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3
- 11
- 1
- 1
- 1
- 1
- 7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谭淑端 张守君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年27卷4期 391-3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硬秆子草(Capillipedium assimile)、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在经受与三峡水库水位运行节律基本一致的水淹时间和水淹持续时期,但淹水深度(0、 5、 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国华 赵南先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年11卷3期 255-2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四倍体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 L.)无孢子生殖胚囊、胚胎发育以及假受精特点.当其大孢子母细胞发育至四分体阶段时,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四分体退化,同时有多个特化珠心细胞发育为1-3个无孢子生殖胚囊的现象.成熟无孢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权 束文圣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25卷3期 306-31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从引入的土壤种子库中所萌发,并成功在铅锌尾矿上定居的4 个优势种植物,雀稗( Paspalum thunbergii)、双穗雀稗(P. distichum)、黄花稔(Sida rhombifolia)和银合欢(Leucaena le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裕玲 《西南农业学报》 2015年28卷3期 1062-1066页
【摘要】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pb2+胁迫对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 L.)生理特性及铅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新芽数、叶绿素含量、POD活性、CAT活性在受铅胁迫初期明显升高,最高点分别是7个、1.67 mg/L、7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宇 廖慧 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6卷6期 123-126页
【摘要】 采用浓硝酸与高氯酸处理空心莲子草与双穗雀稗,利用原子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它们的根、茎、叶中Pb、Zn、Cu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和双穗雀稗对Pb、Zn、Cu均具有吸附作用,植株中铅的含量最高,其次为锌.植株各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 梁克中 等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31卷3期 109-113页
【摘要】 本研究探索铜胁迫对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 L.)的毒害机制,为铜污染水体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阐明了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双穗雀稗在不同浓度Cu2+作用下新芽数、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蕾 周守标 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36卷1期 54-59页
【摘要】 以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浓度设置依据,结合实际土壤污染状况,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Pb、Cu、Zn和Cr 5种重金属单一处理对双穗雀稗生长特性的影响及双穗雀稗对其吸收性.结果表明:(1)在双穗雀稗正常生长下,Cd、Pb土壤临界值分别达到8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昊 《西北植物学报》 2019年39卷2期 319-32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境异质性在不同生态层次上影响物种分布与扩散,进而可能影响外来植物的入侵态势.该研究通过在中国21°N~31°N范围内设置23个10 m×10 m的样地,利用双向聚类(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等数量生态学方法,研究水生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文斌 刘坤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5期 1433-14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滩涂湿地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区系组成及不同江段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该区共有草本被子植物48科、131属、194种(含种下分类单位);以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利 张文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11期 1908-19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4年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退化山地草地进行了封禁,并在2005和2006年对封禁草地土壤种子库、植被群落组成、植被密度及土壤种子库种群密度和植被种群密度的相关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封禁当年植被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冠举 孙庆业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4期 379-3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调查不同植被群落下铜尾矿的养分状况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动态,通过常规方法测定了尾矿的pH和电导率,以及有机质,总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用底物反应法测定了过氧化氢酶,芳基硫酯酶,脲酶,酸性磷酸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与酸化的裸露尾矿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广林 王立龙 等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6期 639-64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冶炼厂周围的土壤和杂草中的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和统计.结果表明,杂草不同器官重金属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根>叶>茎,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含量的分布为Cu>Zn>Ni>Pb,富集系数由大到小为Zn>Cu>Pb>Ni.看麦娘(Alope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国华 赵南先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1年9卷3期 201-2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广东广泛收集禾本科雀稗属的基础上,观察了雀稗属 (Paspalum) 9个种及其类群的花粉形态.其花粉一般为球型,平均直径在34-50 μm之间.花粉表面纹饰一般为疣状突起或皱波状.在四倍体的台湾雀稗(P. formosanum)、双穗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成果 杨小伶 等 《热带医学杂志》 2008年8卷11期 1166-1168,11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明三峡建坝后生态环境变化对钉螺孳生的影响.方法 在三峡库区重庆段,收集气象资料,实地调查库区不同环境的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成分.结果 三峡库区年均气温在16~18.7℃之间,在长江沿岸及主要支流的滩塘等环境共调查10 75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顺慧 黄怡民 等 《西南农业学报》 2014年27卷3期 1196-1201页
【摘要】 本文采用水培实验,模拟三峡库区长江水体Cu2+污染环境,在Hoagland营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u2+ (CuC12·2H2O),研究Cu2+对2种适生草本植物生长、生理指标、铜积累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2处理范围内,低浓度Cu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杰 来守军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6期 332-335页
【摘要】 研究铅胁迫对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植物狗牙根、双穗雀稗2种草本植物的毒害机制,采用水培试验,模拟三峡库区长江水体Pb2+污染环境,在Hoagland营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b2+[ Pb( NO3)2],研究了铅胁迫对2种适生草本植物生长、叶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蒲桂林 陈军 等 《杂草科学》 2011年29卷3期 55-57页
【摘要】 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部分草坪进行了杂草和昆虫种类调查.发现杂草共有18科32种,其中禾本科杂草种类最多,达到8种;出现频率较高的杂草为禾本科的双穗雀稗、狗牙根、白茅以及莎草科的香附子,其中香附子发生密度最大,达31.9株/m2.采集到的昆虫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波 李相林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37卷6期 2444-2445页
【摘要】 [目的]研究人工草地的退化规律及趋势.[方法]以贵州省麦坪基地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以40个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优势度、丰富度指数对不同区域的草地植被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人工草地不同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在羊舍周围因草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惠霞 席嘉宾 《草原与草坪》 2005年6期 25-27,32页
【摘要】 对广东地区地毯草野生种质资源的分布区域,群落组成以及生态特性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地毯草在广东的分布除了三连地区没有发现外,其他各地区都有分布.自然分布的地毯草群落主要分布于潮湿的河滩地、沟旁、路边、田坎、丘陵山地、山坡林地以及山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嘉宾 陈平 等 《草业学报》 2004年13卷1期 52-57页
【摘要】 对我国地毯草野生种质资源的分布区域、形态特性以及主要生境条件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1)地毯草野生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省的热带以及南亚热带气候区域,在江西、贵州、四川以及湖南等省的南部地区首次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