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76
- 111
- 106
- 38
- 2
- 701
- 482
- 240
- 187
- 138
- 138
- 104
- 100
- 92
- 8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邓勇 向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年22卷15期 2333-233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属于新的非融合技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新方法,主要包括棘突间固定系统和经椎弓根固定的动态后路装置,其中Wallis系统和Dynesys系统是两种不同部位固定系统的代表,关于这两种系统在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治疗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付仟 梁伟国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年21卷3期 440-44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腰椎融合作为退行性疾病治疗的重要有效手段广泛用于临床已近百年,但是长期的临床随访表明,腰椎融合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包括腰部柔韧性减退、供骨区并发症、融合节段运动丧失,以及载荷转移导致相邻节段退变加剧等。近十几年来,脊柱动态固定的理论广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赫 俞兴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年21卷11期 1798-180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Wallis与Coflex两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对比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孰优孰劣一直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Wallis与Coflex两种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修复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16-08-01以前P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景续 宫树一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年21卷19期 2980-298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后路内固定融合系统是治疗椎间盘退变导致的慢性背部疼痛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固定后不良反应较多.作为一种"动态融合"的替代方法,动态稳定系统可减轻椎间盘/关节面的负荷,保持机械负荷下的运动,并限制脊柱节段的异常运动,理论上可用于修复椎间盘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善庆 曾宪林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4卷3期 322-3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并结合文献探讨其潜在的问题.方法 2009~2011年收治的6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43.2岁,32例以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动态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江华 赵奇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年40期 6476-648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目前,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方法是经后正中入路髓核摘除、神经根管减压和刚性融合内固定,由此引起相邻节段的退变和腰椎生理活动受限是临床所面对的问题;而非融合固定的传统后正中入路则由于存在切口大、剥离广、腰背肌的失神经支配等缺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建平 崔力扬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3年23卷10期 879-8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Wallis棘突问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平均3.5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 月~2010年7月在我院行单节段椎板间开窗减压伴或不伴髓核摘除后棘突问置入Wallis系统治疗的79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峰 谢国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16卷12期 1625-1627,163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腰椎失稳症患者21例,失稳节段均行后路棘突间椎管减压、Wallis置入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春祥 陈克冰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4期 609-61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为保证可控制范围内的脊柱运动,改变失稳节段运动的负荷模式,并限制其异常活动,同时避免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多种后路腰椎非融合固定装置被研发并用于临床.目的:探讨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兴 徐林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年17卷23期 1786-17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初期效果.[方法]分析31例单独采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或结合固定融合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初期随访结果,记录Wallis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VAS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书一 李同相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16卷4期 55-5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髓核摘除结合Dynesys动态稳定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单纯髓核摘除术,n=40)与联合组(髓核摘除联合Dynesys动态固定,n=53),比...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Dynesys动态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海平 王飞 《中国医药导报》 2019年16卷3期 62-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减压非融合动态稳定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DLS)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入院的189例腰椎管狭窄患者,将其中66例DLS患者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锡平 张庆祥 等 《颈腰痛杂志》 2019年40卷1期 30-3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比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邻近节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6-10行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接受传统钉棒系统治疗的...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钉棒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文雄 蒋家正 等 《西部医学》 2019年31卷8期 1242-124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髓核摘除联合棘突间动态稳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髓核摘除联合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6...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融合术;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巷 任莉荣 等 《河北医学》 2019年25卷4期 696-699页ISTICCA
【摘要】 腰椎管狭窄症( 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是老年人腰背痛和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neurogenic Intermittentclaudication, NIC )的常见原因[1]. LS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骏 《中国骨伤》 2019年32卷10期 910-913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减压与非融合稳定系统运用在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DL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减压及Dynesys系统非融合稳定手术治疗的48例椎管狭窄伴DL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例,女31例,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鑫冲 王军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5卷9期 53-5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并分析经关节突减压融合联合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靖圆 周凤金 《颈腰痛杂志》 2018年39卷4期 480-48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优势,观察其延缓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作用.方法 收治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固...
【关键词】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劲 段洪 等 《山东医药》 2017年57卷2期 94-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 K.Rod 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9例,其中以传统钉棒系统治疗200例(对照组),以 K.Rod 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治疗89例(治疗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丹杰 邹成 等 《浙江医学》 2016年38卷23期 1882-188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治疗伴邻近节段退变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并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PLIF)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5年2月伴邻近节段退变的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7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