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11
- 9
- 4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车雄硕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自古以来,韩国就在韩半岛建立独立国家继承独自的文化与传统。但作为巨大中国的周边国家,韩国一直在中国文化与技术的影响下接受先进文明,再将其与韩民族的情绪与习性相结合进行本土化。韩国韩医学同样在朝鲜中期后以《东医宝鉴》的形成为契机,以自主化的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潘桂娟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日本传统的汉方医学,源自中国古代中医学。不仅在学术理论方面,而且在治疗实践方面,日本汉方医学和古代中医学全都一脉相承。但就日本汉医来说,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具有独自的特色与丰富多彩的成就。日本近世(1573-1868年),特别是江户时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钱超尘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陆宗达先生《王石臞先生韵谱合韵谱遗稿跋》《王石臞先生韵谱合韵谱遗稿后记》两文最初发表于1932年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3卷第1号,《陆宗达语言学论文集》(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亦将两文收入。此两文将王念孙晚年古韵学成就进行了全方位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柳长华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传统医药,年移代革,有的生存了下来,有的消亡了,生存下来的也不同程度的面临消亡的危险。当人们认识到文化多样的重要性时,当人们认识到不同的生命观和实践也可以带来健康时,国际上开始推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真柳诚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通过对汉字文化圈古医籍数据的定量分析及比较研讨,展示了日韩越三国对中国医书选择性地吸纳,进而推动医学本国化的历史。同时,明代南方医家个人编纂的各种医书之体系,成为日韩越三国共同的样板,构筑适用本国之医学体系这一以往未知的共同现象,亦得以明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梁永宣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日本江户时期自庆长十二年(1607)到文化八年(1811)的12次朝鲜通信使赴日进行医学交流笔谈内容,笔者曾经在2004、2005年间发表论文于《医古文知识》杂志1,介绍了以日本汉医提问、朝鲜医生回答为核心的诸种书籍;之后2007年再赴日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秀梅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三木荣(1903-1992),生於日本大阪坍市,四世以医为业。祖父三木孝节,留荷兰医学,於大阪开业行医。父三木龙哉,於市开设第一家私医院。三木荣1927年业於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第一内科勤务。1928年6月派赴朝鲜,配属京城帝国大学医学部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钱超尘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日本安政三年(1856年)六月初一堀(kn)川濟(?~1857。又稱未濟、舟庵)校黠日本枫山秘府所藏趙開美本《傷寒論》畢,撰寫跋文,同年九月刊行,名《翻刻宋版傷寒論》,以刊行于安政三年,又稻“安政本傷寒論”,或“堀川濟本傷寒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余瀛鳌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追溯古代,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诊疗医学的创建与传承是人所共知的。中医药学堪称是国际传统医学的“领头羊”,这主要体现于历史的悠久、编著的丰富和当前在医药界所起的重大影响。它是深受医界瞩目,也是流传较广的医学科学。敝见认为:今后在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琦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自公元六世纪中叶起至十六世纪末叶的一千多年间,中国医药学在日本得到了极其广泛的传播。日本医家在全面接受、模仿和运用中国医药学的基础上,于十六世纪末开始进入深入研究和吸收中国医药学,致力于医学思想创新,努力实现中国医学“日本化"的阶段。自安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丽君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韩国传统医学是从古朝鲜时期起流传下来的宝贵的医学遗产,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手段。《东医宝鉴》,许浚编纂,光海君二年(公元1610年)撰成,三年后光海君三年(1613年)正式刊行。内容包括:目录2卷,内景篇4卷,外形篇4卷,杂病篇11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崇修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根据笔者对《格致余论》内文分析之结果,发现到朱丹溪思想中环绕着-欲→余食箴·色慾箴→阳有饮而阴不足→相火之炎上→郁-之思想结构。其中「相火舆郁」的後半部份,笔者以医学史之角度,做了一次「郁」思想及「相火」思想演变的考察。本文则将在<相火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继兴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三国的地理位置相互邻近,三国的传统医学又系一脉相承,自古迄今均各自有着很大发展,其中当然也包括传统医学中的针灸学在内。因此在这里有必要进行一些追溯回顾和今后的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钱超尘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素问大要》是韩国李圭睃(1855——1923)编著的一部重要的中医文献与临床理论相结合的著作。此书成书于光武甲辰八年(公元1904年)旧历3月16日,距今已经102年了。《素问大要》是一部好书,但是在中国几乎没有了解此书的人。写这篇文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金南一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东医宝鉴》成书于光海君2年(1610年)8月,至今发现的古版本有6大种类,考证以此为中心,具体如下:癸丑初刊活字本(南山堂《东医宝鉴》图1)@在该版本的刊记中有如下描述:“万历四十一年,十一月日,内医院奉教刊行,监校官,通训大夫内医院直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川原秀城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朝鲜王朝畴代(1392-1910)的朝鲜民族,一面以中国汉字文化作为基础,一面舆中学(中国的学问)有所隔而发展出独自的「东学」学衍。在东学中可看到颇多具朝鲜特色的理论,其以内具独自的世界舆高水准的理论令国内外的人们醉心,并吸引了世界各地东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肖永芝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日本、韩国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与提高,编撰积累了大量的医药古籍,归纳总结了两国的医学理论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其品种之繁,数量之多,总体质量之高,远远超出此前的各种估计和评论。日韩医学古籍到底有多少,有多少借鉴利用价值,保存现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陳明 中日韩医学文献交流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耆婆五臓经》是清末杨守敬从日本带回的抄本。书未题记「门下晚生、相庭熙奉/宝素先生命、谨写於塾中·时维/天保四年癸巳十二月也」。日本天保癸巳(四年)即公元1833年。宝素先生即小岛质(小岛尚质),字学古,江户八代世医,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