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3
- 273
- 105
- 12
- 7
- 4
- 55
- 47
- 13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会议论文】丁骁鹏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骨开放性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通常伴有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神经血管的广泛损伤,也多合并全身其它脏器的损伤,早期处理比较棘手.我院自2000年3月到2003年7月应用常州康辉生产的带锁髓内钉非扩髓固定治疗28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凤桂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四肢骨骨折原因及其治疗.方法:对骨折病人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或有效的外固定治疗.结果:108例骨折患者,26例病人复位固定门诊治疗,68例病人手术治疗,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老年人四肢骨骨折采用手术或外固定治疗的同时,应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邓展生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了骨碎补水提液、醇提液以及骨碎补的有效成分柚皮甙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将骨碎补水提液、醇提液、骨碎补的有效成分柚皮甙以及成骨诱导液(地塞米松、维生素C、β-甘油磷酸钠)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洪斗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我科自2004年12月-2005年3月共收治14例下肢骨折,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19-75岁,平均49.7岁.右侧1例,左侧6例.骨折部位:胫腓骨骨折3例,股骨干骨折2例,胫骨平台骨折1例,股骨胫骨折7例,踝骨骨折1例,均在伤后3天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奎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救治下肢严重毁损伤的方法.方法对伴有血管损伤的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桥氏交叉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结果本组10例均获满意恢复,无一例截肢.结论对下肢严重毁损伤,采用桥氏交叉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来修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袁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骨折经治疗后,超过一般愈合所需时间,骨折断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称骨折迟缓愈合.发生骨折迟缓愈合的原因多为体质差,损伤重,多次反复整复,不适当的切开复位,牵引过度,功能锻练不合理,按摩不当等因素所致.本文介绍了滋调脾肾祛瘀新法治疗骨折迟缓愈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毅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开放性膝关节外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预后的影响,以早期获得满意的功能效果.方法:对28例开放性膝关节外伤患者均3h内急诊手术,给予彻底清创,微创操作,骨折给予钢板螺钉或螺栓及松质骨支撑植骨内固定,韧带断裂给予修补缝合固定并及早功能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本祥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尺桡骨下段双骨折临床上常见,以完全移位型居多.由于手法复位难度大,复位后骨位不稳定,因此手法整复固定困难.我们自1998年10月~2005年1月采用整体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小夹板、钢丝托板旋前位固定治疗尺桡骨下段完全移位型双骨折107例,取得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福安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药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将73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法治疗+中药+颈牵组),和对照组(中药+颈牵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X摄片和彩色多谱勒(TC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明显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朝晖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观察国产PDLLA可吸收螺钉在关节内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国产PDLLA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26例,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7岁-66岁;骨折部位包括单纯内、外踝、胫骨平台、股骨外髁、肱骨外上髁、肱骨内上髁、髌骨下极、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邵颖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腰椎爆裂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其所引起的脊髓损伤较重,原因多为跌伤、暴力砸撞、车祸和运动损伤.此病致残率极高,伤后多遗留截瘫或四肢瘫,以及二便和性功能障碍,并发症也多种多样.1.康夏护理对截瘫患者的护理是否合适,往往影响到整个康复计划的效果.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东一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人工全膝置换术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前进行康复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假体膝关节功能,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术后康复活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的好坏,此点应引起术者的充分重视并使患者充分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德宏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本科自2000年-2004年3月运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感染,取得面满意疗效,现在作一报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兴平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性测试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变化规律.方法:利用生物力学电测法,自行设计了测力锁针器替代复位固定器远端2枚锁针器,对6例复位固定器治疗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静态牵引力值及握拳活动时牵引力增加值的变化,分别于第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继东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应用改良的Marmarou致伤模具建立家兔直线加速型脑外伤合并尺骨骨折的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方法:纯种新西兰大耳白兔共20只,麻醉后用改良的Marmarou致伤模具造成颅脑外伤,同时锯断家兔右侧尺骨中段;处死致伤后家兔并解剖头颅,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琦松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片用于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3年6月至2005年1月间140例四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术后加服伤科接骨片两个月;对照组不服用同类药物.术后随访三个月.观察患者的局部症状和X线表现.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金鸿宾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骨折治疗从文字记载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属于一个古老的话题.各国经历的发展过程往往有许多雷同和相似之处.这在某种层面上可能折射出人类的智慧,社会发展中精神与物质文明对其影响之大,现代生活中信息社会中的交流影响当然更大更快了.本文仅就近50年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志生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青年妇女哺乳期桡骨茎突腱鞘炎的特点;方法:对66例该类患者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其在发病年龄、发病特点、发病历史、局部情况、病症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都有其特点;结论:青年妇女哺乳期桡骨茎突腱鞘炎确有特点,在诊治时应区别对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