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7
- 8
- 1
- 85
- 32
- 4
- 2
- 2
- 56
- 32
- 25
- 16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亚彪 高晓东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3期 10757-1076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深层土壤干燥化严重制约了黄土高原深根系植被的持续发展.然而,频发的极端降水事件能否缓解深层土壤水分亏缺仍尚不明晰.采用文献调研和实地重采样相结合的方法探究2021年黄土高原极端降水事件对典型人工林地(苹果和刺槐)深层土壤水分亏缺的影响.结果...
【中文期刊】 苟清平 朱清科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9期 7161-716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加剧了区域土壤水分亏缺与土壤干燥化程度,同时制约着植被构建.选取陕西省吴起县金佛坪流域山杏、油松、刺槐、小叶杨和沙棘5种植被类型,对照荒草地.采用人工土钻法取样,分析不同植被类型0---10 m的土壤湿...
【中文期刊】 王美艳 李军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8期 4526-453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实地测定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固原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和连作8a苜蓿草地翻耕轮作不同年限粮食作物后深层土壤水分特征,分析了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特征和粮草轮作对土壤水分的恢复效应.结果表明:(1)苜蓿连作1a、5a、8a和12a等4类苜蓿草地0~1...
【中文期刊】 刘沛松 贾志宽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期 183-19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各类作物农田水分为对照,连续两年对宁南山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深层土壤水分以及10年生苜蓿地耕翻后轮作不同年份作物农田的水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苜蓿生长年限的增加,干层深度与厚度先增加后减小.3年生苜蓿干层深度为720cm,6年生干层最...
【关键词】 宁南山区;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n); 土壤干层;
【中文期刊】 万素梅 贾志宽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3期 1045-105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0~1000 cm土层土壤水分消耗规律.结果表明,荒地与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出现的区域及发生的程度不同:荒地在80~100 cm土层深度,出现轻度干层;生长年限低于8a(含8a)的苜蓿草地,在250~350...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8期 2115-212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西安附近苹果林下土壤含水量测定,研究了0~6m之间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与土壤干层问题.资料表明,西安附近15龄苹果林下2~3.5m深处土壤含水量为9.1%~9.2%,形成了发育弱的长期性土壤干层,10龄苹果林地2~4m深处也有干层发育,表明...
【中文期刊】 陈洪松 邵明安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10期 2491-249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深层土壤干燥化是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采用人工和天然降雨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荒草地和裸地的土壤水分循环特征,并分析和探讨了深层土壤干燥化的成因.2002年天然降雨量为459.9m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84....
【中文期刊】 刘贤赵 衣华鹏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11期 2055-206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区域尺度和定位观测的基础上,探讨了渭北塬区不同苹果种植分区的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渭北旱塬苹果种植分区土壤水分特征主要受降水和蒸散量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苹果地潜在蒸散量是台塬东部区>高原沟壑区>台塬西部区.3种类型区苹果地土壤水分都存...
【中文期刊】 王力 邵明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3期 436-44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经大量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分布状况和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干层在陕北黄土高原从南到北大范围内普遍分布,根据干化程度可分为4个类型区:1)以宜君为代表的高原沟壑区南部;2)以富县、黄陵为代...
【中文期刊】 郭忠升 邵明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8期 1640-164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在黄土高原地区多年生林草地,出现了以土壤旱化为主要特征的土壤退化现象.退化土壤反过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最终将导致植物群落衰败和生态系统的退化,从而影响到林草植被的长期稳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持续稳定发挥,这已成为当前林草植被建设...
【中文期刊】 徐学选 刘江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3年23卷8期 1347-135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定位监测与普查相结合方法,对黄土丘陵区主要降水量级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研究认为:农林草地土壤水分剖面有较大差异,土壤水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地、草地、灌木地、乔木.部分地区灌木林土壤水分可能不如乔木林地.在特旱年...
【中文期刊】 王志强 刘宝元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9期 1944-195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干层土壤水分的恢复对正确指导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实现该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固原县,选择了将紫花苜蓿翻耕后3a、12a的坡耕地,对其土壤干层的水分恢复状况进行...
【中文期刊】 王力 邵明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1年21卷1期 101-10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80年代以来,以林草地地力衰退为特征的人工林草地土壤退化日趋严重,其中以土壤水分严重亏缺为特征的土壤干化现象愈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土壤干化的直接后果是形成土壤干层,导致土壤退化,植物生长速率减缓,群落衰败以至大片死亡,严重地威胁到我国北方地...
【中文期刊】 段建军 王小利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07年21卷6期 151-154页
【摘要】 土壤干层是黄土高原普遍存在的特殊土壤水文现象,研究其现状、成因、防治、调控措施等对科学认识区域植被承载力、土地生产力以及低效林草改造和可持续植被建设等有重要理论与生产指导意义,而合理通用评判指标与分级标准是开展土壤干层研究的基础.目前黄土高...
【中文期刊】 张瑞 李鹏展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2期 359-36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水分研究是统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本研究结合4年田间定位试验,通过对黄土高原南部长武旱塬冬小麦和春玉米2012-2015年土壤水分状况的研究,分析农田土壤干层形成情况、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降水对土壤水库的影响以及作物...
【中文期刊】 徐莹 关晋宏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3期 5554-556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揭示高寒半干旱区不同降雨强度对植被差异下沙化土地土壤含水量变化过程的影响.以青海共和盆地东缘黄沙头乔木、灌木和裸地为研究对象,基于2020、2021和2022年5月-9月植物生长季土壤含水量、降雨量和细根分布监测数据,分析2020年、20...
【中文期刊】 王中琦 汤晓迪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0期 9329-934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揭示黄土高原南部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2014-2022年间采用土壤温湿度自动观测系统对苜蓿地、休闲地、高产农田、低产农田0-10 m剖面21层的土壤含水量进行了定位监测,并探究了其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土...
【中文期刊】 刘丙霞 任健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1期 3795-380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人工灌草植被土壤干燥化发生频繁.土壤干化层的形成影响生物小循环并削弱水文大循环,严重制约植被建设成效和区域生态稳定.为阐明人工灌草植被土壤干燥化过程,并确定适宜的种植年限,选择该区典型人工灌草植...
【中文期刊】 张志相 王江 等 《华北地震科学》 2022年40卷4期 69-76页
【摘要】 利用唐山地区9个断层土壤气体CO2浓度观测点构成的连续观测台阵2018-2020年观测数据,分析发现该地区断层土壤气体CO2年变动态主要受地温及降雨量影响;在2018年唐山古冶M3.3地震、2019年唐山丰南M4.5地震和2020年唐山古冶...
【中文期刊】 黄石德 叶功富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3期 8475-848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预计未来我国亚热带地区干旱频率和持续时间将会增加.森林土壤CO2的释放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关不同深度土壤CO2通量对干旱响应的理解仍相当有限.选择武夷山针叶林(Coniferous Fores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