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3
- 79
- 77
- 52
- 31
- 8
- 89
- 83
- 12
- 12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牛洪涛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胆管癌栓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原发性肝癌是其最常见原因。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现有的影像检查方法由于缺乏特异性,致使其术前正确诊断率较低,Chen等报道仅有50%。经介入方法行胆道活检能够直接进行病理学检查,明显提高了术前诊断率。本文就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巍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胆道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制定防治措施,为避免并发症发生及发生后有效治疗提供重要参考。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均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临床工作中须密切观察。做好预防,发现症状及时正确处置,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穆永旭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颗粒大小不同的国产聚乙烯醇微球栓塞犬髂内子宫动脉(子宫肌瘤),对犬盆腔脏器的影响。 方法:以颗粒大小分别为:150pm~350μm、350μ m~550μm、550μ m~1000μm的国产聚乙烯醇微球,栓塞10只成年雌犬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苏洪英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腹部脓肿的病理基础及内外科治疗,对腹部脓肿的种类及其病因进行分析,提出影像学检查在脓肿诊断及引流术中的作用,并就经皮引流术操作方法及导管置入后相关处理做出探讨。指出治愈的标准是体温恢复正常,脓肿的消失,避免手术和脓肿在长时间内不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蒋世良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肺动静脉瘘(也称肺动静脉畸形)是指肺内动脉和静脉直接沟通引起的血流短路。可分为先天和获得性两种,后者可以是炎症、外伤或手术等引起。先天性肺动静脉瘘是由于肺毛细血管发育障碍所致,部分患者可同时伴有皮肤、粘膜和内脏的毛细血管扩张,即遗传性出血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文全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通过CT导向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兔肾VX2肿瘤,探讨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肾脏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为临床肾脏肿瘤化学消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道予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对出血的定位及病因诊断一直是临床上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小肠出血,内镜检查有局限,DSA目前仍被认为是诊断消化道出血的金标准,但其阳性率相对较低,检查操作复杂,有一定的创伤。已有文献报道MSCT应用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印建国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收集具有完整资料的81例下肢静脉血栓,就导管溶栓的方法、技术应用、相关临床资料、疗效与并发症等做一回顾性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肖恩华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公认的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已广泛用于治疗肝细胞癌(HCC)。但从整体、细胞和基因分子水平同时研究TACE对HCC预后影响的报道却很少。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指出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唐军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本文通过经皮穿刺静脉血管逆行矢状窦栓塞术建立脑静脉窦栓塞动物模型,评价其有效性、可行性和优缺点。脑静脉窦栓塞引起的脑缺血梗死和脑出血是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较高(约20%-78%)。本病致病诱因众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蔡东顺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小肝癌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前端插入肝固有动脉后,行DSA造影,全面了解肿瘤血供情况。明确肿瘤部位、大小、数目,然后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肝段动脉内,注入5-Fu1000mg,丝裂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尧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灌洗引流(percutaneoustube peritoneal lavage and drainage,PTPL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eretitis,SAP)早期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亚民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型介入器械的出现和介入技术的提高,周围动脉疾病的介入治疗成为当今追逐的热点。但至今为止动脉阻塞性疾病,特别是慢性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仍存在许多争议。现就相关现状及最新进展作一叙述,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周祝谦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瘤的ESG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患者分别行CTA.MRA.DSA和ESG治疗,其中StanfordB型夹层动脉瘤6例,真性腹主动脉瘤2例,肾动脉开口以下腹主动脉瘤2例(行分体式支架),所有病例均采用带膜支架。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广举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研究在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进行下肢急性深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滤器后进行导管内溶栓治疗,观察随访临床症状变化和有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并分析疗效。结果:溶栓结果,6例完全溶解,7例部分溶解,溶栓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可可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造影解剖及其显示的最佳投照体位与角度,以利于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 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间本院共62例患者行124侧207次髂内动脉造影,采用的投照体位包括正位、同侧斜位和对侧斜位,回顾性分析子宫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波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对比可分解与不可分解针体的活检针在CT导引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特点。 方法:对50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采用不可分解针体的活检针:BioPineeTM活检针:B组(25例)使用可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钊硕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评价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应用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17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观察支架置入前后症状、狭窄率改善、手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刚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目前常使用直管形金属气道内支架治疗非隆突部位的气道阻塞,但病变若同时累及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和左右主支气管导致隆突区域的多发性或复合狭窄时,不能用单枚内支架有效解除全部气道狭窄,可以同时放置多个管形金属支架、单分支状金属气道内支架、Y型硅胶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窦永充 第八届中国介入放射学大会 2008年
【摘要】 射频消融(RFA)治疗实体肿瘤是近十余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方法,尤其是导管技术对于一些乏血供肿瘤或多次捅管介入治疗后,血管已闭塞,以及某些对化疗、栓塞疗效不佳的肿瘤采用CT导向射频消融治疗却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对肝癌、肺癌、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