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2
- 74
- 11
- 9
- 7
- 5
- 25
- 17
- 8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魏翠芬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本文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血栓危险因素与突发性聋发病相关性,分析结果为:凝血酶原基因G202120A多态性和高半胱氨酸及低叶酸血症可能增加患突发性聋的风险;而MTHFRC677T多态性与突发性聋发病是否存在关联尚不能有肯定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羽扬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革新传统教学观念,促成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这是当代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在一定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对聋儿而然就是通过教学活动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提高。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应该怎样发挥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叶炎林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可直接导致小儿言语、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目前,我国已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范畴。某院自2004年已系统地开展了此项目。本文现对2007年8月1日至2007年11月31日某院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聂文英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由于听觉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儿/婴幼儿听觉监测体系及评估机制正在日趋完善.但对婴儿、儿童的眼病和视力问题,虽然在筛查技术和筛查内容方面都有陈述,然而就技术问题和整个筛查系统而言,远不能与听力筛查相比.新生儿听力筛查留下较大空间和较多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宋戎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在新生儿中进行听力筛查,被公认为是尽早发现儿童听力损失的最有效方法;目前全国已有很多城市开展这项工作。筛查中未通过的儿童,应转入儿童听力诊断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某中心作为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之一,近几年来接诊了不少由各医院转来的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兴启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听觉诱发反应包括:听觉诱发电位和耳声发射,通常所述电反应测听(ERA)实际上是建立在一系列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AEP)检测技术基础上的客观方法。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陆续引进ERA,目前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戴瑞邦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助听器行业新近陆续推出“可训练的”和“自我调节的”的概念,所谓“可训练的”助听器,是指提供给助听器用户一些控制按钮(比如,音量控制器VC),用户需要手动使用这些控制按钮来调整助听器参数来达到用户更喜欢的增益和频率响应。通过使用这些按钮,用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乙心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主观性耳鸣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因听觉通路上任一部分的神经异常活动引起,因其具有主观性,故其发病机制和治疗尚为统一。甲钴胺因容易高浓度的转运入神经细胞器,增强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轴浆运转,修复损伤的神经等优点,临床上被报道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Don Hayes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助听器对短促音的传统的控制方法是使用脉冲限制或者削峰控制。使用削峰控制是因为它是瞬时的,速度足够快到迅速作用于高速上升的短促音的峰值信号上。传统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启动时间太慢,通常为8~10毫秒。然而瞬时作用的削峰控制电路却可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刚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慢性氟中毒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听觉功能损害,表现为神经性耳聋,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不同程度氟中毒大鼠耳蜗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进一步探讨氟中毒对听力损害的可能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焕琴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在聋儿康复训练中,要给聋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增长聋儿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聋儿的视野,扩大和加深聋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聋儿的思维发展,提高聋儿口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英杰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我国聋儿康复事业,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论康复人数和康复质量,都取得了明显进步,聋儿康复率、就读普小普幼率不断提高。本文回顾1994年~2007年到某院就诊聋儿1000余例,分析14年就诊聋儿的一般变化,客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乐玮琼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本文总结100名36岁小儿施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听力筛查,并对筛查未通过小儿进一步行临床听力学检查,及时检出并治疗耳病,认为小儿听力筛查对小儿耳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钟刚毅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先天性家族性外耳道闭锁的发病率很低,其发病原因为遗传因素,但同一家庭多人同患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甚为罕见。本文研究了近期遇一家庭兄妹3人同患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并进行了讨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洪月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听力损害是人类常见的出生缺陷,也是最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国外报道每年大约有1‰~3‰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生率为2%~4%.听力障碍往往影响患儿语言、智力、以及心理的发育,造成其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应用耳声发射和快速脑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华清泉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十聋九哑”是一句俗语,这也说明了幼儿期的严重耳聋对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引起耳聋的原因主要有耳毒性药物致聋,其次为高烧、传染性疾病,再次为家族性遗传病,其他的还包括近亲结婚、风疹、流感病毒宫内感染等因素。这些因素可导致耳蜗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瑞平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2002年2月,我国卫生部制定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2002-2010) 》,此后,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我国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和县、地区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展。2004年12月,卫生部妇社司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慧敏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特殊需要儿童回归主流的呼声早在一九六〇年代就已出现,著名的特殊教育学者雷诺(Reynolds)在1962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认为:安置于特殊班级或学校之特殊需要儿童,应视其改进情形,尽速回归到一般学校就读,让特殊需要儿童与一般儿童相处以增进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关瑛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众所周知,腺样体肥大常见于3~7岁儿童,10岁后腺样体开始萎缩,至青春期基本消失。随着近年内窥镜技术在检查治疗中的应用,发现12岁以上腺样体肥大情况存在,且不容忽视。这部分患者已过了腺样体生理肥大期,且少有腺样体肥大典型症状,而常以听力下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敏 全国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听力筛查、诊断、干预暨第三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目的是尽可能早发现有听力障碍的个体,使其在语言发育的关键年龄段之前就能得到适当的干预,使语言发育不受到损害。1999年11月30日,我国国家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教育部等10个部门已联合发文:“卫生部门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