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9
- 5
- 1
- 8
- 5
- 4
- 1
- 1
- 26
- 19
- 18
- 18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林邦 刘民 等 《教育与职业》 2009年29期 43-44页
【摘要】 医学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之路,对于解决我国医学教育规模扩张和学校毕业生就业之间的矛盾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地方卫生人才的一种高效手段.文章在对赣州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对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成斌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年3期 3-4页
【摘要】 医科院校"订单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当前农村社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现状、日益增长的群众需求以及重民生的政府理念而产生的.研究通过对医科院校"订单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界定及分类,总结了医科院校"订单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爱民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3期 5-6,7页
【摘要】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和对若干所高职院校的调研,浅析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院校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荔 孙莉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29卷15期 8-9页
【摘要】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医学院校为老少边穷地区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有效途径,可促使医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稳定老少边穷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不断提高老少边穷地区医疗卫生人才素质,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莹 王华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32卷17期 18-19页
【摘要】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企业与学生的三方共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鑫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3年11卷4期 78,80页
【摘要】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医学教育适应当前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与医学院校共同制订方案、进行考核、提高医学生素质等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提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就业率,而是在传统医学教育中引入地方...
【关键词】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地方医院;资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燕斐 吴超英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08年26卷23期 29-30页
【摘要】 <篇首> 近年来,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学校整体数量、办学规模,还是教学质量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中职生就业难、就业质量差等问题相应暴露出来.针对这些问题,温州职工中等卫生学校进行了积极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珺 任丽君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31卷14期 24-25页
【摘要】 我校药剂专业开办于1978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实践技能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教科研水平在自治区中职卫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在自治区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自治区医药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扩充规模、稳步增长的阶段,药剂...
【关键词】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培池 王娟 《文教资料》 2009年24期 235-236页
【摘要】 本文作者从五个方面对五年制高职教育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巩固校企合作的基础条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降低职业教育成本;"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订单式"人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素华 王二丽 等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年17卷10期 931-932页
【摘要】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趋势而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考核、提高学生素质、承担培养风险等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市场需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钧敏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年14卷3期 11-14页
【摘要】 地方性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改革步子不快、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就业率不高等问题.为优化与改革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地方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一些院校开始探索与企业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到...
【关键词】 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百胜 王艳萍 等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7卷4期 1-3页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后置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详述了“后置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阐明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以期起到示范效应,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源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22期 17-18,19页
【摘要】 卫生职业院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遵循卫生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通过建立健全校企(院)合作机制、积极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构建“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根据经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元娟 邓步华 等 《中国药房》 2010年21卷28期 2684-268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药学从业人员"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为药学专科教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研究"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实施该培养模式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结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基础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文 赖章敏 等 《科教导刊》 2009年7期 20,30页
【摘要】 本文根据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的实践经验,指出:实现政府、学校与学生"三赢"是出发点,前期调研是立足点,教育教学模式是关键点,建立良性反馈机制是创新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彩凤 刘玉珍 《求知导刊》 2014年10期 45-45页
【摘要】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当前食品安全现状以及公共营养师缺乏的现实,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设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了将“招生”“教学”“就业”三者紧密结合,通过比较三种校企合作模式的优缺点,确定“订单式校企合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敏 孙小娅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8卷3期 105-106页
【摘要】 <篇首> 近年来,我国高职药学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目标是培养具备医药行业所需综合职业能力,为医药产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1].这些人才是企业的骨干力量,是企业实现技术改进和革新的主力军.因此,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利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年23卷8期 4838-4839页
【摘要】 本文结合口腔医学技术行业、专业的特点,从专业设置的市场性、合作企业的规范性、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培养过程的合作性、课程开发的职业性等五个方面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力求探索校企结合办学模式的最佳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慧玲 南桂英 等 《护理研究》 2016年30卷2期 188-189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院校双方签订培养协议,订单式培养,按照合作医院的实际岗位需求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加入医院特色课程.给学生"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用人医院准员工.[结果]绝大多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丽 徐佳 等 《海南医学》 2019年30卷16期 2155-2157页ISTICCA
【摘要】 医学检验专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从供给侧结构来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手培养岗位胜任力强的毕业生是提升毕业生质量、拓宽就业途径、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因此,需要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