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76
- 24
- 12
- 255
- 56
- 53
- 47
- 10
- 47
- 35
- 30
- 28
- 2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正刚 周阳 等 《护理研究》 2015年33期 4174-417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基于传统伦理文化背景下了解临终病人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长沙市380例临终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终病人对传统伦理的临终关怀态度问卷得分为4.36分±0.2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振良 李肖峰 《医学与哲学》 2007年28卷9期 36-38页ISTICPKU
【摘要】 随着经济的腾飞,儒家管理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医院经营管理以深刻影响.在医院道德管理的建设中,中国传统儒家伦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仁"是医院经营发展的中心,"义"是医院经营立足的根本,"礼"是医院经营成功的保证,"智"是医院经营腾飞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宜静 罗京滨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年16卷4期 52-53页ISTICPKU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伦理道德,历代诸子百家无人不论道德伦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所修习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关心的是世道人心.医学以追求人类健康为出发点及终极目标,因为以人为研究对象,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的坐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米满月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年1期 63-63页ISTICPKU
【摘要】 传统伦理不仅规范着中医的体系也规范着中医的思维模式.历史上,它推动了中医学的产生、发展,使中医在宏观的整体诊治及预防上取得了突显的地位,但却阻碍了中医的微观发展.当西方医学已进入分子水平的研究状态,进入现代医学发展时期,中医理论仍高度泛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恩昌 吉鹏程 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3年30卷6期 374-376页ISTIC
【摘要】 器官捐献者极少这一事实严重制约了中国器官移植工作的开展.但从中国的传统伦理、中国当代的主流道德以及国际生命伦理学所倡导的理念来看,开展器官捐献有着充足的伦理依据.为了推进器官捐献工作,国家应该明确倡导支持器官捐献的价值导向,给予捐赠者家庭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清 《理论学刊》 2014年11期 110-114页
【摘要】 中华传统伦理思想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基础,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它的方法基础.传统伦理思想中的道德主体意识、内省自律修养方法、知情意行统一的品德结构和心性修养理念,构成传统伦理中系统化的价值观内化思想体系,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必法 戴茂堂 《唐都学刊》 2014年30卷3期 10-14页
【摘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伦理必须进行当代构建.这种构建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针对中国传统伦理立足于狭隘的血缘而缺少普遍性展开公共伦理的构建;其二,是针对中国传统伦理立足于外在的律法而具有强制性展开德性伦理的构建;其三,是针对中国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晴 《劳动保障世界》 2013年12期 133-134页
【摘要】 良好的师德是对每位教师的根本要求,然而当今社会正面临着师德下降堕落的危机,这一问题是由于社会风气、教师个人及学校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加强师德自律,传统伦理中强调仁爱之心、提倡慎独自省功夫、注重知行合一等思想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美 傅智勇 等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20卷3期 4-5,11页
【摘要】 "和为贵"的思想在我国产生和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政治结构、社会形势、经济模式和文化习惯下,这种思想会有所差异.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和为贵"的传统伦理思想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等各个领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4期 20-21页
【摘要】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关于"和"的伦理自成体系.人们在寻求"现代病"的救治药方时重新发现了东方"和"的魅力."和"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将对我国及世界各国构建和谐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海佩 赵法政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5年38卷8期 1068-1074页ISTICPKU
【摘要】 中医养生文化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人为本的贵生观、医者仁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哲理观与蕴含精气神—阴阳—五行学说的生生之理等传统哲学理念构成了中医养生的生命伦理基础,并指导中医在治病养生实践中的行为与方法.通过概括上述伦理理念,追溯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晓丽 白燕 等 《护理研究》 2024年38卷5期 921-926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儒家生命伦理融入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以2018级312名(对照组)和2019级266名(试验组)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试验组开展融入儒家生命伦理的老年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课程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璐颖 黄强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4年37卷2期 234-238页ISTICPKU
【摘要】 道德韧性为面对道德困境的情况时积极应对的能力,其构成要素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融洽的关系和平和的内心.中华民族是有韧性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道德韧性思想,比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苟志于仁,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凯 宋宏飞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22卷1期 36-40页
【摘要】 本文从伦理道德的视角溯流及源,辩证地分析"中国现代医学伦理学""中国传统医德""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三者在当代医疗领域中的意义,指出了"医乃仁术"经典格言中所蕴含的"医道""医者""医术""医业"的四位一体,肯定了宋明理学把"道德伦理规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梦 朱雪原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36卷6期 646-650页ISTICPKU
【摘要】 "健康中国 2030"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传统中医养生已全方位融入"健康中国"建设,中医养生文化思想发展有着深厚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建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36卷5期 505-509页ISTICPKU
【摘要】 虽然无偿献血可能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阻碍,但中国传统文化对无偿献血并非仅有消极作用,其中的"克己"与"仁爱"等观念可以帮助人们投身于无偿献血,但传统文化对身体完整性的价值追求仍然值得注意.从"舍生取义"等观点来看,传统文化所强调的身体不可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35卷8期 879-885页ISTICPKU
【摘要】 红医精神是中国特有的医学伦理思想,是蕴含了信仰信念、道德情操、技术要求等多种元素的思想体系.红医精神中包含着深厚的美德伦理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美德伦理的视角看,它符合马克思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式的美德观,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高善,倡导为了实现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寒冰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21卷5期 9-13,35页
【摘要】 辅助生殖技术通过人工授精、代孕等方式实现了由于自身生理原因不能生育夫妻的生育愿望,却对中国传统亲情伦理造成了巨大的挑战.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仅淡化了以血缘为基础的中国传统血亲伦理,而且,其应用带来的多亲关系使中国传统亲子伦理陷入困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娟 郭卉 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34卷3期 379-383,389页ISTICPKU
【摘要】 为了探讨案例教学方法在肿瘤学研究生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实习的84名肿瘤专业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人)和实验组(4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玉宇 张雪莹 《医学与哲学》 2021年42卷20期 33-37页ISTICPKU
【摘要】 以涉身主体性视角重新审视死亡观,试图打破身体性的传统死亡伦理的桎梏,对脑死亡标准合法化问题进行探讨.揭示涉身主体性死亡观之直面死亡,是脑死亡标准合法化的科学前提;涉身主体性死亡观之关注"身体",是脑死亡标准合法化的人文基石;涉身主体性死亡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