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2
- 36
- 3
- 2
- 1
- 1
- 11
- 9
- 9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烈东 裴东红 等 《养生大世界》 2021年6期 95页
【摘要】 目的:研究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6例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切开复位结合内固定术,观察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术后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超 付备刚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19卷9期 796-79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100 例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对100 例成人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本组入选病例中排除踝部开放性骨折和Pilon骨折.其中男49 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国旗 段学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02年8卷5期 345-34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强调外踝、下胫腓联合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重要性,并分析如何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1996年~2000年期间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踝部骨折43例.结果:经6~36个月随访,优良率达88.38%.结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张发 《中外健康》 2025年1期 48-50页
【摘要】 探究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后的效果.选取 2022年 6月—2024年 6月兴安界首骨伤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92例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应用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的对照组和应用金属螺钉内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延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8卷9期 79-80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术后早期负重锻炼对功能恢复与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观察组早期行负重锻炼,对照组予以石膏固定6周之后允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祥荣 《世界临床医学》 2016年10卷20期 63-63,66页
【摘要】 目的::对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踝关节骨折钢板手术给予治疗,对比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栋梁 李延明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20卷9期 1184-1185页
【摘要】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负重锻炼对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以及愈合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间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50例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于术后早期开始负重锻炼,观察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①踝关节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鹏 王志坚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6期 106-107页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不稳定踝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式分析,并对患者进行术后1年的电话随访。结果60例患者中踝部功能评分在90分以上(优)的有34例,8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彬 鲍自立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23卷2期 149页
【摘要】 <篇首>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一个关节,故也是最容易损伤的关节,该关节损伤在治疗上要求甚高,必须达到解剖复位,才能恢复良好的功能.笔者总结了我院自2006~2009年不稳定型踝部骨折32例住院病人,均为采用手法复位,应用洛阳小夹板固定或U型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清荣 徐国成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18卷23期 90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统计分析2001~2008年期间手术治疗不稳性踝部骨折45例.结果:经0.5~3 a随访优良率达91%.结论: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町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德宇 《双足与保健》 2018年27卷5期 124,126页
【摘要】 目的 分析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手术治疗有效途径.方法 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40例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予以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统计手术效果.结果 该组40例患者手术优良率为77.5%(3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新荣 赵君 《双足与保健》 2017年26卷21期 3-4页
【摘要】 目的 探析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50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该研究50例患者经对应手术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国栋 陈成 等 《双足与保健》 2017年26卷11期 111-11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术后早期负重锻炼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术的患者42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这组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6周的石膏固定之后允许负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华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5期 91-91页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负重锻炼对于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4例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早期负重锻炼,对照组术后采用石膏固定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光胜 胡佩良 等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8年2卷12期 65-6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2004-2007年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踝部骨折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43例患者评分为76~100分,平均90分.结论 对不稳定性踝部骨折,重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文奇 施忠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5年33卷4期 289-2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足踝外科在过去的十年中发展迅速,各种手术技术亦逐渐成熟,使得各类足踝部创伤及疾病的整体治疗效果较前明显改善.随着对足踝外科领域的进一步深入探索,理念之更新、内置物技术之创新以及数智化技术之赋能,为足踝外科医生打开了新的大门.本期《中国矫形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跃 赵建军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15卷4期 30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踝部骨折较常见,许多作者主张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认为是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主要手段.我们认为对稳定性骨折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对不稳定骨折用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自1996年1月~1997年10月共收治踝部骨折病人40例,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勇 王鑫 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36卷4期 557页ISTICCA
【摘要】 前踝撞击综合征是军事训练中最常见的踝关节疼痛原因之一﹝1﹞,多由于初次受伤后诊断及治疗不及时,导致踝关节外侧不稳定,从而踝关节反复扭伤,最终导致踝关节滑膜增生或前踝骨质增生并造成前踝撞击,严重影响正常训练. 在基层部队中普遍对踝关节无骨折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敏 徐永清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8期 699-70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骨折复位固定的同时修复三角韧带,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64岁。交通伤15例,扭伤12例,重物压伤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