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9
- 65
- 9
- 166
- 32
- 19
- 19
- 19
- 97
- 46
- 40
- 23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晶虹 刘艳 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0年25卷6期 449-4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和三苯氧胺对绝经后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天津市肿瘤医院2002年7月至2005年3月间733例术后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肿瘤性质均经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学证实.患者均为绝经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琳 王淑珍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0年90卷25期 1735-17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三苯氧胺治疗后发生妇科良性疾患的特点.方法 采用随访性研究方法对北京朝阳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7月31日间确诊并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或未辅助三苯氧胺治疗并且经过妇科检查及妇科随访的163例乳腺癌患者的妇科疾病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成鸿 庄福连 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7年23卷2期 86-90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论证雌激素促进小儿血管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应用已建立的三维血管瘤血管生成体外培养模型,以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竞争性抑制剂三苯氧胺分组干预小儿血管瘤体外血管生成过程.实验分为四组:①组1对照组;②组2雌激素组(50pg/ml);③组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清媛 赵文辉 等 《中华肿瘤杂志》 2006年28卷11期 826-8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获得性三苯氧胺(TAM)抵抗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调节途径及获得性TAM抵抗的发生机制.方法 4-OH TAM诱导野生型人乳腺癌细胞系WT-MCF-7构建TAM耐药细胞系MCF-7/TAM-R,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波 彭志红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05年43卷23期 1545-154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雌激素受体α(ERα)阴性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DA-MB-435ERα基因诱导表达作用;5-aza-CdR联合三苯氧胺(TAM)对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希志 姚榛祥 《中华医学杂志》 2005年85卷1期 28-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和三苯氧胺(TAM)的体内抗乳腺癌作用.方法将接受致癌剂二甲基苯蒽(DMBA,100 mg/kg,一次性皮下注射)后8周的96只Wistar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诱发组),OCT组(100μg/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玉 徐兵河 《中华肿瘤杂志》 2004年26卷8期 507-5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有关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策略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随着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研制和开发,三苯氧胺(TAM)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金标准地位受到了挑战,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了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乳腺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萍萍 王薇 等 《中华肿瘤杂志》 2003年25卷5期 445-44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舒肝凉血方对动物体内雌激素的影响.方法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三苯氧胺(TAM)组和中药+TAM组.灌服中药21 d后,用免疫法检测试验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计算小鼠子宫重量指数,同时取病理,观察小鼠子宫内膜的变化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平 季沅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3年18卷9期 556-5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D3 (vitamin D3,VitD3)对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的治疗作用. 方法裸鼠皮下接种MCF-7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用VitD3和三苯氧胺(tamoxifen, TAM)给荷瘤裸鼠用药.用药4周后,检测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德启 王杉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2年82卷18期 1232-12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三苯氧胺(TAM)非雌激素拮抗的抗肿瘤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应用TAM与MEK抑制剂PD98059处理MCF-7细胞,用Western 印迹法检测p-ERK表达情况,用MTT法检测细胞...
【关键词】 乳腺癌;三苯氧胺;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现民 洪莉 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8年19卷3期 168-1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为研究雌激素对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VEC3)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婴儿草莓状血管瘤(例1)和混合型血管瘤(例2)各1例,VEC按组织块法进行培养.例1VEC传至第3代时,分为5组:组1、2培养液中不加内皮细胞生长支持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龙 李旭军 《中国妇幼保健》 2018年33卷9期 2109-21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相关的成纤维细胞 (CAF) 中白细胞介素-6 (IL-6) 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及其在肿瘤三苯氧胺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7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设为乳腺癌组; 选择同期治疗的乳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娇娇 吕志栋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年35卷6期 1002-10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同源异型核基因1 (Prrx1)过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对三苯氧胺(TAM)耐药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转染法转染Prrx1低表达细胞株MCF-7细胞,实验组细胞为转染Prrx1基因的MCF-7细胞,空白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耿坡 陈怀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29卷1期 127-128页
【摘要】 目的:探析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于揭阳市榕城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102例乳腺增生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癖消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三苯氧胺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驰宇 《双足与保健》 2019年11期 191-19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增生中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该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诊治的150例乳腺增生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三苯氧胺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冬冬 王海波 等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2年06卷2期 109-1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 TAM)后并发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判断其与停用TAM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年至2011年TAM相关子宫内膜癌42例按临床病理服药时间的长短分:A组,服用TAM低于12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翠红 韩萍 《中国妇幼保健》 2012年27卷13期 2013-20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来曲唑(letrozole,LTZ)与三苯氧胺(tamoxifen,TAM)对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生长及耐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比较不同浓度的LTZ、TAM、LTZ+ TAM对SKO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汉晋 林彩玲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2年29卷5期 805-80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途径在三苯氧胺(TAM)耐药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形成过程的变化,及抑制该途径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用1×10-7 nmoL/L的三苯氧胺诱导、建立三苯氧胺耐...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三苯氧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清 李芸 等 《肿瘤学杂志》 2012年18卷6期 456-4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因阴道出血就诊的绝经前患者1 283例,其中子宫内膜正常1 239例,子宫内膜癌44例;收集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英 《中国基层医药》 2012年19卷5期 723-7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乳腺可扪及囊肿无水乙醇注射后服用三苯氧胺和单纯无水乙醇注射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将B超筛查出的单纯乳腺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组48例和无水乙醇注射后服三苯氧胺治疗组54例,术后随访10个月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