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12
- 1
- 1
- 1
- 1
- 13
- 12
- 9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镜荐 李彗闻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6期 2819-282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四圣心源》是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学术精华之作,其中卷十《妇人解》里对经行腹痛的辨证论治,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文章以黄元御构建的"中气斡旋"模型阐述经前腹痛病机为土湿水寒,乙木郁遏,血脉凝涩不畅;经后腹痛病机为血虚肝燥,风木克土.采用苓桂丹参...
【中文期刊】 何聪 王晓素 等 《新中医》 2022年54卷9期 216-219页 ISTICCA
【摘要】 《四圣心源》宗往圣之绝学,究天人之奥秘,释顺逆之机要.其"一气周流"之道,首在中气,中气升降,清浊复位,四象顺承,旋转合宜,则肠腑下行有纪,隧窍通利,故此理实乃便秘之准绳也.
【中文期刊】 陈旭 贾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26卷4期 443-444,454页 ISTICCSCDCA
【摘要】 《四圣心源》为清代御医黄元御"一气周流"学术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医著."木气下陷"是气机圆运动障碍的发病节点之一,也是"水寒土湿木郁"病机基础的普遍转归趋势.本文通过对《四圣心源》中"木气下陷"条文疏理和举方归法并总结出病机证治规律,其分立为...
【中文期刊】 陈顺合 《现代中医药》 2020年40卷5期 5-8页 CA
【摘要】 “一气周流”学说为黄元御的重要学术思想,广泛应用于人体脏腑生成及气机运动相关理论.“一气周流”学说认为人体心、肝、肺、肾皆由脾胃所化生,人体气机以脾胃为枢轴,肝肾之气左升,心肺之气右降,循环周流.黄元御基于此学术思想指出了药物对脏腑之气的升...
【中文期刊】 滕磊 陈绘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36卷2期 110-112,118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评价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前者采用参茯五味芍药汤结合常规治疗,后者仅采用常规治疗,疗程2周,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的耳...
【中文期刊】 刘臻华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35卷10期 857-858,885页 ISTIC
【摘要】 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中对于消渴及其并发症的辨治思路遵循其“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学术理念,重视温肾健脾、燥湿、通降胆胃,明确否定了滋阴润燥为主的消渴传统治疗方法,给予临床以崭新的思路,整体观念更强,理法方药见解独到,是临床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
【中文期刊】 樊辰 崔允宝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0卷2期 171-172,194页 ISTIC
【摘要】 《四圣心源》乃清代名医黄元御集大成之作,书中所论将五行融入太极,文辞清晰地阐述了太极、四象和中气的含义,对其所体现的对立统一原理展开发挥,结合人体脏腑,以天道阐释医理,将复杂难治之疾病以至简之理阐发,使后世同仁茅塞顿开.黄元御尤其重视中气、...
【中文期刊】 李博文 王聪 等 《现代中医药》 2015年35卷5期 99-102页 CA
【摘要】 《四圣心源》乃黄元御"诸书之会极",为黄氏一生医学经验的总结,堪为祖国医学之精髓.黄氏自拟方剂配伍精当,匠心独运,药少力专,效若桴鼓.现将《四圣心源》7首代表方剂进行分析总结,以使黄氏之学弘扬光大.
【中文期刊】 彭彬 王永涛 等 《中医杂志》 2024年65卷9期 962-96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为脏腑气机循行紊乱、气化功能失司,其中气机循行紊乱责之脾胃虚衰、湿邪困阻,气化功能失司责之脾肾阳气亏损.治疗应重视调节脏腑气机,促进脏腑气化功能.临证以健脾化湿法恢复中枢升降之功,方选升阳益...
【中文期刊】 王治英 许玲 等 《中医杂志》 2024年65卷10期 1068-107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结直肠癌的核心病机为己土素虚,戊土右降不足,糟粕积聚于庚金,浊邪不得排出,日久形成湿热瘀毒等病理产物,聚于肠中,酿生癌毒,最终形成结直肠癌.治疗应以恢复中气斡旋为本,以黄芽汤为治疗基础方;以复气机升降之轮为基,以...
【中文期刊】 胡佳艳 乔希筠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4年35卷7期 1703-1705页 PKUCSCDCA
【摘要】 文章认为功能性胃肠病的主要病机是中土不运、气机升降失衡,发生发展的关键是五脏功能失常、阳衰土湿、痰饮内生.治疗上以运中土之轴,恢复气机升降为本,同时兼顾其余四脏功能以及祛除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该研究基于"枢轴运动"理论探讨了功能性胃肠病(...
【中文期刊】 赵彦禛 刘桥龄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2年49卷10期 50-54页 ISTICPKUCA
【摘要】 《四圣心源》认为"五脏皆有精,悉受之于肾……五脏皆有气,悉受之于肺,总由土气之所化生也",在他看来人体的生生不息源于中土的正常运转,中气虚衰致使升降失常是百病的根源[1].有别于《四圣心源》中轴致病的是,慢阻肺不仅损伤后天之源脾土,同样损伤...
【中文期刊】 陈旭 贾波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年34卷12期 5626-562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四圣心源》是清代医家黄元御所著,其崇仲景学术,法仲景制方,创制“一气周流”的核心理论.书中有大量“苓桂”配伍及命名处方,其继承了张仲景苓桂诸剂的配伍法度,又开支河,发微其用法和组方意义,侧面诠释了黄元御“土湿木郁”病机观点认识.文章将《四...
【中文期刊】 詹杰 詹乐昌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6期 2513-25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四圣心源》详细记载了黄元御“中气”学说.在生理上,黄氏认为中气是阴阳之根本、气血之本源、气机运动之枢要.在病理上,黄氏认为百病皆与中气相关,中气衰败是疾病发生转变的关键.在治疗上,黄氏尤为重视中气,推崇扶阳抑阴,泻水补火.黄氏提出分左右偏...
【中文期刊】 周婉妃 杨洁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20年28卷10期 818-820页 ISTICCA
【摘要】 “黄疸”,源于“瘅”字,是以身、目、小便黄为特点的病证[1],以目睛黄染尤为突出.该病首先提出于公元前二世纪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治》[2],而《黄帝内经》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
【中文期刊】 滕磊 忻耀杰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26卷1期 110-112页 ISTICCSCDCA
【摘要】 《四圣心源》的关键学术思想是“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基于这种认识,鼻的生理功能的形成在于“清升浊降”,病理状态则是“浊阴上逆”,于是变应性鼻炎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临床症状.这些症状都是肺气不清引起,肺气不清源于土湿胃逆.总结《四圣...
【中文期刊】 郭付祥 张春和 等 《四川中医》 2020年38卷7期 31-34页 ISTIC
【摘要】 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及男科的常见病之一,常引起排尿异常、慢性疼痛、性功能减退等多种临床症状,在中医文献中无明确病名记载,多将其归属“阴痛”、“精浊”、“淋浊”、“白淫”、“尿浊”的范畴.张春和教授根据黄元御的“血瘀”理论,认为本病以...
【中文期刊】 陈泽冰 周晖 等 《中医药导报》 2019年25卷7期 21-25,38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黄元御《四圣心源》治疗消渴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消渴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四圣心源》方剂中涉及药物进行整理,建立Excel 2007四圣心源方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四圣心源》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文期刊】 陈信生 《北京中医药》 2019年38卷6期 621-623页 ISTIC
【摘要】 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创立了“一气周流”“六气治法”和“中气升降”等理论,在治疗上重视中气升降,以扶阳抑阴、厚培中气原则,被后世称为“医门大宗”“一代之大医”.《四圣心源》是其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的代表作,现将其学术思想在难治性皮肤病治疗中应...
【中文期刊】 刘若水 《中医药导报》 2018年24卷8期 125-126页 ISTIC
【摘要】 黄元御论治湿病强调阳衰脾虚湿盛的基础体质,当外感邪气引动内生湿邪,则易形成湿病;提出治湿当内通膀胱,外开汗孔,表里双解,以紫苏叶和浮萍解表发汗,并重视药物的服用方法以及粥药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