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0
- 2
- 5
- 5
- 3
- 2
- 1
- 5
- 4
- 4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爱华 龙淑群 等 《光谱实验室》 2003年20卷2期 298-303页
【摘要】 本文建立一种全新的光谱分析方法,多波长线性回归-零吸收分光光度法,并应用于复方新诺明片剂的含量测定.样品经乙醇溶解稀释后,不需分离,直接在选定波长组(n=5)下,分别测定一组吸光度值,经线性回归处理后计算出磺胺甲口恶唑与甲氧苄啶含量.二组分...
【关键词】 多波长线性回归-零吸收分光光度法;双组分混合体系;复方新诺明片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丽 杨克恭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01年8卷2期 160-1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介绍了靶向腺病毒与传统腺病毒载体相比之优势以及两种不同的靶向腺病毒构建策略。靶向腺病毒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去除天然嗜性,二是靶向新受体。有两种途径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双组分体系”中,腺病毒与双特异分子结合,该双特异分子可同时去除天然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亚静 孙远 等 《医学教育管理》 2018年4卷z1期 192-194页
【摘要】 针对目前动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实验中加热方式不合理,以及水蒸气蒸馏原理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没有体现等问题,改变现用的加热套-沸石模式.改进后的装置为:油浴-磁力搅拌.通过测定纯水沸点-压力曲线,结果显示:此改进使暴沸现象大幅减少,现象更加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闻俊 周婷婷 等 《药学实践杂志》 2012年30卷2期 156-158页ISTIC
【摘要】 紫外光谱法测定双组分体系设计性实验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次尝试,旨在通过实验设计,加深学生对紫外光谱法双组分分析的理解与认识,并训练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讨论了该设计性实验在选题与准备阶段、实验设计阶段、结果评价与实施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风华 刘建行 等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9年6卷3期 141-1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二阶导数紫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双组分体系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浓度.方法:配制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的系列标准溶液,记录样品在230~350 nm的紫外扫描图谱,并求二阶导数光谱;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和等吸收波长法分别测定混合物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行 徐风华 《中国药业》 2007年16卷5期 12-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同时测定双组分体系中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扫描双组分样品的吸收峰,根据吸收度的加和性原理,以阿司匹林的浓度和水杨酸的浓度为未知项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各自的真实浓度.结果 测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金莲 潘虹 等 《物理化学学报》 2014年30卷9期 1688-1696页
【摘要】 设计合成了系列单链L-苯丙氨酸衍生物,该系列衍生物单组分没有胶凝性能.选择脂肪胺作为配对物,与L--苯丙氨酸衍生物组成双组分体系后能够胶凝许多有机溶剂形成凝胶.流变学测试显示该凝胶体系弹性模量(G')比粘性模量(G”)约高一个数量级,有着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颜晓琳导师:刘杨 汕头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龙须菜多糖(GLP)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诸如降血糖、抗病毒、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力等,其生物活性受多糖结构的影响。目前对龙须菜多糖的研究主要是多种组分整体多糖的活性研究,对各组分的结构、活性并未深入探讨,而不同组分多糖的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元春 董雪晴 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43卷4期 387-394页
【摘要】 采用双组分二元相图分析方法筛选难溶性药物双嘧达莫的低共熔体系,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粉末X线衍射(PXRD)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低共熔体系进行表征,测定低共熔体系中双嘧达莫的溶解度和溶出度等特性参数,并采用荧光淬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国荣 刘洋硕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3年23卷9期 32-43页
【摘要】 目的:植物乳杆菌RX-8是一株分离自中国传统泡菜的益生菌,该菌株具有产Ⅱb类细菌素植物乳杆菌素(Plan-taricin)EF的优良特性,然而产量较低.目前采用与外源微生物共培养的方式提高细菌素产量,然而共培养体系中具体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宇涵 范海延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4期 823-8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建立适于黄瓜悬浮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对黄瓜悬浮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所采用的胶条pH范围、样品制备方法、裂解液配方及分离胶浓度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H范围为4~7的IPG胶条,直接裂解后丙酮沉淀法制备黄瓜悬浮细胞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丽 李燕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年23卷6期 1151-11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进行了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芦荟多糖的溶剂系统研究,得出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芦荟多糖的溶剂系统为w(PEG600)∶w(KH2PO4)∶w(K2HPO4)∶w( H2O) =5∶15∶15∶65,加入NaCl的质量分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文锦 郭晋隆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7年27卷8期 1577-15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针对灰木相思(Acacia implexa Benth.)蛋白质提取过程中含有大量色素和酚等干扰物质的现象,进行了实验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选择含较少次生物质量的组培苗为实验材料更易得到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在裂解液中添加硫脲更有利于提高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波 赵吉生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5年11卷5期 381-38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对传统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胃癌蛋白质组研究,提高实验数据分辨率和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方法:提取胃癌组织中蛋白质,对以固相pH梯度为第一向双向电泳的关键因素与环节(如样品处理、电泳参数和凝胶浓度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祥华 刘大星 等 《营养学报》 2002年24卷4期 368-3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低水平(0.5~10 μmol/L)大豆异黄酮组分(染料木素、大豆素和染料木甙)对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过程作用的效果及其特点. 方法: 采用Cu2+诱导全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模型,通过检测体系中共轭双烯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军 庄志雄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2年6期 23-26,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已在生物科学各领域被广泛应用,蛋白质组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国际上的前沿和研究热点.概述了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常用分析技术,包括样品制备、双向凝胶电泳、凝胶图像分析、质谱鉴定及数据库检索等.直观地列出了蛋白质组研究的技术体系流程图.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明达 文莉 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2期 207-2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安钠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药典采用剩余碘量法测定咖啡因,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1],操作繁琐.报道的改进方法有双波长法[2],三波长法[3]及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4]等[5,6].双波长、三波长分光光度法需要有等吸收波长才能测定,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频健 陈静 等 《军事医学》 2012年36卷12期 942-945,95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索建立有效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体系,为进一步揭示其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产酸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以培养的B.cereus为材料,比较蛋白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开小明 开天瀚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年25卷6期 534-5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苯酚和水杨酸二组分体系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 在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于269.5nm处,水杨酸有吸收,影响苯酚的测定.经过试验确定以295.5、268.5nm作为苯酚和水杨酸的测量波长,建立了双波长线性回归法测定二组分.按均匀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宁 王佩迪 《安徽医药》 2007年11卷1期 5-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膜分离技术(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ipue,MST)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分离技术,已被国际公认为是20世纪末到21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途的一项重大高新生产技术,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以外界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