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0
- 5
- 3
- 38
- 10
- 5
- 1
- 1
- 23
- 16
- 7
- 7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芙蓉 孙雪梅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33卷1期 124-128页
【摘要】 腹泻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抗肿瘤靶向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对于靶向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部分患者常因严重腹泻中断治疗.中医药在化疗、靶向药相关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该文在仝小林院士"态靶辨证"理论的指导下...
【中文期刊】 郑淑琼 张继红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4年34卷10期 942-944页 ISTICCA
【摘要】 胆囊息肉样变(PLG)俗称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在胆囊腔内出现的一种局限性隆起病变,亦称之为胆囊隆起样变.该病多数情况下临床症状轻微,甚至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中医学的发展,用中医方法治疗PLG成效显著,可使胆囊息肉体积变小,甚至消除部分胆囊息...
【中文期刊】 孙红梅 闫英华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年31卷3期 66-69页
【摘要】 目的:探究加味乌梅丸辅助治疗对结肠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治疗的7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实验组(n=35,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
【中文期刊】 李寅 牟文超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34卷6期 1122-1126页
【摘要】 目的:研究乌梅丸加味对肺癌EGFR-TKI靶向治疗相关性腹泻患者血液胆囊收缩素(CCK)及酪神经肽(NPY)表达的影响,观察临床腹泻控制率,探究其相关机理.方法:将96例肺癌EGFR基因突变口服厄洛替尼过程中出现大便次数>3次/日的患者随机...
【中文期刊】 杜津莉 樊炜骏 等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8期 1104-1107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加味乌梅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就诊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1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1)、B组(n=41)、C组(n=41)和D组(n=42).A组患者...
【中文期刊】 张惠子 黄金昶 《中医药学报》 2019年47卷3期 6-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乌梅丸对胰腺癌移植瘤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将40只裸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中药组、化疗组、中药+化疗组,记录各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计算肿瘤体积,绘制生长曲线;21天后处死,计算抑瘤率.TUNEL法...
【中文期刊】 张惠子 黄金昶 《现代肿瘤医学》 2018年26卷3期 328-33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加味乌梅丸对改善人胰腺癌小鼠恶病质状态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裸鼠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皮下移植瘤模型,将40只裸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A组(模型组)、B组(中药组)、C组(化疗组)、D组(中药+化疗组),观察裸鼠的饮...
【中文期刊】 张惠子 黄金昶 《环球中医药》 2018年11卷7期 991-99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味乌梅丸对胰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建立裸鼠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皮下移植瘤模型,将40只裸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中药组、化疗组、中药+化疗组,记录各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计算肿瘤体积,绘制生长曲线;2...
【中文期刊】 张然 李素娟 等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28卷7期 773-774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加味乌梅丸预防多发性腺瘤性结肠息肉内镜术后再发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某院多发性腺瘤性结肠息肉患者58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各29例.对照组内镜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乌梅丸,治疗3个月...
【关键词】 多发性腺瘤性结肠息肉; 内镜治疗; 加味乌梅丸;
【中文期刊】 赵伟鹏 姜欣 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4卷3期 72-7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采用蛋白组学方法研究加味乌梅丸治疗胰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对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es,NO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e deficiency,SCID)小鼠接种人胰腺癌S...
【中文期刊】 朱超 《医药前沿》 2018年8卷22期 313页
【摘要】 目的:探究加味乌梅九方在寒热夹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104例寒热夹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于2017年1月份至2018年3月份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关键词】 加味乌梅丸方; 寒热夹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 治疗效果;
【中文期刊】 卢贺起 张玲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6卷8期 677-679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经典名方乌梅丸及加味方治疗UC在抗炎药效机理方面的中医方证相应依据.方法:建立大鼠UC两种类型模型,用研究方干预,取结肠病变组织,用ELISA法测定与抗炎药效密切相关因子IL-6、IL-10、TNFα和PGE2及用westen...
【中文期刊】 周杰 毛凯平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32卷3期 204-205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以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害为特征,发病列口腔黏膜病的首位[1].我们自2006年1月~2007年6月,采用加味乌梅丸结合局部用药治疗30例,获得满意疗效.
【中文期刊】 牛玉凤 《四川中医》 2005年23卷8期 82-83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乌梅丸治疗肾阳虚或夹湿热下注型带下过多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伤寒论>中的乌梅丸为基本方加桑螵蛸、金樱子内服,部分病例加用中药熏洗或阴道纳药.结果:治疗47例,治愈21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结论:乌梅丸...
【中文期刊】 李志 陈原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02年11卷2期 151-151页 ISTIC
【摘要】 <篇首> 济生乌梅丸一方载于清@陈修园氏<时方歌括>,出于宋严用和,为治疗"肠风下血"而设.陈氏歌括日:"下血淋漓治颇难,济生遗下乌梅丸,僵蚕炒研乌梅捣,醋下几回病即安",概括了该方的组成、适应证及功效.已故全国著名老中医、原重庆市中医研究所所...
【中文期刊】 程炜宗 刘光丽 《中医儿科杂志》 2010年06卷6期 31-3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乌梅丸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70例小儿再发性腹痛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用乌梅丸加减,对照组35例常规口服颠茄片0.2~ 0.6 mg/(kg·次). 结果 治疗组在腹痛改善时间、总有效率上显著优于对照...
【中文期刊】 周晴 徐燎宇 《中医文献杂志》 2005年23卷1期 52-53页
【摘要】 <篇首> 加味乌梅丸组成组成:乌梅15g,川连6g,炮姜炭6g,淡附片6g,黄柏12g,炒党参15g,焦白术30g,炙甘草6g.
【中文期刊】 周鸿飞 吕沛宛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年33卷8期 3406-340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乌梅丸是《伤寒论》经典名方,因其组方精妙,补泻兼施,寒热并用,广泛适用于临床多种病症.研读最接近于张仲景时代的本草文献,有助于深入理解乌梅丸各味药物功效及整体组方思路.在原方基础上加生地黄、白芍,创制加味乌梅汤,更具临床普适价值.尤其是应用...
【中文期刊】 袁伟渠 杨焕斌 等 《中医药导报》 2018年24卷13期 74-77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乌梅丸治疗女性更年期焦虑状态的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更年期焦虑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40),其中治疗组予加味乌梅丸联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对照组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疗程6周,并分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