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7
- 2
- 7
- 2
- 1
- 1
- 1
- 18
- 5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怡凡 宋长青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9期 3958-39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致力于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目标贡献力量.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变化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四川省森林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潜力和重要的生态地位,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区域之一.为从土地管理的角度为中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子尧 孟露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9期 3571-35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合理协调低碳减排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导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对于推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耦合多目标规划(MOP)与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模型(PLUS),针对北京市构建了自然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小林 王悦天 等 《生态科学》 2022年41卷6期 146-156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探寻甘肃省土地利用效益的演变情况,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综合利用2010—2018年甘肃省14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数据,应用TOPSIS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甘肃省土地利用效益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可金 邢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8期 1477-148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7种耕种方式研究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系统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其效益.结果表明,育苗移栽油菜的株高、叶片大小、根颈粗、开盘度以及产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免耕直播油菜;与紫云英混作的免耕直播油菜,各形态指标均优于免耕直播间作和单作油菜.耕翻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Vu Thi Thuong Nguyen The Ky 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15年z1期 291-297页
【摘要】 为了找出最适宜于越南中部山区、预期综合环境效益最佳的、更利于生态平衡的农林复合模式,该研究以越南和平水电站库区4种主要农林复合模式:马占相思树(Acacia mangium)-玉米(Zea mays)、马占相思树-木薯(Manihot 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孟波 郭晓君 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9卷1期 54-58页
【摘要】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一套能够科学衡量历史街区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开发方案,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更新目标,以有效保护历史街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促进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类比法、层次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韦萍 石培基 等 《生态学杂志》 2022年41卷11期 2226-223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明晰土地利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系统内涵,构建了兰西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模型,分析了 2005年和2018年兰西城市群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空间格局特征,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卞鸿雁 庞奖励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9期 2391-23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壤保持能力存在着强烈的耦合关系.基于3S技术,应用马尔科夫矩阵、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 USLE)、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探究1980-2005年黄土高原南部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定量测算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庆香 张宏磊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4期 2347-2349页
【摘要】 根据河南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别选择淇县和商城县作为豫北平原区和豫南丘陵区的代表进行乡镇土地集约利 用评价,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程度4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多因素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宇 唐景 等 《工业微生物》 2025年55卷2期 32-34页ISTICCA
【摘要】 当前,土壤污染严重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在众多土壤修复技术中,微生物修复因成本效益高、操作简便,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凭借独特的生理和代谢能力,可有效分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有害污染物.文章就微生物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美雅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1期 124-1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城市生态系统和地表生物物理组分之间存在复杂的潜在非线性关系,这使得城市聚集的都市区生态质量客观评估遇到了技术挑战.针对性选取干度、路网密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植被覆盖率、生态连接度、湿度、热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数 8 个城市生态重要影...
【关键词】 厦漳泉都市区;城市生态评价遥感指数UEQ;生态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玉胜 刘霜云 等 《河南畜牧兽医》 2024年45卷19期 8-11页
【摘要】 果园养鹅"一地两用",能够抑制杂草生长,节省大量除草成本,鹅粪作为有机肥,促进果树的生长,减少化肥的用量,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经济效益.为此,从场地的选择、场地的布局和鹅舍建造、雏鹅的饲养管理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闵志强 胡云云 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3年38卷5期 57-66页
【摘要】 以延安市林草光伏互补建设为对象,通过因子分析方法选取适宜性评价指标,从图斑尺度对规模化发展林草光伏互补的适宜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和验证,并分别评估乔灌植被、灌草植被和乔灌草植被 3 种修复模式在不同开发强度下的固碳减排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延安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司海倩 彭伟 等 《现代园艺》 2023年46卷12期 30-31页
【摘要】 针对十堰地区核桃种植面积大、投入周期长及单纯种植核桃前几年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根据核桃和茅苍术的生物学特性,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一种幼龄核桃林下套种茅苍术的高效栽培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经济效益较高,以期能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荣清 《贵州畜牧兽医》 2023年47卷6期 46-48页
【摘要】 文章介绍了贵州南部山区规模猪场的建设要求,包括选址、布局、设计、设施建设,通过科学设计与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种养循环,促进生猪产业效益最大化和高质量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冬青 张金茜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期 637-6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土地利用和社会统计数据,构建了“土地利用强度-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福祉”多尺度分析框架,从县区和乡镇尺度探讨了定西市安定区1990-2015年土地利用强度-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福祉的时空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5年安定区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珊 张正勇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4期 5208-52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能够实现区域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采用5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单位面积当量因子法,估算了玛纳斯河流域1990-2015年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并借助灰色线性规划模型(GLP)进行土地结构优化,探讨了最大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萧炜鹏 龚建周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6期 64-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进行基塘土地利用景观变化及驱动力研究,可为保护这种特殊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研究支持.以中山市作为研究区,运用1980—2015年5期中山市土地利用矢量图和统计年鉴数据,探明基塘景观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山市基塘外部面积上经历了一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智勇 杨朝现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4期 194-201页ISTICPKUCSCD
【摘要】 针对生态普遍脆弱的丘陵山区实施土地利用生态评价,科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对维持良好稳定的土地生态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传统经典的生态足迹模型,对西南丘陵区重庆市荣昌区近10年(2007—2016年)土地生态功能实施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菁华 李伟峰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2期 4341-43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京津冀城市群作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具有多重战略意义.然而,快速的城市扩张在提高社会、经济水平的同时,伴随着资源供求矛盾加深、耕地被侵占、生态退化,以及水、大气环境污染等众多突出问题,如何优化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实现社会、经济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