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
- 1
- 1
- 24
- 4
- 3
- 1
- 10
- 10
- 8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红 刘清辉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40卷1期 46-49页ISTIC
【摘要】 牙列缺失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全口义齿修复存在固位不良、异物感强、咀嚼功能弱等问题[1] ,不能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种植义齿修复,可有效地提高义齿的固位力及咀嚼效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博 满毅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28卷5期 315-319页
【摘要】 上颌中切牙区普遍存在剩余牙槽骨不足或切牙管过度膨大的情况,钛种植体侵入切牙管可能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并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鼻腭管囊肿、术后短期感觉障碍、种植体失败等.为解决这一临床问题,本研究对骨增量材料在切牙管种植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与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进 翁雁鸣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9年35卷10期 948-9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上颌中切牙位点种植累及鼻腭管的外科处理方法 ,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6月上颌中切牙位点种植的病例.纳入标准为术前数字化种植规划中种植体进入鼻腭管,及术中种植窝预备完成后牙周探针检查发现种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远 王林 等 《口腔医学》 2021年41卷8期 715-7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研究上颌中切牙间微种植体植入区的唇舌向牙槽骨量,探讨合适的植入高度与角度.方法 选取80例年龄12~25岁正常人的CBCT影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矢状面测量上颌中切牙间在距离参考平面14.0、1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杰 高莺 《口腔医学》 2021年41卷12期 1148-1152页ISTICCA
【摘要】 上颌中切牙缺失后常伴随唇侧骨壁吸收,造成唇腭向牙槽嵴宽度减少,出于前牙区美学修复的考量,种植位点常偏腭侧.鼻腭管(nasopalatine canal,NPC)在解剖位置上紧邻上颌中切牙种植位点,手术中植体可能进入NPC,并伴随腭部感觉异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智 邹立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7卷6期 994-99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锥形束CT(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切牙管的相关参数,及切牙管与嵴顶、中切牙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临床前牙种植提供指导,希望能在前牙种植中规避损伤的风险,制定完善的种植计划.方法:选...
【关键词】 切牙管;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牙种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初形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33卷11期 694-696页ISTIC
【摘要】 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具有测量精确度高、放射剂量相对较少、可3D成像且成像时伪影较少等优点,在口腔各科的影像学检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种植修复因其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咬合和咀嚼功能,如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患者缺牙的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进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9年24卷2期 92-97页
【摘要】 鼻腭管是前颌种植时经常涉及的重要解剖结构.由于前颌牙槽骨吸收常见,按照修复为导向的原则,上颌中切牙位点的种植常常无法避开鼻腭管.本文将从鼻腭管解剖、鼻腭管与中切牙位点种植的位置关系、种植体进入鼻腭管的处理方法、以及与鼻腭管相关的种植的风险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喜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3卷14期 64-65页
【摘要】 目的:分析鼻底区域种植相关的切牙管三维重建的影像学.方法:选择620例实施牙种植修复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颌骨锥形束CT(CBCT)扫描,根据扫描数据实施三维重建.结果:620例患者中,椭圆形为450例,圆形120例,其他不规则形态为5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苏伟 高承志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16卷5期 293-295页ISTIC
【摘要】 下颌神经管位于下颌后牙根方的骨松质间,对管内的血管神经起保护作用,其中下颌神经和下颌动静脉负责下牙,下唇,相邻的骨、牙龈黏膜区域的血液供应、感觉和运动.在下颌支内,该管行向前下,于下颌体内则向前几呈水平位,当其经过下颌诸牙槽窝的下方时,沿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远 赵春洋 《口腔生物医学》 2015年4期 215-218页ISTIC
【摘要】 目的::利用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分析上颌中切牙区唇舌向牙槽骨量,为微种植体的安全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0例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用Dolphin 11.0进行三维重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妮呄热·西尔买买提 赛地热娅·阿不力米提 等 《医学美学美容》 2025年34卷1期 179-182页
【摘要】 在面部美学中,上中切牙的位置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行正畸治疗时,为确保上中切牙能够安全地移动至目标位置,必须明确其可移动的范围界限.研究表明,腭侧骨皮质与上中切牙之间存在一个解剖结构即切牙管,一旦前牙内收过程中超越此结构界限,可能会导致牙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敬夫 张宁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4年22卷4期 385-3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使用CBCT对中老年人群切牙管的相关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切牙管位置与形态的增龄性变化,探讨切牙管与周围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该人群的前牙种植美学修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69例50岁以上患者的CBCT资料进行测量,项目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娟芳 刘林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5年7期 511-5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BCT)测量下颌切牙管(MIC)的三维位置、走向和毗邻关系,为下颌颏孔间区手术确定安全区提供依据。方法对83例CBCT影像中的下颌切牙管进行观察和测量,统计下颌切牙管的检出率,在尖牙和侧切牙处分别测量下颌切牙管的直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Steiner DR ; 《Journal of Endodontics: Official Journal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Endodontists》 2008年34卷3期 330-335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葛艇蕊 导师:曹卫彬 新疆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目的:对乌鲁木齐市成年人群鼻腭神经管与上颌中切牙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探索,以期为上颌中切牙位点的即刻种植手术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本横断面研究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并拍摄于2022-2023年间的103例的锥形束CT影像资料,使用其附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海鹰 娄依婷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53卷5期 550-5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下颌前牙区种植术中可能损伤下颌切牙管、舌孔、口底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从而导致患者口底血肿、窒息、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发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下颌前牙区相对不足的颌骨空间和血管神经的解剖变异是种植术中血管神经损伤高风险的原因.一旦血管损伤,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傲然 王珏 等 《口腔医学》 2023年43卷10期 903-90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上牙槽前神经管(canalis sinuosus,CS)是从眶下神经管延伸至上颌骨前部的骨管,内含有上牙槽前神经血管束,CS在上颌骨前部出现的解剖变异分支称为副管(accessory canals,ACs).准确识别CS及其ACs可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凯 李潇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12年28卷12期 1265-12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64排双源螺旋CT分别测量切牙管前壁,前牙牙槽突前壁与鼻底的夹角,为前牙区种植手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64排双源CT数据库中收集符合条件的病历,利用Simplant Pro 11.04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利用软件自带的角度测量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