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31
- 19
- 2
- 1
- 1
- 20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朱章志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笔者临床上辨治糖尿病,发现一些病例采用温阳法治疗确能取得明显疗效。因此,不应拘泥于中医治疗消渴的传统理论,亦要重视温阳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
【会议论文】汪何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肺、心、膀胱经。其体轻,色赤,有升无降,功效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温阳化气,利水消肿,温经通脉,祛风除湿等。笔者根据文献及导师经验,将其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会议论文】张林挺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重复测量资料是指每一实验单位至少接受两次以上的不同处理,或接受相同处理后,至少在两个以上不同时间点进行测量,并获得相应次数的记录数据。在中医糖尿病研究中,几乎所有有关血糖的测量和分析资料,都属于重复测量资料。比如说研究某种中药对糖尿病血糖的...
【会议论文】李赛美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桃核承气汤及其拆方对糖尿病损伤HUVEC培养液中ET-1、N0、ICAM-1含量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中药含药血清并添加至体外培养HUVEC,测定培养液中ET-1、N0、ICAM-1含量,以罗格列酮为对照药物;结...
【会议论文】吴俊宽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为调查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分析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该病中医诊断证型及六经病证分布规律,我们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了临床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会议论文】张达人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糖尿病临床上的难治以及并发症众多是目前临床上有待攻克的一大课题。致力于这方面工作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几十年如一日,从中医、西医以及中西结合各方面探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遗憾地看到,至今还拿不出彻底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物。20...
【会议论文】朱章志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观察温脾肾暖肝胃方药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低度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磺脲类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脾肾暖肝胃方药。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
【会议论文】阮氏心顺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三黄降糖片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为纯中药复方制剂,不仅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而且能延缓和改善糖尿病并发症,尤其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对三黄降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对结果进行了报告。
【会议论文】郑雪莹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科自2003年7月起,应用量式教育方法对住院60名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等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面进行教育引导,取得满意的效果。
【会议论文】张芸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对代谢综合征(MS )的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中医药防治代谢综合征(MS )研究已经已经作了一定工作,本文对代谢综合征(MS )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会议论文】李伟华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糖尿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并发症多,可引起心、脑、肾、眼、周围神经等全身多系统和多器官的损害。中医药具有整体调节、辩证施治及标本兼治的优势,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进程,预防其并发症。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对糖尿病的辨治有较全面落实的剖析,对其...
【会议论文】李赛美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笔者将《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融入糖尿病整体、全程辨治过程,取得一定临床疗效,现将辨治思路略述如次,旨在抛砖引玉,请同道斧正。
【会议论文】梅刚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临床常见并发症,其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诊断、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祖国医学也对本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其辨证论治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制定出一...
【会议论文】龙新生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也是造成慢性肾衰的常见原因,1型DM和2型DM均可发生DN,而且其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活血降浊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研究颇为丰富,本文仅就近年来活血降浊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
【会议论文】赵志祥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是糖尿病(Diabeticmellitus, DM)的一种主要慢性并发症,治疗困难,医疗耗费巨大,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级糖尿病足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受到肯定,现总结...
【会议论文】麦燕清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能力对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96例糖尿病(DM)的健康教育分析。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DM患者主动地配合,提高医嘱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结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有利于控制血糖。
【会议论文】李慧枝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ABI用于评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找到用于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ABI参考值,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早期诊断找到一种更为简便、廉价的方法。并探讨ABI与糖尿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ABI的影响因素。
【会议论文】贾晓林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糖尿病足属于中医"消渴""脱疽"范畴。我们认为本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在血分,祛瘀生新、养血活血疗法应贯穿糖尿病足病的整个治疗过程,在溃疡愈合后,要坚持长期使用养血活血通络的中药。
【会议论文】周毅业 广东省第六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交流会 2007年
【摘要】 糖尿病足属中医消渴脱疽范畴,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古代及近现代中医药对此病都有研究,尤其近年来中医药对此病的研究更为丰富,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