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4
- 11
- 2
- 2
- 1
- 1
- 11
- 8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堰婷 陆佩华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2年29卷1期 35-38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年来,对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分子机制的研究迅速发展,发现了大量位于神经末梢的蛋白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相关,特别是位于突触小泡膜上的突触小泡蛋白/突触小泡相关膜蛋白(synaptobrevin/VAMP),位于突触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玲 高丽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9年35卷2期 374-3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大鼠海马CA1区和前额叶皮层 (prefrontal cortex, PFC) 突触小泡蛋白 (synaptophysin) 的表达, 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玉晋 康豪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年20卷27期 3999-400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针刺联合康复治疗是目前脑性瘫痪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生长相关蛋白43和突触小泡蛋白是神经发育以及突触密度的特征性标记物,参与神经细胞的生长、修复、再生以及突触重塑。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疗法对脑性瘫痪大鼠大脑病变组织生长相关蛋...
【关键词】 实验动物;神经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针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宇玲 金晓杰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0年24卷4期 173-1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检测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亚型GluR2及突触小泡蛋白(SYP)在不同年龄大鼠下丘中的表达,了解GluR2的年龄依赖性表达规律及其与突触发育的时间关系,以求对中枢神经系统听觉功能发育及可塑性的分子...
【关键词】 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突触小泡蛋白;下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尚峰 胡昔权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7年28卷6期 566-57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脑组织缺血半影区细胞超微结构及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 SYN)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用90只SD成年大鼠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术后24 h随机分成卒中训练组、卒中未训练组,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生理学报》 2007年59卷6期 683-6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神经肌肉接头作为突触解剖、生理和发育的模型已被研究了一个多世纪.成像技术提供了诸多关于神经肌肉接头的信息,其中一些技术是专为观察该突触的结构和功能而发展起来的.本文回顾了神经肌肉接头研究中几个重要方面的发展史,包括其结构、N型乙酰胆碱受体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祚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26卷3期 263-2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神经系统突触小泡的胞吐作用(exocytosis)关系到神经内分泌物质及神经递质的释放.其机制一直是神经科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手段的进展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分离出许多与此机能有关的蛋白质,它们参与小泡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燕玲 张苏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3年16卷12期 929-932页ISTICPKU
【摘要】 突触蛋白是一组与突触小泡相关的具有神经元特异性的磷酸蛋白家族.突触蛋白在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及参与神经元早期发育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主要对突触蛋白的家族成员、基因定位、分布、结构和功能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明忠 赵伟康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0年16卷6期 27-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调心方和补肾方对Aβ 1-42所致神经毒模型海马神经元存活率和突触小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用25μmol/L聚集状态的Aβ 1-42建立神经细胞毒模型.采用FDA与PI双染后细胞计数、LDH释放量来检测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尚斌 《生物学教学》 2016年41卷3期 79页PKU
【摘要】 本文对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及合成部位、突触小泡的来源、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神经递质释放后的去向等常见疑惑进行解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森 王琴 等 《军事医学》 2013年37卷4期 250-25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克隆突触小泡膜蛋白(VAMP-2)基因,原核表达、纯化并鉴定重组蛋白VAMP-2活性.方法 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VAMP-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从小鼠的全脑组织总RNA中获得基因.将去疏水区后的基因克隆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运芝 魏丽华 等 《解剖学杂志》 2007年30卷1期 57-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过量谷氨酸毒性损伤豚鼠视网膜内突触小泡蛋白(SYP)的表达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豚鼠随机分成谷氨酸钠损伤组、对照组和bFGF治疗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各组豚鼠视网膜内SYP免...
【关键词】 突触小泡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谷氨酸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锦波 李明善 等 《解剖学杂志》 2007年30卷2期 250-25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FM1-43是一种具有双极性的荧光染料,亲水基团与亲脂基团分别位于分子的两端.近年来开始将它用于对内吞及外吐性膜包颗粒的活体标记.在神经科学领域,该方法也可作为标记功能性前突触终末的一个重要工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露露 荫俊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5年29卷6期 563-566页ISTICCSCDCA
【摘要】 肉毒神经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s,BoNTs)是目前已知的毒力最强的毒素蛋白,它通过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神经递质释放而引起松弛性麻痹,进而导致生物体死亡,是重要的生物恐怖剂之一.研究BoNT的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占川 郭建平 等 《解剖学杂志》 2003年26卷6期 583-58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龟龄集对大鼠脊髓灰质内突触小泡蛋白的影响,探索龟龄集的抗衰老功效.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法,对龟龄集喂药鼠和对照鼠的脊髓颈膨大、胸髓、腰膨大和骶尾髓灰质内突触小泡蛋白的免疫反应产物进行了观测.结果:对照和喂药鼠各自的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占友 杨慧 等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3年12卷1期 86-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游离锌离子和锌转运蛋白ZnT3在小鼠海马的定位以及二者的分布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应用锌TSQ荧光技术、锌金属自显影技术检测含锌神经元内的游离锌离子;应用免疫电镜技术检测ZnT3在含锌神经元轴突终末的分布.结果游离锌离子和ZnT3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宗良 胡忆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0年21卷3期 56-58页ISTICCA
【摘要】 用体视学方法对5个不同年龄组(2,8,18,30,42 d)的沙土鼠脑枕叶视皮质神经毯内的线粒体、突触小泡和突触进行了研究,分别测量了线粒体的体密度、面数密度、外膜比表面和嵴膜面密度;测量了突触小泡和突触的面数密度.研究结果发现突触小泡与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宗良 李力燕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0年21卷4期 8-11页ISTICCA
【摘要】 用体视学定量分析方法对5个不同年龄组(2d,8d,18d,30d,42d)的沙士鼠脑海马CA1区神经毯内的线粒体、突触小泡和突触进行了研究.分别测量了线粒体的体密度、面数密度、外膜比表面和嵴膜面密度;测量了突触小泡和突触的面数密度.研究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占川 侯迎潮 等 《解剖学杂志》 2000年23卷6期 563-5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海马结构内突触小泡蛋白年龄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法.结果:24月龄大鼠齿状回多形层、海马CA3辐射层内突触小泡蛋白免疫反应产物的灰度值明显大于18月龄鼠(P<0.001,P<0.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东 《现代仪器》 2011年17卷1期 1-3页
【摘要】 由于受到光学衍射的限制,均匀照明宽视场荧光显微术和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术的分辨率约为200~300nm.近年来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术在突破衍射极限以及应 用方面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简要介绍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