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5
- 59
- 19
- 4
- 229
- 50
- 50
- 34
- 17
- 164
- 100
- 28
- 25
- 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瞿敏明 陈志鹏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0年21卷4期 451-4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简述中药经皮给药的历史沿革,从物理促渗、促渗剂促渗和剂型因素三方面综述了中药经皮给药促渗作用的研究概况.同时,分析了中药经皮给药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初步探讨今后的研究方向,为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文景 李煌 《西南国防医药》 2009年19卷4期 455-45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皮吸收制剂(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TDDS)或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TTS)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裕发 褚克丹 等 《中医外治杂志》 2012年21卷1期 44-46页
【摘要】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因无“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毒副作用小、疗效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中药经皮给药机理、特点、常用剂型3个方面,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研究为例,综述了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学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04卷1期 47-48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贴敷辅助治疗,根据不同的年龄设置不同的治疗时间,3~5 d为1个疗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林 王红 等 《山西中医》 2011年27卷12期 48-49页
【摘要】 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药物剂型,它们对给药方式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等传统方式给药,已不能充分达到治疗疾病的功效.而透过皮肤输送药物成为替代传统给药方式的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通过皮肤输送药物,不仅可以避免因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翠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32卷2期 252-25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临床诊断为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在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对照组56例,用感染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热退时间、肺部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建萍 张爱艳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30卷8期 26-27页
【摘要】 目的:通过护理观察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及对照组90例,两组均按常规抗炎、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治疗的第1天联合应用经皮给药仪.结果:两组患儿在咳喘的减轻、肺部啰音消失情况、胸片吸收及住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鹏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08卷6期 167-168页
【摘要】 <篇首> 中药经皮给药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经皮给药技术和方法,将中药单方或复方经过适当的现代化提取、分离和纯化等加工工艺,把所得到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或提取物等与适宜的辅料或基质混合,制备成经皮给药制剂,以皮肤敷贴方式给药,使中药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静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29卷1期 128-132页
【摘要】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提出的经络穴位贴敷疗法具有药物的经皮吸收以及经络穴位效应的双重治疗特性,中药经皮给药(TTS)制剂结合中医的经络学理论,继承和发扬了中医药学的传统.中药经皮给药有多种剂型形式,且中草药资源丰富,毒副作用小,可成为TTS研究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敏华 房伶 等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14卷10期 298-300页
【摘要】 目的 对中药经皮给药与微波疗法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将346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Ⅰ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辅助微波疗法;观察组Ⅱ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加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结果 观察组Ⅰ、Ⅱ的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7卷5期 103-10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经皮导入治疗法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本组74例小儿肺炎,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经皮给药导入治疗法,即将一次性理疗贴片滴入专用呼吸道中药透皮耦合剂,并固定于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兆宇 杜茂波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21期 7557-75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皮肤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中药在皮肤病治疗方面历史悠久,且中药经皮给药相较其它途径,具有避免首过代谢、药物缓释递送等优势,但部分中药活性成分难以高效透皮直达病灶.而纳米载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策略,可增强药物透皮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林 王莉 《辽宁中医杂志》 2012年39卷3期 47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总结我院配合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住院的腹泻病患儿,观察传统方法治疗及配合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的结果,分别对患儿治疗后3天、5天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脱水人次,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统计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宏 王锐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年28卷9期 1906-19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给中药经皮给药的研究提供借鉴,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将中药经皮给药的研究思路综述如下:阐明中药透皮吸收机理,选择适宜的研究对象,开展中药经皮渗透特性研究,改善中药经皮给药的渗透性,选择适宜的辅料,研究开发中药经皮给药新剂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霞 王莺 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年13卷1期 130页ISTIC
【摘要】 <篇首> 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经皮给药治疗法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我科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德光 亓伟伟 《中外健康文摘》 2011年08卷40期 78-79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278例临床诊断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6例,应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常规方法(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联合治疗;对照组132例,单纯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 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丹 刘佳 等 《陕西中医》 2024年45卷11期 1582-1585页ISTICCA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为主要受累器官甚至可致关节残疾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西医治疗以消炎止痛药、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众多.中医药特别是中医外治法在改善关节症状、控制疾病进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且不良反应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彩霞 王雪纯 等 《中国药房》 2022年33卷3期 372-377页ISTICPKUCA
【摘要】 中药新型外用制剂主要包括经皮给药制剂和经黏膜给药制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新型外用制剂在内科、妇科、儿科等疾病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通过对中药新型外用制剂技术(促透皮吸收方法、载体包封技术等)、中药新型外用制剂剂型(微针、凝胶剂、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金英 张永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8卷11期 1043-10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皮给药可以避免口服给药后的胃肠道消化反应和肝脏首过效应、注射给药引起的疼痛,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经皮给药吸收效率低的问题阻碍了经皮药物的广泛应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近年来纳米载体促渗、中药挥发油促渗、物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雅琪 王著显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8卷11期 983-9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子药剂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制剂作用规律与机理的学科,它可阐明经皮给药制剂的成型原理以及药物、基质、生物机体三者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影响制剂释药、经皮渗透行为的分子机制.近年来,分子药剂学在经皮给药制剂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通过对分子药剂学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