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
- 2
- 1
- 18
- 9
- 1
- 8
- 6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于洪礼 于冬梅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18卷7期 683-68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双黄连口服制剂安全性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整理分析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国内文献数据库中的双黄连口服制剂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到的双黄连口服制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和文献报道显示,双黄连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启慧 高燕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年34卷8期 3426-34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不同剂型的双黄连口服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全面评价其内在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确定了40批不同厂家和剂型的双黄连口服制剂指纹图谱的31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25个共有峰的化学成分,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芸霞 朱红云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11年26卷5期 411-4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双黄连口服制剂中连翘有效成分的吸收调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在体实验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的含量,采用大鼠在体肠实验方法分别进行了整方和拆方的研究.结果连翘苷几乎无吸收.绿原酸能显著改善连翘酯苷在大鼠体内的吸收速度和程度.结论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继阳 李学林 等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5年23卷4期 40-48页ISTIC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双黄连制剂治疗感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双黄连制剂治疗感冒的R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华利 导师:赵渤年 山东中医药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为了更科学、客观地评价和控制双黄连口服制剂的质量,保证其临床疗效,本研究应用谱-效相关质量评价的新模式对双黄连口服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和抑菌的药效指标进行研究,运用数学方法对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及抑菌率数据进行分析关联,为双黄连口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曲范娜 第3届全国药品质量分析论坛 2012年
【摘要】 双黄连口服制剂由黄芩、金银花和连翘3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清宣风热的功效.本次实验涉及四个剂型、七个规格,应用Statistics17.0软件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分析数据的特点,分别采用T检验和一元方差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芸霞 201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论坛暨大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战略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研究双黄连口服制剂中连翘有效成分吸收调控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在体实验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的含量,采用大鼠在体肠实验方法分别进行了整方和拆方的研究。结果:双黄连口服制剂中,连翘苷几乎没有吸收。绿原酸能显著改善连翘酯苷在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冠铭 杨丽姿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23年44卷1期 90-96页
【摘要】 旨在探究双黄连可溶性粉对S180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C3b受体、Fc受体活性的影响,为扩大双黄连可溶性粉临床使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以双黄连可溶性粉为研究材料,S180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YC-花环、EA-花环试验为研究手段,巨噬细胞C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一军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13卷25期 2874-287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了解和评价双黄连在感冒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双黄连、感冒为检索词,按主题检索2000年1月-2009年10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记录患者年龄、双黄连剂型、用法用量、是否辨证施治、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华 易红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8年17卷17期 1512-1514,15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双黄连微乳的质量评价方法与指标的合理性与适用性.方法:以自制"双黄连微乳"为样品,观察和测定制剂的外观性状、pH值、粒径和粒径分布、电导率、黏度等指标,采用HPLC方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进行3个月的初步稳定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朝 刘静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8年33卷6期 702-7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双黄连是由双花(金银花)、黄芩和连翘所组成的中成药,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1],常用的双黄连制剂有双黄连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双黄连胶囊、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连含片,广泛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等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桂贞 《辽宁中医杂志》 2002年29卷8期 485-48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1999年3月-2000年5月,笔者以中药制剂双黄连口服液及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满意,现报道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锐锋 万绍晖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0年6卷4期 14-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双黄连含片是由双黄连颗粒剂改进研制而成.其服用方便,效果好、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流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及咽痛等.但是目前国家药品标准[1]收载的两种双黄连口服制剂仅规定了黄芩甙的含量测定项,对双黄连粉针剂也仅规定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明 赵楚文 《中国药师》 2010年13卷10期 1405-140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双黄连制剂中连翘苷的含量与其退热作用的相关性.方法:HPLC法测定连翘苷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00 mm X4.6 mm,5 μm),检测波长278 nm,流动相为乙腈-水(24:76),流速1.0 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宝荣 哈力 等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8年15卷3期 202-2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采用壳聚糖絮凝法澄清双黄连口服液.方法:对絮凝条件进行优化,以絮凝效果为指标,选择药液浓缩比例、壳聚糖浓度、温度三个因素,并同醇沉的效果作比较及经济核算.结果:最佳絮凝条件:壳聚糖加入量为100ml/L,温度为20~30℃,壳聚糖絮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东萍 杨孝顺 等 《北京医学》 2008年30卷6期 372-37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双黄连为金银花、连翘、黄芩的提取物,制剂有片剂、口服液、注射液和注射用无菌粉末.临床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在临床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应用较为广泛.但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时有发生.我们通过检索2002-2006年的文献资料,收集了9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同瑜 《河南中医》 2005年25卷11期 84-85页ISTIC
【摘要】 <篇首> 双黄连是纯中药制剂,其剂型有注射剂、口服液、颗粒剂、片剂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随着应用的日趋广泛,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亦日渐增多.仅2004年,国内医药卫生类期刊发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即有22篇,现综述如下,供临床用药时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澍男 武达 《中医药信息》 2005年22卷4期 38-39页ISTIC
【摘要】 <篇首> 双黄连口服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是双黄连系列产品中一个全面研究并取得卫生部新药证书的剂型.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双黄连制剂能抗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并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圆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36卷16期 100,124页
【摘要】 目的:对中成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国内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药期刊报道的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90例,对使用中成药制剂治疗时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收集整理,对给药途径、用药类型、患者的年龄等引起的不良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海欣 孙振国 《基层中药杂志》 2001年15卷5期 27-2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双黄连制剂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药材组成,具清热解毒,辛凉解表等功效,属常用的中成药,有口服液、粉针剂、颗粒剂和注射液等不同剂型.前三者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后者载于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一册.我们在检验中发现,各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