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4
- 1
- 1
- 1
- 1
- 1
- 7
- 4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薄清如 吴小伦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04年31卷10期 38-41页
【摘要】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实用的养殖对虾白斑病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PCR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并经测序,其PCR产物与目的基因符合率为99%,证实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项目还将该方法应用于对虾育苗过程的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平 岳玉环 等 《中国兽医学报》 2000年20卷6期 558-560页
【摘要】 1998年在疫区内某对虾养殖场,用对虾副粘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对日本和中国对虾苗(体长0.8~1 cm)进行了浸泡免疫试验.对虾养殖试验结果表明,5月3日放苗后,免疫试验组对虾没有发病,其中单纯用疫苗免疫的日本对虾试验池的对虾规格,养殖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秀颖 杜泓明 等 《广西农学报》 2023年38卷2期 45-49页
【摘要】 虾肝肠孢子虫病(Hepatopancreatic microsporidiaosis,HPM)是由虾肝肠孢子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感染引起的一种虾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寄生虫病.近年来该病在全世界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芝勋 庞耀珊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5年29卷5期 595-5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对虾白斑综合征(WSS)和桃拉病(TS)是两种严重危害当前对虾养殖业的对虾病毒性疾病.目前对虾病毒病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病理学和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分子杂交方法及PCR方法等[1-4].其中PCR方法是这些方法中特异性最强、敏感最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艳 李贵生 《生态科学》 2005年24卷2期 162-1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虾病毒病已严重危害世界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近几年来对虾病毒病的研究现状和动态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贵生 何建国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21卷5期 75-8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对虾中肠腺脂肪酸与病毒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了人工养殖的健康斑节对虾、健康日本对虾、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轻度感染斑节对虾、MBV重度感染斑节对虾及患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MNV)病日本对虾中肠腺脂肪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刚 国际翔 等 《生态学报》 1999年2期 283-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初步探讨中国沿海对虾杆状病毒病暴发式大流行的生理机理.分析了病毒病特性与对虾免疫功能的关系,病毒在虾池间的横向传染机制.着重说明了虾病的群体感染过程,给出模式化的群体传染模型.简要阐述了与虾病相关的社会生态经济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涛 《海洋与渔业·水产前沿》 2013年5期 37-39页
【摘要】 3月18日应Dr.Chalor的邀请,我们前往泰国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进行参观访问.期间,我们就水产学院的主要职责,实验室的人员配备,学科配备以及目前对下产业的一些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随后参观了实验基地并细致的了解正在研究的项目的进展情况.以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仇知光 张颖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1年32卷6期 9-13页
【摘要】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一种对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威胁的病毒,目前并没有有效治愈该病毒病的方法.论文将WSSV-VP24与WSSV-VP26的部分序列克隆至表达载体pBAD/gⅢA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宇醒 曹广力 等 《水利渔业》 2008年28卷1期 105-108页
【摘要】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是严重危害虾类养殖业的主要病原之一.本实验根据已知南美白对虾WSSV ORF147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患疑似白斑病毒病的罗氏沼虾中提取总DNA,用PCR法扩...
【关键词】 罗氏沼虾;白斑综合症;WSSV ORF147片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贤 王光宇 等 《科学养鱼》 2006年2期 33页
【摘要】 <篇首> 日本对虾近年来受白斑病毒病(WSSV)等危害非常严重,养殖成功率低.现国内日本对虾养殖主要与贝类、梭子蟹、鱼类等混养,大都为粗放粗养方式.为探索日本对虾精养高产技术,舟山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院病害监测点长白养殖场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连续多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成波 杨欣宇 等 《中国水产》 2005年8期 72-73,76页
【摘要】 <篇首> 生产中大部分养殖场用沙滤来预防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病,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采用沙滤来减少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生物和其它病原菌的侵入,改善养殖用水,尽可能减少WSSV和细菌的传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涛 刘建民 等 《山东畜牧兽医》 2005年2期 38-39页
【摘要】 <篇首> 对虾病毒病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引起对虾病毒病有多方面的因素,既有病毒的直接感染,导致对虾肝脏、胰脏坏死,迅速死亡;间接因素就是环境污染,水质恶化,池底老化,超负荷养殖,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为解决对虾病害综合防治这一难题,依据遗传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信忠 《太平洋学报》 2005年10期 49-59页
【摘要】 <篇首> 一、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海洋病害学的主流研究成就如下:(一)在对虾病害学方面主要体现在对病毒病的研究,其最突出的研究工作是:1.证明了引起中国养殖对虾大面积死亡的主要病毒是一种具有双层囊膜但不形成包涵体的杆状病毒,即白斑综合症病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成波 黎子兰 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43卷4期 70-73页
【摘要】 研究了沙滤对游离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和细菌的过滤效果.以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作为感染对象,用游离病毒2.4×105拷贝/mL浸泡感染对虾(感染初期投喂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芝勋 《动物医学进展》 2003年24卷2期 27-30页
【摘要】 对虾病毒病造成全世界对虾养殖业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近年对虾病毒病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概述,并对对虾病毒种类及性质,传播途径、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芝勋 《广西畜牧兽医》 2003年19卷2期 93页
【摘要】 <篇首>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沿海各国的对虾养殖业蓬勃发展,随着对虾养殖业的企业化发展,其病害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对虾病毒性的疫病已成为阻碍这一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黄头症病毒(YHV)、桃拉综合症病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贤 《渔业现代化》 2003年2期 15-16页
【摘要】 <篇首>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力强,是当前我国普遍养殖的虾类之一.然而在养殖过程中也受到白斑症病毒病、桃拉病毒病等疾病的困扰和危害.从这几年的养殖实践看,南美白对虾在低盐度环境中养殖的成功率较高,而在纯海水中养殖的成功率却较低.舟山市20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影 李雅志 等 《饲料工业》 2002年23卷4期 37-39页
【摘要】 <篇首>近十几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化程度的不断加强,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对虾病毒病也日趋严重。我国沿海地区自1992年下半年开始虾病大流行,日趋严重。对虾暴发流行性病毒病使我国1993年~1994年对虾绝收面积达50%以上,产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泊 何建国 等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1卷1期 35-38页
【摘要】 对比研究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对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致病性,其生产养殖结果表明:第一次在廉江龙营围虾场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在养殖了27天以后开始爆发白斑综合症病毒病,患病的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病症相同,其甲壳特别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