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
- 1
- 10
- 9
- 6
- 2
- 1
- 5
- 5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旗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38卷3期 217-220页
【摘要】 目的:探讨超短波仪联合减重行走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伸肌群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接受超短波仪联合减重行走训练)和对照组(接受减重行走训练),各 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芳 《临床医学》 2023年43卷5期 61-62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减重行走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 年6 月至2021 年 10 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LDH患者 76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 例.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云 魏玉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4卷2期 82-8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减重行走训练联合麦肯基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腰痛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实施常规训练,观察组(n=48)在对照组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克琴 艾文伟 《护理研究》 2016年30卷33期 4167-4169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研究下肢运动训练法和传统步态训练法对帕金森病人下肢肌张力和步行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组30例和传统组30例。传统组给予传统步态训练法,强化组在跑步机上进行减重行走训练,在腿部推蹬机、伸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斌 张蕊 等 《颈腰痛杂志》 2020年41卷5期 585-587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减重行走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手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减重行走训练,连续治疗3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玉玲 《天津护理》 2011年19卷1期 49页
【摘要】 <篇首> 行走减重康复仪的应用能诱发主动运动,增加下肢肌力,提高全身运动水平.而现有的行走减重康复仪只有成人型,不适用于儿童患者,对此,我们设计制作儿童电动行走康复训练机.可对脑性瘫痪、小儿麻痹、脑炎后遗症、神经根炎恢复期、大运动发育落后等患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梅 甄鹰 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8年39卷1期 15-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减重行走训练在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05~2016-10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减重行走训练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程惊晶 第五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二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在佩戴踝足矫形器(AFO)及弹力带式下肢旋转矫形器下利用减重仪对学临前脑瘫患儿进行步态训练的疗效观察。
方法:将60例大龄(≥3岁)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配戴踝足矫形器(AFO)及弹力带式下肢旋转矫形器下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任玲 汪航 等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24年46卷3期 331-338页
【摘要】 为了循序渐进地恢复脊髓损伤患者受损部分神经及下肢运动功能,在已有早期减重步行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减重模式下空间运动功能.构建可根据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损伤程度实现不同模式康复训练、状态监测和助行功能的系统,进行包括减重、助行装置、移动平台和控制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俊英 曾宪旭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年29卷6期 557-559,5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训练(减重或不减重)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估量表D、E区)、平衡功能(Berg量表)和自我选择步行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8例诊断为痉挛型双瘫的患儿根据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和年龄分层随机分为活动平板组和地面行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军庆 徐琦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0年29卷6期 869-8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临床实验证实,减重与脊髓硬膜外电刺激相结合的新疗法,具有提高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后行走能力的功能.研制一种多功能动物减重训练跑台,为医学研究提供先进的动物实验手段.该跑台包括跑步机、减重支持装置和康复机械手,跑步机速度0~25 cm/s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剑平 赵春艳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年16卷10期 958-9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减重训练(PBWS)对提高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腩卒中患者分为3组,早期均运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其中A组20例,整个康复过程均用常规康复治疗;B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2周后加PBWS;C组20例,在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斌 王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年25卷8期 815-8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步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功能活动之一,据统计,患有致残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脑卒中、脊髓损伤、外伤、格林-巴利等病后,3年能恢复独立行走50m的患者仅3%-10%.对许多因各种原因导致暂时不能行走的患者来说,恢复步行是他们的第一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琦 沈莉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年16卷2期 152-1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学龄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35例脑瘫患儿分为3组:①减重训练组(即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结合运动疗法,11例);②非减重训练组(即平板步行训练结合运动疗法,12例);③常规训练组(即常规步行训练,1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 李书钢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年22卷12期 1116-11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9月-2006年11月在我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8例.入选标准:①通过CT或MRI明确诊断;②病程在3个月之内;③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服从指导;④下肢Brunnstrom分期在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刚 敖丽娟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21期 159-16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介绍通过助动型步行矫形器配合系统全面的康复训练使1例C7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实现步行能力.方法患者,男,37岁.2004-06-03日因车祸颈部受伤,致C7爆裂性骨折后行前路椎板减压内固定术,C7以下无知觉,双下肢不能自主活动,双手无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卫民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14期 2095页ISTICPKUCA
【摘要】 许多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都具有潜在行走能力.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在研究步态训练对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的功效.步态训练实验方法主要有功能性电刺激( FES)和减重支持( BWS),减重支持常与药物联合应用.结果显示,两者均能有效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胜 王福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年8卷1期 16-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步行训练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约有1/3急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在3个月内不能行走.为了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治疗师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对患者进行训练.但传统的康复治疗如传统的增强肌力和单一运动训练的方法、神经促通技术、带有共同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雨荷 许明 等 《中国康复》 2019年34卷2期 93-97页ISTIC
【摘要】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脑卒中和脊髓损伤等造成的肌张力过高、姿势异常[1],肌力下降及下肢骨关节病等造成的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尤其是行走功能,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信心.但在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较少的康复治疗师的数量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