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2
- 2
- 23
- 17
- 4
- 4
- 3
- 9
- 7
- 7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柏兆方 石伟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5年50卷4期 853-8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中药安全性问题,并总结形成了丰富而宝贵的中药安全用药理论和经验,为保证临床安全精准用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中药毒性理论认知发生深刻变革,中药不仅存在传统固有型毒性,还存在与机体因素等相关的特异质型和间接型毒性,这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月 李月阳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年37卷18期 2185-21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质子泵抑制剂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室温(25℃)条件下考察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和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后放置0,2,4,6,8h的外观及pH值变化;采用HPLC和...
【关键词】 配伍稳定性;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质子泵抑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颖文 周意男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4期 1666-16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在开展反兴奋剂工作中发现部分运动员是因误服中药及营养品等而导致尿检阳性,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但不能因此而抛弃中药治疗.在此情况下,笔者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并总结了含有违禁成分的常用中药,以及可能含有违禁成分的中药,为运动员使用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赛敏 蔡熙 等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年30卷14期 71-73页
【摘要】 目的:分析某医院的中药饮片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原因分布情况,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1年11月在某医院因服用中药饮片诱发不良反应的79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被调查患者的性别和年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慧 崔扬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年23卷1期 213-2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思路与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特点相似.因此,将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复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代谢组学技术的简述,以及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复方的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安全性评价研究、配伍研究等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勇 黄华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6年33卷5期 595-5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香丹注射液与3种代糖溶媒(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和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按临床用药的最大使用量,制备香丹注射液与3种代糖溶媒的配伍溶液,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勇 黄华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5年35卷11期 2028-20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丹参注射液与3种代糖溶媒(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和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旨在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临床用药的最大使用量(20 mL·次-1),制备丹参注射液与3种代糖溶媒(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青妮 王燕 等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29卷2期 113-114页
【摘要】 目的:探索合理利用药学管理系统提高中药配伍的安全性.方法: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的34名中医临床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药物管理系统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合理利用药学管理系统,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并分析比较中药注射剂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通 孙博 等 《抗感染药学》 2021年18卷8期 1137-1139页
【摘要】 目的:分析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与不同药物注射液在临床的配伍禁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以"莫西沙星""配伍禁忌""用药安全"等关键词,搜索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博 刘勋 等 《抗感染药学》 2020年17卷12期 1775-1776,1782页
【摘要】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临床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互联网以"丹红注射液""配伍禁忌""常用药物""稳定性"为关键词,检索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丹红注射液配伍禁忌"的文献,分析其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结果:剔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二锋 孙博 《抗感染药学》 2020年17卷2期 248-251,296页
【摘要】 目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注射用兰索拉唑在临床中的配伍禁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的文献资料,分析其发生配伍禁忌的原因.结果:剔除重复报道,涉及与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有关的48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靖 王亚妮 等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8年34卷3期 254-257页ISTICCA
【摘要】 为了探讨临床常用质子泵抑制剂与溶媒及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本文对2007-2017年国内期刊发表质子泵抑制剂的配伍文献进行了整理归纳.结果表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和注射用兰索拉唑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应用0.9%氯化钠注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牡丹 肖云峰 等 《中南药学》 2016年14卷2期 182-185页ISTICCA
【摘要】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整体变化和体内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与中药复方的研究思路、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相似.在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过程中,代谢组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有助于系统的揭示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并有助于推动中药复方现代化的进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兰 李琴 等 《抗感染药学》 2019年16卷6期 946-950页
【摘要】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注射剂与常用药物的配伍及其对策,为护士配制与输注阿奇霉素注射剂时提供参考,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有关阿奇霉素与其他药物配伍的相关文献,仔细阅读与分析,编制阿奇霉素注射剂配伍禁忌的目录.结果:阿奇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爱霞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2014年11期 78-78页
【摘要】 药房在中西医药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振民 《健康之路》 2013年12卷11期 16页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使用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合并高脂血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90例,均根据病情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抗心律失常组、抗心绞痛组、抗心力衰竭组、抗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任鑫杰 导师:朱国福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蜈蚣全蝎两味中药广泛的用于中医临床。蜈蚣最早在《神农本草经》内有对其药性功效记录;关于全蝎的论述最早出现在《蜀本草》中。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后世医家不断的实践总结,在不同的著作中对这两味中药的基源、药性、功效等方面的描述也有一定的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Ulugbek Timerbaevich Karimov 导师: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 有机化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世界80%人口仍使用传统医药,是因为他们没有使用西医治疗的条件或选择不使用它的原因。最近,使用药材,尤其是中草药及其产品已吸引了世界上相当多的关注,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伟杰 古瑞宾 等 《中国针灸》 2025年45卷3期 387-3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剖析穴位注射致外周神经损伤的原因,并提出规避方法,包括应重视药物理化特性并加强对药物配伍的研究,对高危穴位进行分类并制定穴位安全针刺的国际标准,规范穴位注射的临床操作,必要时结合超声技术提高操作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以期降低临床应用穴位注射的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远洋 张晨宁 等 《中草药》 2025年56卷4期 1394-14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合理使用有毒中药是保障中药安全的关键,配伍是中药减毒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对当前中药配伍减毒的评价模型、减毒方法、减毒技术及减毒机制进行梳理,同时针对目前中药配伍减毒存在的西医模式化研究思路的既定困局及如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有毒中药配伍减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