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1
- 42
- 3
- 2
- 55
- 45
- 31
- 11
- 9
- 77
- 41
- 40
- 40
- 3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蓉 王韦韦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9期 3709-37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细根碳(C)、氮(N)、磷(P)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随土层深度变化的特征,于2011年4月在福建省三明市金丝湾森林公园陈大林业采育场内测定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五个土层深度(0-10 cm、10-20 cm、20-40 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玲 魏文涛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6期 2535-25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凋落叶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4—7月,对照森林地表和持续流水的溪流,研究间歇性溪流凋落叶分解过程中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间歇性溪流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酸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艳 陈梦娇 等 《草地学报》 2023年31卷3期 751-759页
【摘要】 为研究不同梯度氮、磷单独及混合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植物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本实验分析了青海省门源县典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地上总生物量,功能群水平地上生物量,植物全氮、全磷含量及氮磷比对多梯度氮、磷添加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家乐 王志刚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2年20卷2期 89-98页
【摘要】 为探究重建红壤坡地植被较长时间后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深圳市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植被重建10 a的红壤坡地径流小区为例,以裸地作为对照,分析草地、乔木林地、乔灌复合林地3种植物配置模式下0~10、10~20和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剑 宿力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期 580-5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可以广泛地指示群落的生态学动态过程,其研究可以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提供依据.以敦煌阳关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53个样地,分层(0-20、20-40 cm和40-60 cm)采集土壤样品,对3种植被盖度类型(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璐 赵常明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0期 7611-7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物是联结陆地生态系统植物与土壤养分的重要媒介,了解凋落物养分特征有助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机理.该研究于2015年收集了神农架地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新鲜凋落物及现存凋落物,测定其不同器官中大量元素(C、N、P、K、Ca、Mg)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欢欢 高思齐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5期 1456-14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绿素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其含量与土壤氮营养环境密切相关,对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具有重要影响.为探讨氮添加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泥炭地植物生长和养分特征的影响,基于长期氮添加试验(N1:6 g·m-2·a-1;N2:12 g·m-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剑锋 侯恩庆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6年24卷6期 595-6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福建省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养分需求特征,选取25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和31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测定了针叶中7种主要营养元素(C、N、P、S、K、Ca、Mg)含量.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艳明 尧波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0期 6488-64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1年2-6月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月测定了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叶片C、N、P含量及其地上生物量,以阐明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C、N、P含量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维奇 曾从盛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4期 4396-44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阐明河口潮汐湿地碳源温室气体排放的化学计量比特征,对闽江河口潮汐湿地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芦苇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二氧化碳与甲烷排放均呈现正相关;涨潮前、涨落潮过程和落潮后芦苇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CO2∶CH4月平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羊留冬 杨燕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3期 3668-36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9年5月至10月,在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站附近,采用红外灯加热人工模拟气候变暖研究了增温对峨眉冷杉(Abies fabiri (Mast) Craib)幼苗生长和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由于红外灯的增温作用,在幼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绍强 于贵瑞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8期 3937-39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元素平衡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热点和焦点.在系统介绍生态化学计量学与碳氮磷元素循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从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的分布特征、指示作用、对碳固定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C:N:P比的影响等方面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露 陈伏生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3期 344-34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南昌大学前湖校区89种主要植物叶片的N、P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乔灌、常绿、针叶、种子、裸子和单子叶植物类群的N浓度分别低于相对应的草本、落叶、阔叶、蕨类、被子和双子叶植物类群,而C3和C4植物差异不显著;乔灌、常绿和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小飞 陈伏生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7年15卷5期 377-3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城市地被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中添加氮(N)磷(P)后对植物根部N、P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监测期间(10-12月),麦冬根部N浓度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林华 方晰 等 《林业科学》 2016年52卷10期 10-21页
【摘要】 【目的】探讨亚热带森林恢复过程中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 C,N,P 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规律,为阐明亚热带次生林恢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及森林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湘中丘陵区杉木人工纯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 胡小飞 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年38卷2期 304-311页
【摘要】 林下植物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生态功能,而其对施肥的响应,尤其是氮(N)磷(P)同施的耦合效应少有研究。以中亚热带典型中龄杉木人工林为对象,布设施N、施P、两者同施和对照4种处理5次重复的野外试验,于施肥第3年的生长季和非生长季收集3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婷 翁月 等 《草业学报》 2014年23卷2期 20-28页
【摘要】 本试验在不同放牧强度下,通过分析东北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的优势植物和土壤的碳氮磷养分及化学计量比,探讨放牧对生态系统化学计量学特征和养分循环速率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小叶章活体与立枯物的全氮、全磷含量也随之增加,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辉 李祥平 等 《无机化学学报》 2005年21卷9期 1375-1378页
【摘要】 <篇首> 肾结石是一种普遍的疾病,全球的发病率约为10%,且其复发率高.2003年欧洲的一项统计表明,尿石患者第一次复发率为40%[1].草酸钙(CaOxa)是肾结石的主要成分,其体外模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2,3].然而,普通溶液体系的模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浩英 付双嘉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6期 1531-15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酶以及化学计量比是表征土壤养分可用性和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关键指标.然而,对川西亚高山天然林转换为人工林后土壤酶活性和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素尚不清晰.本研究以川西亚高山云杉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对象,测定了两种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璟 刘兴良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4年30卷2期 220-2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碳氮磷化学计量比(C∶N∶P)受到植被类型的影响.为探讨川滇高山栎灌丛不同林型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米亚罗林区川滇高山栎灌丛4种类型[川滇高山栎-粉背黄栌灌丛(QC)、川滇高山栎-华山松灌丛(QM)、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