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1
- 8
- 2
- 2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江 龚文苹 等 《浙江医学》 2014年7期 590-5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丘脑、基底核单灶卒中后的空间结构功能损害特点。方法选择具有单一卒中病灶的丘脑、基底核损害患者88例与健康对照者34例进行对比研究,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画钟试验、Rey- 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验等神经心理测验评估其空间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文苹 裘林秋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1年27卷23期 4235-423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丘脑、基底节单灶卒中后的言语流畅性损害特点.方法:选择具有单一卒中病灶的丘脑、基底节损害患者63 例与健康对照者34 例进行对比研究,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言语流畅性测验、波士顿命名测验等神经心理测验评估其言语流畅性.结果:皮质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欧紫琳 导师:王毅 复旦大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背景: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为当前研究热点,不同部位脑卒中引起的认知改变特点仍在不断探索中。以往认为皮层为主要大脑功能结构区,但是近年来随着对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伴发痴呆的认识,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念 《中国临床康复》 2003年7卷28期 3889页ISTICPKUCA
【摘要】 对 1993年至今 8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不同部位的参考电极( CZ或耳垂并联线),分两组进行了临床、脑 CT和脑电地形图( BEAM)检测;并结合病情轻重、病灶部位和大小与 BEAM六个频段的绝对、相对功率谱值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不同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金波 胡耀辉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0年15卷1期 48-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脑卒中不但常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而且常使患者记忆减退[1,4].临床多用<临床记忆量表手册>甲套[2]来测查患者的记忆能力,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记忆功能,但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记忆场景与之不同.所以,据临床记忆检查而下结论过于简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祥锋 张小宁 《广东医学》 2013年34卷22期 3423-34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比左右两侧丘脑单灶卒中患者的神经心理特点,探讨丘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 连续收集30例单灶性丘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其中左侧丘脑卒中18例,右侧丘脑卒中12例;健康体检者30例.所有研究对象完成Fuld物体记忆测验、快速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文苹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年11卷2期 96-98页ISTIC
【摘要】 <篇首>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所有由血管性因素导致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Wentzel[1]提出标准诊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红霞 钱洪军 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14卷5期 57-5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PSD)与影像学上卒中部位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412例住院及门诊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1个月内采取系统的神经心理学评估及头颅MRI检查.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根据头颅MRI及病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贵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12卷23期 39-40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首发脑卒中患者第4周脑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关系.方法 共调查127例患者,其中113例完成所有调查,将诊断为PSD的患者列为PSD组,其余患者为非PSD组.比较2组的卒中性质和卒中部位.结果 从卒中病灶发生的部位看,左侧病灶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紫琳 王毅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4卷5期 412-4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皮层下单灶卒中后的执行功能损害特点,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北京版)评估该类患者执行功能的合理性.方法:选择具有单一的丘脑、基底节、侧脑室旁白质卒中病灶的脑损害者31例与健康对照者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线测验(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次俊 刘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14卷26期 31-3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单发脑梗死后病变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及皮质及皮层下相关结构的高级认知功能特点。方法:选择经头颅MRI检查证实的急性或亚急性单灶脑梗死患者125例为病例组,病损部位分别为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丘脑及侧脑室旁,同时选择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萧君 《医学信息》 2014年11期 373-374页
【摘要】 目的分析卒中后抑郁( PSD)与卒中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312例首发单灶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评定,通过CT或MRI进行脑梗死灶定位,并按Starkstein法将病灶分为前后位。结果不同病灶部位PDS发生率院左侧49%,右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吉华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3年26卷12期 520页
【摘要】 脑血管病是人类3个主要致死疾病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全部脑卒中病例的43%~65%,且致残率和病死率也相当高.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我院于2011年~2012年应用奥地利产脑活素与国产胞二磷胆碱联用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收到满意疗效.1 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仁明 秦桂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31卷24期 3875-387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的性质、范围及部位与其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326例急性脑卒中病例出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电图异常率在出血性卒中组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组.大的单灶卒中的心电异常率最高,但与多灶卒中相比无显著性增高,而二者均较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