晔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19年31卷4期 283-2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SV)对人结肠上皮细胞株NCM460及结肠癌细胞株SW620增殖和基因组不稳定性(GIN)的影响.方法:选用NCM460和SW620细胞为研究材料,以台盼兰拒染法检测不同浓度RSV(3.125、6.25、12.5、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 谢川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3年33卷12期 1642-1645页ISTICCA
【摘要】 基因组不稳定性是胃癌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基因组研究技术的进步,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基因组不稳定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不典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到胃癌这一动态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为胃癌的早期诊断、个性化防治和预后评价提供了新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巧霞 孙小娟 等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3年5卷2期 113-117页ISTIC
【摘要】 <篇首>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泌尿系统肿瘤首位.近十多年来,我国膀胱癌的发病呈现出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1].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术后复发率高,对放疗及化疗敏感性差,生存期短,导致治疗效果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素琴 陈晓亮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41卷5期 177-179页ISTIC
【摘要】 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解剖学方面的变化,亦是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是生物体在其生命后期阶段所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循序渐进的退化过程,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目前有关衰老的学说很多,包括自由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君红 叶才勇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12年21卷5期 406-411页ISTICCA
【摘要】 P38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实验结果显示,P38α/β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可以显著增加黑色素瘤细胞的倍增时间、降低细胞的微核率,但对γH2AX foci的形成和克隆存活率并没有明显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理会 李育庄 等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31卷5期 4096-4097,4102页
【摘要】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中80%以上为散发性结肠癌.散发性结肠癌是一种异性疾病,主要包括三条基因组不稳定性途径:染色体不稳定性(CIN)、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深入探讨散发性结肠癌发生、发展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