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9
- 41
- 35
- 7
- 6
- 5
- 29
- 8
- 7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梅之南 杨祥良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3年23卷9期 557-55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介绍近10年来雷公藤内酯醇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综述了雷公藤内酯醇的体内过程,抗肿瘤、抗炎及免疫抑制和抗雄性生育作用以及毒性作用.结论:雷公藤内酯醇不仅是一个药理活性较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虹 彭仁绣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8年18卷9期 389-39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动态观察了乙醇摄入对口服磺胺嘧啶在小鼠体内过程及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灌胃(ig)给予2.5 g·kg-1乙醇,一天一次,分别于2,4,6,8周静脉注射磺胺嘧啶400 mg·kg-1,2 d后灌胃给于同等剂量磺胺嘧啶,比色法测定血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雁雪 王圆圆 等 《中草药》 2023年54卷2期 386-3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配伍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精华之一,合理配伍是保障中药临床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配伍后减毒增效机制的研究是诠释中药配伍合理性的关键内容.中药配伍机制研究正处于从体外到体内、成分到靶标、单一技术到多学科融合研究技术的转变历程,因此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艳 张迎春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6期 1048-105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探索中药方剂的化学物质实体与机体生命活动的交互规律,是中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目前,中药研究存在整体与局部脱节、宏观与微观脱节、体内过程与活性评价脱节,整合药理学的提出,为解决中药研究“碎片化”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红 刘慧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39卷21期 4149-41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饮片位居中药产业链的核心,它直接影响中成药和临床配方饮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通过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前后体内有效成分的变化,进而阐明中药饮片药效物质及其饮片炮制原理的科学内涵是中药炮制发展的重中之重.传统的研究方法对中药饮片研究主要集中在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宏 梅超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38卷11期 1679-168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降香是一味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降香具有舒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降香作为一种具有深入开发潜力的特色中药,常与其他中药配伍用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海玉 黄璐琦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37卷2期 142-14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网络药理学应用到中药研究中,有利于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高中药新药的研发水平,但是,鉴于中药有效物质的复杂性特点,进行体内过程分析,明确进入体内的成分,是将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药研究的前提.为此,提出体内ADME过程与网络药理学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艳 张敏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2期 299-3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酸枣仁是公认的大宗中药品种之一,具有养心安神、补肝、敛汗生津之功效,是中医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目前,酸枣仁化学成分研究较为清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和三萜酸类等,结构丰富多样.酸枣仁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生物学活性和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艳 申晨曦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19期 4769-47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酸枣仁和理枣仁同为鼠李科枣属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具宁心安神、敛汗之功效.酸枣仁是中医临床改善睡眠的首选中药,而理枣仁多作为云南民间习用药材.近年来,随着酸枣仁药用需求不断增加,野生资源萎缩,市场上频频出现理枣仁伪充酸枣仁的现象.在梳理历代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静 凌洁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7期 1614-1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斑马鱼代谢-效/毒(M-Act/Tox)联合评价箭叶淫羊藿代谢、抗骨质疏松效应及毒性.方法 用受精后1~6d(1~6 dpf)斑马鱼评价箭叶淫羊藿(生药质量浓度200、500、1 000、1 500、2 000 μg/mL)的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红岩 饶志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年39卷9期 905-90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应用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异烟肼及其体内代谢物乙酰异烟肼浓度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异烟肼及乙酰异烟肼在大鼠体内过程的研究.方法:血浆样品采用甲醇沉淀蛋白进行提取,以ESI电离源在正离子模式下检测,用Waters Cortec...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异烟肼;乙酰异烟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隽 陈权耀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年38卷24期 2542-254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新生儿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静脉使用万古霉素新生儿的170个稳态血药浓度数据及临床资料,运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建立新生儿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PPK)模型;考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笑敏 许浚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8期 1733-17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夏天无与延胡索药材的源植物同为紫堇属植物,均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性味功效相近,但实际临床应用侧重点有所不同.通过查阅文献,从传统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比较分析夏天无与延胡索的异同;并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广利 韩莹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37卷12期 1765-17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然而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体内过程中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中药体内成分分析的艰巨性.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为中药体内成分的全息表征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然而由于生物样品中内源性物质的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 朱华旭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37卷3期 269-27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国内、外近期文献为依据,系统介绍栀子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对生物活性酶影响的研究进展,讨论该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为指导该类化合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剂型改革、开发利用提供文献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福军 谢跃生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1年34卷2期 81-8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考察杠柳毒苷iv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大鼠iv给予低、中、高剂量(0.37、0.74、1.48 mg/kg)杠柳毒苷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C18固相萃取处理,HPLC-UV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兆恩 王丹巧 《中国中药杂志》 2010年35卷13期 1765-17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透析(MD)作为一种活体生物取样技术,可以在不同组织、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进行化学取样,为阐明药物的体内过程、作用机制以及靶向性提供依据.本文介绍近年来有关多位点微透析技术在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重大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婷 韩国柱 《中草药》 2010年41卷12期 2102-21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自绿茶中得到的儿茶素类成分,即茶多酚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抗自由基活性和多种有益的药理作用,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价值,从而受到医药界广泛的重视.近20年来.其药动学研究亦取得很大进展.综合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多年的研究,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文光 凌保东 等 《中草药》 2010年41卷10期 1748-17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已有研究资料,探讨用健康与疾病状态下的中药代谢组变化评价上市后中成药,即探讨已上市中成药有哪些成分进人体内代谢并可能治疗特定病、证的科学问题.部分中药可能是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代谢来发挥作用;不同中药成分的代谢吸收可能存在物种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