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1
- 21
- 4
- 137
- 6
- 4
- 2
- 2
- 72
- 42
- 16
- 11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璐 毛常峰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12期 2350-2353页
【摘要】 母病及子,子病及母.母子关系密切相连,就如同心圆一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张大伟教授借鉴前人之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从升降论治热证胎动不安中悟到同心圆理论的奥秘.通过深入阐述,尤其是阴阳、五行的辨证关系以及热证保胎类药物的气味归经上提供...
【中文期刊】 张含 王垚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31卷2期 57-60页 ISTIC
【摘要】 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以前庭症状为表现的或伴有偏头痛症状的疾病,是导致眩晕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一气运行不息,周流全身,对人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一气周流的前庭性偏头痛病机主要包括:中土不运、木郁风动、相火逆乱、肾水为...
【中文期刊】 蒋宇彤 刘阳 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44卷1期 23-25页
【摘要】 "一气周流"理论出自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基于此理论,并通过对《四圣心源》的解读,将消渴、水胀二篇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肾病相联系,对其相同点进行分析.黄氏认为,气在人体中循环运行,左边肝肾主升,右边心肺主降,土居中央,脾升而胃降,脏腑配合,...
【中文期刊】 郑妙瑜 李仕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3卷19期 112-11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探讨运用圆运动古中医学理论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感冒后咳嗽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方法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每组50例.中药治疗组患者应用圆运动古中医学理论治疗,西药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及枸橼酸喷托维林片进...
【中文期刊】 曹颖 李志国 《吉林中医药》 2013年33卷10期 980-981页 ISTIC
【摘要】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以“中气升降”为中心,阐释脏腑气机的圆运动,在临床治疗中重视人体中气,调畅脏腑气机,复其升降枢转之常.黄氏第五代弟子麻瑞亭将“中气升降”理论进一步完善,认为脏腑气机升降紊乱所致之病,均当复其升降之常,而复其升降之常的关键,...
【中文期刊】 叶甜甜 《医药前沿》 2017年7卷29期 326-327页
【摘要】 笔者有幸系统学习了彭子益著《圆运动的古中医学》[1]一书,近期收治了一例肺癌晚期病人,运用阴阳五行六经圆运动理论采取以中医为主导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肺癌晚期; 阴阳五行六经圆运动理论; 顾护两本;
【中文期刊】 苏冬 邓小敏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7卷24期 2-3,6页
【摘要】 圆运动理论提出人秉阴阳圆运动之大气而生,人之五行,土居中,木火金水居四维,以"中气为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行"为核心,阐述了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基础,为中医诊治疾病及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新的思路.五味消渴方是余师邓小敏基于《黄帝内经》五行...
【中文期刊】 高霖 张广政 等 《福建中医药》 2019年50卷5期 74-75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以“圆运动”理论为指导治疗肝郁脾虚型不寐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4例肝郁脾虚型不寐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以“圆运动”理论为指导,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基础方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
【中文期刊】 梁冰雪 汪慧平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3卷2期 242-244页 ISTIC
【摘要】 傅杰英教授根据"圆运动"的理论,总结出"因时配穴"的针灸临床思路."因时配穴"主要是根据人体阳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选择相应的穴位和手法,即春夏季针灸的原则是使阳气"生而毋伐,长而毋亢",临床多采用井穴放血、膀胱经刮痧等促进阳气...
【中文期刊】 廖少君 尤劲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3卷15期 11-12页
【摘要】 亚健康是人体生理功能失调的综合表现,是健康与疾病的过渡状态.圆运动理论认为人身中土如轴,四维如轮,轴轮配合,人身气机才能运行无碍.一旦这种轴轮平衡因各种原因被打破,圆运动失常,就会出现生理功能失调,故亚健康的发生与圆运动气机运行息息相关.中...
【中文期刊】 封丽华 高秀领 等 《江西中医药》 2022年53卷11期 26-28,31页 CA
【摘要】 刘保和认为脏腑为后天,奇经八脉、奇恒之腑、命门为先天;提出以五脏为轮周、脾胃为枢轴、三焦为辐网的后天之气基本运行模式为"枢轴-轮周-辐网"协调运转的圆运动;将奇经八脉、奇恒之府、脏腑后天之气的基本运行模式联系在一起构建出了代表先后天之气运动...
【中文期刊】 张鉴梅 李雪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06卷7期 28-29页
【摘要】 <篇首>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将人体与宇宙看作一个整体,由二十四节气、热的降沉升浮,认识了人体十二经、热的降沉升浮,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中医学的千古奥秘.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经方;
【中文期刊】 梁锐 黄爽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13卷34期 118-121页 ISTICCA
【摘要】 五行五脏之间存在着巧妙的升降关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作者彭子益将这种人体正常的五行升降关系总结为“左升右降,四维如轮,中央为轴”.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创立的治疗饮食劳倦、内伤中热证的方剂,后世尊其为治疗气虚发热之代表方,但对其治疗机制众说纷...
【中文期刊】 夏桂成 谈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5卷5期 507-5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学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涵盖的医理和哲学思想几千年颠簸不破.用阴阳的观点广泛深入地认识女性生殖生理的内涵和演变,通过分析阴阳在调周中的整体作用,认为阴阳互根统一是相对性的平衡,是周期稳态的前提,消长对抗所致的不平衡促进了周期的演进,阴阳...
【中文期刊】 王艾琳 王俊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18期 34-36页
【摘要】 中医学发展至今,理论众多,浩如烟海.当前最需要的是继承经典,开拓创新.作者于医门八法、六经辨证、圆运动、开阖枢、刘河间的玄府学说、华佗《中藏经》和吴鞠通的三焦辨证体系、吴以岭院士的络病理论中有所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首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焦络...
【中文期刊】 李海棉 林朝海 等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23卷5期 123-126页
【摘要】 发热作为临床常见的症状,其多样体征与复杂的病因病机使诊疗难度增大.中医药在此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优势.《伤寒论》深究发热,六经皆论,太阳经尤重.作为六经之首,太阳经发热机理的领悟对其他经发热的诊治至关重要.本文从阴阳圆运动理论出发,解析太阳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