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6
- 6
- 4
- 3
- 3
- 5
- 4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美英 祝永英 等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11卷10期 42-43页
【摘要】 目的:通过一起家庭聚餐发生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为今后防控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参考.方法:对6位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3位患者肛拭子进行检验,经增菌、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采用标准诊断血清进行细菌学分型.结果:患者中腹泻占1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晓伟 李青松 等 《河北医药》 2015年37卷14期 2238-2239页ISTICCA
【摘要】 患者,男,58岁.主因双膝疼痛、肿胀20 d,加重2d于2014年7月11日收入院.患者于2014年6月因头面部皮肤紫外线过敏,于外院行激素治疗15 d后,为缩短治疗时间,自行加大激素使用剂量3d,停药2d后自觉双膝及右髋部疼痛,并于当地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秋菊 《医学动物防制》 2008年24卷4期 295-29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报道吃同一家制售的猪头肉引起的两起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供类似事件借鉴.方法 对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并按国标进行检验.结果 猪头肉中的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结论 食品从业人员定期健康查体,杜绝健康带菌者引...
【关键词】 猪头肉;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健康带菌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灿辉 戴悦 等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25卷12期 43-48页
【摘要】 为在红树植物根际土壤中挖掘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细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作为指示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红树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提取活性菌株的DNA,对其16S rRNA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璇 袁园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8年28卷2期 90-9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建立树鼩粪便沙门氏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根据沙门氏菌种属特异性基因invA(侵袭蛋白基因A)的保守序列,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潘 彭宜红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7卷6期 914-9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确定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 paratyphi C, SPC)噬菌体SPC-P1在其他血清型中是否存在,并确定其在宿主菌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 方法:以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RKS4594基因组中SPC-P1为模板,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国华 涂俊凌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8年35卷8期 1538-1540,154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快速检测(PCR)方法.[方法]用PCR特异性检测方法,根据Lm的inlA、 plcA、 plcB、 hlyA基因设计4对相应的引物,检测不同浓度Lm纯培养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标...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快速检测;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藏丽 涂献玉 《微生物学通报》 2000年27卷3期 208-2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8种不同的菌种保藏方法,对18种常见病原菌的保藏时间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保藏菌种时间最长(本实验室已保存15年);肉浸汤琼脂平板法保藏菌种时间最短(2~3月).保藏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冷冻干燥法>半固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涛 李玉伟 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9年11卷3期 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确定辐照与真空包装联合作用对室温条件下即食食品货架期的影响,并确定杀灭食品中腐败微生物和某些非芽孢致病微生物(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的最低剂量进行本研究.采用的辐照剂量分别为2.5、5、10、20 kGy.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英 谢晓丽 等 《四川医学》 2019年40卷9期 881-8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成都市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腹泻儿童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为食品安全控制及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腹泻儿童72株肠道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 培养5934份粪便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军东 曹永兵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16卷1期 1-2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肠炎颗粒的抑菌作用进行探讨.方法:用试管法研究肠炎颗粒对9种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试管培养24~48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为0.039 g生药/ml,对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丙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军 朱联旭 等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9期 175-176页
【摘要】 目的:考察洁净室紫外灯的灭菌效果,以更有效地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水平.方法:利用洁净室紫外灯对不同类型的菌株分别照射10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及60 min.结果:不同的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不同.照射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花 张照华 等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9年12卷2期 10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是指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通称为沙门氏菌感染.近十余年来,沙门氏菌感染明显增加,并多见于婴幼儿[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文祥 周小琴 等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34卷3期 56-57页ISTIC
【摘要】 <篇首> 肥达氏反应是用伤寒菌的H(鞭毛)和O(菌体)以及甲型(A)与乙型(B)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标准液与病人血清做凝集试验,一直来用于伤寒副伤寒的辅助诊断或用于流行病学的调查,但对于肥达氏反应在辅助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问题备有争议.2004年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墨奎 李强 《中国农村卫生》 2017年24期 68页
【摘要】 乙型副伤寒是由于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机制为病原菌进入口腔到达小肠后,在小肠内增殖,穿过肠粘膜上皮细胞到达肠壁固有层.典型病例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文琼 《饮食保健》 2017年4卷28期 338-339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和分析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检验结果.方法 从2016年9月起到2017年9月期间本院诊治的所欲婴幼儿腹泻病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57例患儿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对这157例患儿的腹泻粪便标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方法和常规细菌培养的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凤兰 王安姝 等 《贵州医药》 2003年27卷1期 91-9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血清型很多,在我国各地都有报导.主要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占首位,其次分别为乙型副伤寒、丙型副伤寒以及易卜逊沙门氏菌等,都柏林沙门氏菌也有[1].本文报告一起因农村大办酒席引起的都柏林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瑜选 姚曼钧 等 《陕西医学检验》 2000年15卷2期 2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肥达氏反应(试管法)是医学免疫学检验中的一个经典试验,其目的是用伤寒沙门氏菌菌体(TO)诊断菌液、伤寒沙门氏菌鞭毛(TH)诊断菌液、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PA)诊断菌液、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PB)诊断菌液、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PC)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韡 刘易鑫 等 《南方林业科学》 2016年44卷2期 58-61页
【摘要】 以广东紫珠药材粉末为原料,探讨其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并筛选其有效部位。对广东紫珠药材用不同极性大小溶剂(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70%乙醇、水)回流提取,获得广东紫珠粗提物,用滤纸片法测定其抑菌圈大小(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敏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61卷3期 15-17页
【摘要】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3种食品常见致病菌为供试菌,探讨南五味子三种不同提取方法(超声波、微波、回流)所得乙醇提取物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南五味子超声波、微波、回流提取法所得乙醇提取物对3种致病菌均具有良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