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
- 2
- 2
- 10
- 6
- 5
- 3
- 3
- 7
- 6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馥 胡若宁 等 《土壤》 2023年55卷2期 331-339页
【摘要】 以青藏高原3种典型生境(荒漠草地、湿地和盐碱地)为研究对象,通过amoA功能基因Qpcr和 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研究了其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焱生 魏民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0年5期 196-2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亚硝酸盐和琥珀酸钠作为惟一氮、碳源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一株能够高效氧化亚硝酸盐的硝化菌株,并对其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同源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pH、温度、转速、初始亚硝基氮的浓度以及盐浓度对其氧化亚硝酸盐的影响.结果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星 林炜铁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8年35卷11期 1806-18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nitrite oxidoreductase,NXR)是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亚硝酸盐氧化菌中.由于它是可溶性的膜内酶,其催化机理与膜内电子传递密切联系,给它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综述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沁雪 施汉昌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4期 541-5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16S rDNA分子检测技术对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等难分离培养微生物进行了分析检测.从实验室处理高氨氮废水的生物流化床硝化系统生物膜中提取细菌总DNA,以其为模板,利用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琚姝 周长林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5年32卷5期 56-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本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研究了在28℃~30℃、摇床转速为110r/min时,pH、氮源、碳源、NaCl、有机物对菌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pH 8.0~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培 刘双江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年10卷4期 521-5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回顾了硝化作用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硝化作用微生物的种类,包括氨氧化菌、亚硝酸氧化菌、异养氨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这些微生物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亚硝化菌的系统发育相对简单,而硝化细菌则要复杂许多.还介绍了在硝化作用微生物生态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鑫 乔铁军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年9卷3期 318-3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饮用水生物滤池工艺中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生长状况可以作为反应器挂膜是否成功的标志,其生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经历了延迟期和对数期之后进入稳定期,由于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在生态学上存在以后者为受利方的偏利互生关系,延迟期后期与氨氧化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杨正炎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3年30卷6期 904-90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生物氧化结合臭氧消毒的方法对生活饮用水深度净化处理的效果.方法:二次供水经生物滤池、活性炭柱及臭氧消毒,处理前后分别取水测定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细菌总数及总大肠菌群等指标的含量,观察二次供水经不同阶段技术处理后,水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玲 秦红益 等 《湖泊科学》 2017年29卷6期 1312-1323页
【摘要】 微生物参与下的氮循环是富营养化湖泊十分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采用基于amoA功能基因和16SrRNA基因的荧光定量PCR、PCR-DGGE与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调查秋季太湖不同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智慧 蒋先军 《微生物学报》 2021年61卷7期 1933-19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揭示典型农田旱地紫色土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其对pH的响应规律.[方法]针对同一母质发育但pH差异显著的3种紫色土,利用宏基因组技术深度测序研究土壤中硝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包括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银银 明红霞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1年48卷8期 2895-29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硝酸盐是海洋微生物可利用氮的主要形式,也是限制表层海洋生物生产力的主要营养物质,海洋中的硝酸盐主要由氨和亚硝酸盐的氧化产生.探索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对认识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铭 李振轮 《生物工程学报》 2020年36卷8期 1493-150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亚硝酸盐是氮循环过程的中间产物,其积累超过一定量则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也会给人与水生生物带来健康风险.而在高氮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中,持续维持亚硝酸盐的积累能实现短程硝化过程,降低生物脱氮的能耗进而降低运营成本.本文综述了在水环境中亚硝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Rosen H ; Crowley JR ; 等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2年277卷34期 30463-30468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Overton TW ; Whitehead R ; 等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6年281卷44期 33115-33126页SCISCIEMEDLINE
【关键词】 Bacterial Proteins;DNA-Binding Proteins;Membrane Protein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晓敏 林炜铁 等 《微生物学报》 2025年65卷2期 698-7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针对化能自养细菌培养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电子分配理论分析它们难培养的原因,并基于纯培养探究电子分配策略对提高化能自养细菌生物量的可行性.[方法]从维持细胞内pH平衡和最适能量代谢的角度,计算得出硫氧化细菌盐硫小杆菌(Haloth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侯蕾 导师:张瑶 厦门大学 生物学 海洋生物(硕士) 2015年
【摘要】 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几乎完全依赖于海洋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微生物调节。硝化作用(包括氨氧化过程和亚硝酸盐氧化过程)就是一个由微生物所介导的氧化反应,分别由氨氧化细菌、古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a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崔华平 导师:林炜铁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化工(硕士) 2008年
【摘要】 亚硝酸盐过量是水体氮素污染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过量的亚硝酸盐会严重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水体微生态环境的平衡。近年来,高密度水产养殖水体亚硝酸盐积累导致的养殖对象大量死亡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亚硝酸盐氧化菌是自然界中能氧化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琳罗沙 粟桂蓉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24年44卷5期 28-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传统土家腊肉作为发酵肉制品滋味鲜美、营养丰富,但这一特殊生境中的微生物尚缺乏系统研究.采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传统土家腊肉中可培养细菌的类群、物种和遗传多样性,通过酶学分析方法对代表性菌株的产胞外蛋白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浩锋 谢柳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3年4期 453-4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好氧活性污泥为菌源,通过富集、分离纯化,筛选出一株自养型氨氧化细菌CM-NRO14,进一步研究了该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及氨氧化特性。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确定该菌株属于亚硝酸单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亚芳 陈惠金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45期 8394-839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已有实验证实,脑白质病变如多发性硬化症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一些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均涉及到局部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目的:探讨细菌脂多糖诱导活性小胶质细胞对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的毒性作用.方法:取2 d龄SD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