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8
- 3
- 1
- 55
- 25
- 19
- 5
- 3
- 30
- 11
- 10
- 10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颖 张小琴 《河南中医》 2021年41卷2期 315-319页 ISTIC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从肝论治、从气机论治、从心肝论治、中医外治、中西医结合等.中医药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焦虑抑郁情绪方面,具有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小、提高患者生活质...
【中文期刊】 闫朝勃 赵瑞成 《河南中医》 2021年41卷4期 552-557页 ISTIC
【摘要】 赵瑞成教授认为,失眠以五脏不和为本,心神不安为标,倡导从五脏入手治疗失眠.心脾受损所致失眠多以虚证为主,以归脾汤为基础方治疗.从肝论治失眠主要分为4个证型:肝气郁滞证,肝郁化火证,肝血瘀阻证,肝阴亏耗证.肝郁气滞者予柴胡疏肝散;肝郁化火者予...
【中文期刊】 陈丹丹 刘真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3期 297-300页 ISTIC
【摘要】 具A型行为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有烦躁易怒等情绪激动的表现,多因情绪波动引起心绞痛发作,属中医情志致病,病位在心,与肝密切相关,临证可从肝论治,针对肝旺脾虚、脾虚肝郁、肝经郁热等不同证型,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还需注意对具A型行为的患者进...
【中文期刊】 金春兰 吴中朝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5年42卷6期 1379-1381页 ISTICPKUCA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在“肾主生殖”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治疗以补肾为主要治则,调节月经、排卵异常及不孕等临床症状,而患者的情绪心理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文章基于“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理论,分析精...
【中文期刊】 马冰 白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39卷12期 2169-2171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提升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7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提升自我效能的综合护理...
【中文期刊】 李湘 刘航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39卷14期 2577-2579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肝癌介入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阶段性心理干预,对比患者...
【中文期刊】 刘雅倩 黄泳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7期 1026-1029页 ISTIC
【摘要】 陈宝田教授认为,情志内伤是失眠的主要病因.情志内伤,作用于心肝二脏,致心肝受损.心主血脉,肝藏血,心肝受损,则血不养神;心肝受损,则少阳枢机不利,卫阳不入营阴,营卫失调.故失眠病机为心肝受损,心神不宁,营卫失调,临证以疏肝解郁,宁心安神,调...
【中文期刊】 杨露宁 杨嘉文 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39卷24期 4428-4431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H-H)延续护理对肝癌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40例肝癌患者为观察组,...
【中文期刊】 孙亚萍 张虹玮 等 《中医学报》 2020年35卷8期 1709-1712页 ISTICCA
【摘要】 田军彪教授从肝论治眩晕,认为眩晕发作主要由肝疏泄失常,气机逆乱,肝藏血乏源,脑窍失养所致.又与脾、肺、心、肾四脏关系密切,其中肝疏泄太过,气机逆乱,出现肝火犯肺、肝火扰心,上扰脑窍;肝疏泄不及,气机郁滞,克制脾土,导致清阳难升;肝藏血乏源,...
【中文期刊】 张芳 刘清泉 《河南中医》 2019年39卷11期 1643-1647页 ISTIC
【摘要】 失眠的发病是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辨证首先要分清虚与实,虚者以阴虚不足,虚火妄动为主,表现为虚火扰神,实证大多为火热炽盛,邪热上扰神明为主.失眠的病位在心,大多由于心神失养,心中悸动不安,神不守舍而不寐,却与肝胆,脾胃,肺,肾的关系非常...
【中文期刊】 乔雪奇 安军明 《河南中医》 2019年39卷1期 48-52页 ISTIC
【摘要】 安军明教授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皮针针刺可调节整个脏腑功能,通过针刺头皮部失眠组穴,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疏营卫,调阴阳而治疗失眠.安教授治疗失眠,以方氏头针为主,从“心肝”论治,侧重疏肝宁心,辨证取穴.针刺必以调神,下针遵循次序,注重手法,强...
【中文期刊】 姚文强 赵宇浩 等 《河南中医》 2019年39卷11期 1665-1669页 ISTIC
【摘要】 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病因病机出发,从中医文献溯源、现代研究证据两方面分别论述了该病从五脏论治的研究进展.就MCI从五脏论治的研究还存在如下问题:①分型过于单一、模糊,肾虚、气虚、血...
【中文期刊】 胡天明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41卷8期 882-885页 ISTIC
【摘要】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临证易反复且迁延难愈.魏伟教授擅长黄斑部疾病的治疗,认为本病与肝密不可分,提倡从肝论治,遣方用药独具特色,所投之药,收效显著.本文对魏伟教授从肝论治本病的经验加以整理,以飨同道.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从肝论治; 视瞻昏渺;
【中文期刊】 楚云 姜树民 《河南中医》 2019年39卷12期 1837-1841页 ISTIC
【摘要】 姜树民教授认为脾胃疾病的病机为肝之不疏,横逆犯胃;心失所养,子母同病;肺气不畅,脾运失健;肾之不足,脾虚失养.姜教授认为五脏之气,皆绕于脾,治脾胃以安五脏,治五脏以调脾胃.姜教授在临证时,根据中医整体观念思想,灵活辨证遣方用药,均取效满意.
【中文期刊】 李静静 张茗 等 《河南中医》 2019年39卷10期 1496-1499页 ISTIC
【摘要】 李敬孝教授认为心气亏虚是心悸发病的内因和始发因素,肝郁血虚、心肾不交、心阳不振、心胆气虚、脾胃失和是其常见病因.李教授治疗心悸以益气养心,补益肝肾为主,擅长以心为本,从肝肾论治,顾护胃气调阴阳,自拟珍蒲宁心汤,该方“养心温肾疏肝以定悸,活血...
【中文期刊】 朱林平 李侠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41卷7期 756-759页 ISTIC
【摘要】 于志强教授临床擅长中医药治疗心系疾病,推崇"郁滞论"思想及朱丹溪"六郁"学说,谓"从肝论治"是临证心系疾病的重要治疗原则.本文对于志强教授从肝论治心系疾病的认识做一简要概述,并举验案三则,以飨同道.
【中文期刊】 薛亚静 田青 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2期 83-85页 ISTIC
【摘要】 不寐是临床常见中医内科杂病,其中心肾不交型最为多见.采用滋肾水、泻心火,交通心肾的治法多有效,但在临床上发现部分辨证属此证的患者按上述治法效果不佳.陈士铎从肝胆论治心肾不交型不寐的辨证思路精当、严谨,应用于临床收到佳效.本文对传统心肾不交型...
【中文期刊】 王昆阳 田青 《河南中医》 2018年38卷2期 306-308页 ISTIC
【摘要】 青礞石具有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的作用,对于老痰、顽痰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临床多用于癫狂等神志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关键病机为“痰”,与“心神”“肝郁”关系密切,不外乎痰、肝郁和神志混乱.青礞石能去顽痰、老痰,故治疗以痰邪为主的癫证,...
【中文期刊】 杜少鹏 谢丽萍 《河南中医》 2018年38卷1期 155-158页 ISTIC
【摘要】 在肾性血尿的治疗上中医药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与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在对尿血这一症状上更为突出.大多数医家已经认识到了风、热、虚、瘀等病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因素,怎样避免其对本疾病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确定某个病理因素下对症治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