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7
- 5
- 2
- 64
- 19
- 3
- 1
- 1
- 13
- 10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姬永亮 《医学与哲学》 2022年43卷8期 67-71页ISTICPKU
【摘要】 作为一部重要的年表类工具书,《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概述了北宋时期出现的医学重大事件、方书著作、医政制度等,绝大多数条目都附有引用文献,但其中部分内容偏离了历史史实,引用文献也屡现差错.通过查找相关原始文献、二手文献,重新辨析相关医学事件...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考辨;北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姬永亮 《医学与哲学》 2020年41卷10期 67-71页ISTICPKU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作为近年出版的一部相当重要的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年表类工具书,载录了较为丰富的反映北宋时期医学发展历程的重大事件,但是其中部分内容的陈述与史实不甚相符.分别从原始文献、二手文献入手,重新辨析该书相关内容在人物、时代、职...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考辨;北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荣 《医学与哲学》 2014年35卷1期 88-90页ISTICPKU
【摘要】 张仲景时期五脏证治概念界定边缘清晰,又能化整为零,分散于各具体证治.之后经六朝隋唐,杂病领域的积累致使内部有重新整合的刚性需求.而承载多层五脏辨证新说的七篇<大论>的出现切合发展时机.进入北宋之后,七篇<大论>没有立刻产生影响,直至仁宗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成文 卢旻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28卷6期 26-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北宋(公元960~1126年)是中医学发展史上承前继后的重要时期,此期政府制定的中医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为金元时期"新学肇兴"[1]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秋平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32卷3期 4-6页ISTICCA
【摘要】 两宋时期巴蜀地区名医辈出,医药著述丰富.兴盛的巴蜀文化、稳定的政治环境、繁荣的经济、发达的地方医学教育、丰富的药材资源等都为巴蜀地区医学的繁盛提供了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 《中医文献杂志》 2013年31卷1期 5-7页
【摘要】 在北宋儒臣校订后的《甲乙经》刻本中,皇甫谧释文虽与正文皆作大字,但释文大多独立成段,故二者清晰可辩,条理分明.通过对明蓝格钞本《甲乙经》的考察,发现当时的《甲乙经》传本中出现大量误分段落或误合段落的现象,造成正文与皇甫氏释文严重混淆,但是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 《中医文献杂志》 2013年31卷2期 20-24页
【摘要】 在北宋儒臣校订后的《甲乙经》刻本中,皇甫谧释文虽与正文皆作大字,但释文大多独立成段,故二者清晰可辨,条理分明.通过对明蓝格钞本《甲乙经》的考察,发现当时的《甲乙经》传本中出现大量误分段落或误合段落的现象,造成正文与皇甫氏释文严重混淆,但是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敬生 陈艳阳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15卷1期 25-27页
【摘要】 <篇首> 历史上促进医药发展的因素很多.我们探讨医药学的发展,不能仅仅盯着医药学术内容和对此有突出贡献的医家,还必须研究与此紧密相关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洪 《中华医史杂志》 2009年39卷2期 82-86页MEDLINE
【摘要】 太医学是北宋末年特设的医学教育机构,与太医局不同,它从属于国子监系统,;属于国家正规教育体系.太医学实施了三舍升降制、地方贡额制,并促使各地设立了路、州、县三级地方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学对提高医牛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推动医学普及,均有积极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齐 黄玉燕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8期 1311-1316页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学病机理论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一般规律的理论认识,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病机理论创新的重要阶段.刘完素提出六气化火病机理论,析用药寒凉之理;张元素师徒阐发脏腑病机理论,特别是李杲提出阴火病机、治疗上重视脾胃升降之序;朱丹溪阐发相火病机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婧 刘刚 等 《北京中医药》 2024年43卷12期 1339-1341页ISTIC
【摘要】 张仲景之《伤寒论》《金匮要略》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刊行后,在宋、金两朝广泛流行,并对以张元素为代表的易水学派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明言"仲景"10次,在"六气方治"一篇中详论仲景方11首,另在其余诸篇中论及仲景方29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伯航 刘辰鑫 《环球中医药》 2024年17卷5期 809-818页ISTICCA
【摘要】 文章通过考察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有关张仲景著作的记载,发现今本《金匮要略》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开始校正之前,便已经过历代整理者的更名、增删和校改,成书过程极为复杂.提出关于今本《金匮要略》成书过程及成书年代的正确表述应为:北宋王洙发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尔群 黄玉燕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8期 1320-1322页ISTICCSCDCA
【摘要】 成无己,金代著名伤寒医家,其所著《注解伤寒论》是"以经释论"的代表.总结成无己"以经释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宗张仲景原序之旨.成无己采用《黄帝内经》(后文简称《内经》)、《难经》之理来阐明仲景学说,正与张仲景原序思想一脉相承;(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盛元 张其成 《中医药文化》 2024年19卷5期 493-502页
【摘要】 当前学界对北宋时期援易入医现象的研究较为忽视,是医易会通研究的不足所在.通过整理北宋时期医学文献中与援易入医有关的条文,围绕易象、易数、易理、易占 4 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总体来说,北宋时期援易入医承继隋唐时期的"以易释医"特征,其发展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家萱 李文飞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3卷3期 575-578页ISTICCA
【摘要】 《千金要方》三种代表性版本中对枳实、枳壳的记载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早期两种唐代传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真本千金方》中记载的为枳实、枳壳并存,而后来的宋校通行本《备急千金要方》仅见枳实,给当今临床应用带来一定困扰.在对勘版本异文的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吕文艳 导师:陈曦 武汉大学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硕士) 2018年
【摘要】 宋代重视医学的发展,与北宋中期相比,徽宗时期多有创举。国子监“医学”教育将人才培养与取士制度结合起来,其授官制度为生员提供了入仕的管道。国子监“医学”的推行,是宋政府试图将医生的培养纳入国家教育体系的一次尝试,后因医职冗滥之弊、考核机制缺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林云 孟庆鸿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40卷4期 2012-20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含茱萸类药物的相应方剂共计79首,两版本在药名、重量单位和药量等方面多有异文.通过异文考述,探讨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千金要方》茱萸类药物的内容与方法.考察结果显示:①宋臣将方剂组成中的茱萸统改为吴茱萸,而在方名中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絮 曾凤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2期 83-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为中医学史上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1066年,北宋校正医书局对该书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修订并刊行天下,使其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目前国内通行的《千金要方》即为此宋校本.北宋时期是理学兴盛的年代,大量儒生入医,将理学的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慧蕊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1期 15-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太平圣惠方》是由宋太宗下诏编写的宋代第一部官修方书,它系统而详尽地总结了宋初及其以前的医学成就,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而其中的伤寒部分自19世纪以来便受多位中外学者重视,并逐渐认识到它是现存《伤寒论》的另一种版本,即淳化本《伤寒论》,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丁树栋 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换届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2015年
【摘要】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杰出的国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在画卷中中医药画面的分析,推测了我国中医药在北宋时期的发展状况.街道宽阔整洁,路旁树木葱郁,说明北宋时期重视城市公共卫生与绿化环境,而且卫生管理井然有序。图中两处中医儿科诊所反映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