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0
- 12
- 1
- 29
- 3
- 2
- 2
- 1
- 25
- 13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雷德芳 王志杰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0期 4353-436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群落内主要物种的种间联结、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及群落稳定性,能够了解群落结构及优势物种的资源利用习性,对森林经营管理和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黔中喀斯特山地贵阳市乌当区2021年7月的马尾松群落调查数据,采用方差比率法(VR)、x...
【中文期刊】 覃雅 韦莹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4年26卷11期 1947-195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喀斯特山地和传统平地上种植青蒿的表型特征和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确定青蒿的最适种植环境及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直接测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 2 种地貌上种植的 5个采收日期青蒿的表型特征,以及青蒿素、青蒿酸、...
【中文期刊】 张喜 朱军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9期 5809-581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黔中喀斯特山地马尾松人工次生林内取样分析火烧和对照样地间土壤理化指标的变化,研究了火烧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火烧林地表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升高、最大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增加,土壤密度和非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质量含水量...
【中文期刊】 郝秀东 欧阳绪红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0期 2678-268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山地坡耕地、1a弃耕地、灌草地、15a疏林地、25a次生林群落表土孢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孢粉共由46科属组成,以草本和蕨类植物占据优势,含量为45.77%-68.35%,其次是乔木(主要为雪松和马尾松),含量...
【中文期刊】 张喜 崔迎春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1期 6442-645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样地比较法在黔中喀斯特山地上覆第四纪粘土的马尾松人工次生林内,研究了林火对马尾松林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火马尾松林不同部位的受害率为树皮(95.51%)>树枝(71.49%)>树冠(62.95%),不同层片的植物死亡率为草本层(100.0...
【中文期刊】 张喜 薛建辉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7年15卷6期 527-53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固定样地定位监测方法,于2001-2005年研究了黔中喀斯特山地不同森林类型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的年地表径流量均值为11.108 mm、林分类型间变幅为1.765-22.934 mm、年际间变幅为10.553-11....
【中文期刊】 徐海清 刘文耀 等 《广西植物》 2006年26卷1期 43-48,9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云南石林喀斯特山地原生植被--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附生植物的组成、生物量以及附生植物持水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森林林木附生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只有8科9种附生维管束植物和5种苔藓植物,而林内岩石表面则有石附生维管束植物16科17种,苔藓...
【中文期刊】 龙健 王智慧 《生态环境学报》 2015年24卷12期 1950-1954页
【摘要】 喀斯特山地矿产资源开发引起地表植被和土壤破坏,而植被破坏后不易恢复,对此采取自然生态修复是目前较合适的修复策略.研究种子生态学对生态修复,尤其是喀斯特森林的自然生态修复有重要意义.设计了种子雨强度实验和枯落物覆盖受损土地的实验.在种子雨强度...
【中文期刊】 张忠华 胡刚 《生态环境学报》 2011年20卷8期 1209-1213页
【摘要】 采用2×2列联表的x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了喀斯特山地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群落22个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所组成的231个种对中,x2检验中有100个种对为正联结,110个...
【中文期刊】 王志杰 代磊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9期 3429-344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快速城市化发展对脆弱喀斯特山地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系统监测评价城市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协调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新时期喀斯特山地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命题.以贵阳市花溪区为对象,以2013年和2018年La...
【中文期刊】 谭长强 申文辉 等 《生态科学》 2021年40卷2期 151-15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以广西4个不同种源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苗为研究材料,测定及分析其光响应曲线及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以期为蚬木引种和优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武鸣种源具最高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具有较好的适应...
【中文期刊】 杨倩 朱大运 等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22年42卷6期 631-639页
【摘要】 为探究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有机碳储量产生的影响,以高原山地喀斯特石漠化区3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草地、林草地和林灌草地)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干筛法和湿筛法研究不同年份、不同处理方法下不同土层的土壤团聚...
【中文期刊】 吕小溪 白霜 等 《现代园艺》 2022年45卷19期 158-161页
【摘要】 碳酸盐岩地质背景上发育的独特地貌为喀斯特地区营造城市公园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当前对喀斯特城市山地公园的理论和案例研究均较为缺乏,而关系公园生态可持续和城市绿地建设的园林植物配置则在城市居民日益增强的需求背景下更应给予关注.基于此,梳理了喀斯特...
【中文期刊】 王志杰 代磊 等 《水土保持研究》 2022年29卷3期 197-204页
【摘要】 喀斯特山地城市镶嵌山体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为探明喀斯特山地城市镶嵌山体斑块的时空变化,以典型喀斯特山地城市贵阳市中心城区为对象,运用2000—2020年5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GIS空间分...
【中文期刊】 吕仕洪 李象钦 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年31卷3期 11-17页
【摘要】 以广西平果市龙何喀斯特生态重建示范区为背景,比较其自然封育区不同类型微地形的形态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Lour.)C.B.Rob.〕叶片性状.结果表明:桂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山地微地形主要有石面、土面...
【中文期刊】 谭长强 欧芷阳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8年26卷2期 164-17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选择喀斯特特有树种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优良种源,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源蚬木光合生理和生长特征的月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蚬木光合生理特性在不同月份、不同种源间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中文期刊】 申文辉 欧芷阳 等 《广西植物》 2017年37卷6期 694-70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是广泛分布于桂西南喀斯特山地的优良用材树种,了解影响蚬木群落物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对蚬木资源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桂西南蚬木群落的样地调查,测定了样地中乔木树种的重要值以及...
【中文期刊】 周寒冰 王志泰 等 《水土保持研究》 2021年28卷6期 337-347页
【摘要】 喀斯特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地貌性质,为探究"城山镶嵌"的特殊山地城市地形因素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典型喀斯特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区域,2018年贵阳市中心城区Pleiades卫星影像图(0.5 m空间分辨率,含DEM高程)为数据源,运用...
【中文期刊】 杨平飞 罗鸣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21年49卷5期 99-103页
【摘要】 [目的]探明白及喀斯特山区种植的最优模式,为白及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白及为材料,分别种植于喀斯特山地林下和大田,比较2种种植方式对白及生长和光合性状影响.[结果]林下种植的白及茎长、株高、块茎分叉平均总长、块茎分叉平均总宽、块茎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