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1
- 1
- 6
- 5
- 5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何春梅 张朝晖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20年38卷5期 618-62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泥炭藓属(Sphagnum)植物的持水特性在泥炭湿地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其与土壤营养元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地区湿地保护和退化湿地的修复.以贵州麻若平台分布的泥炭沼泽为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对沼泽内泥炭藓的生物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磊 韩凡香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12期 4150-41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索半干旱雨养区小麦高产高效的覆盖种植技术新途径,于2013-2015年连续进行定位试验,设秸秆带状覆盖3行(覆盖带和种植带各30 cm,播种3行,SM1)、秸秆带状覆盖4行(覆盖带和种植带各40 cm,播种4行,SM2)、秸秆带状覆盖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敏 赵西宁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3期 765-7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水分是制约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子,认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分状况对该地区植被恢复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采用EC-5土壤水分传感器,对黄土高原园则沟流域坡耕地、梯田、枣园和草地生长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党建友 裴雪霞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27卷9期 2975-298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3个年度田间试验,研究了休闲期深翻时间对小麦播前0~ 200 cm土壤蓄水、生育期耗水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蓄水量受深翻时间、休闲期降雨量和降雨分布的影响.随休闲期深翻时间的推迟,0~200 cm土壤蓄水量先升高后降低,8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蔺君 汪有科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24卷12期 3373-33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竹节式聚水沟是近年来陕北黄土丘陵区大力推广应用的一种雨水集蓄利用新技术.为了研究不同填充物(树枝、秸秆、石子)聚水沟的蓄水特性,在自然状态和模拟降雨条件下对各聚水沟土壤水分状况和拦蓄水能力进行测定,研究各种填充物的持蓄水特性.结果表明:自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晋利 魏红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8期 2501-25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保护性耕作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并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农艺措施之一.基于河南省长期定位试验2011-2016年数据,分析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免耕和深松处理)对土壤水分、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2016年免耕和深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长刚 柴守玺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10期 3245-32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秸秆带状覆盖技术是一种利用玉米整秸秆进行局部覆盖种植的新型旱地覆盖栽培技术,为明确西北黄土高原典型旱作条件下秸秆带状覆盖对冬麦田土壤水热动态特征和产量的影响,在2013-2016年3个生长季,比较了秸秆带状覆盖(BSC)、免耕秸秆覆盖(N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丹 张霞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2期 573-58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渭北旱塬黑垆土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下6种耕作方式,即连年翻耕(CT/CT)、免耕(NT/NT)、深松(ST/ST)和免耕/深松(NT/ST)、翻耕/免耕(CT/NT)、翻耕/深松(CT/ST)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作物产量和水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可 苏思慧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8期 2300-230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东北春玉米区不同秸秆行间还田模式的可行性, 在辽宁省铁岭县以全层旋耕还田 (T1S0) 和全层翻耕还田 (T2S0) 大田试验为对照, 对比研究行间旋耕 (T1S1) 、隔行行间旋耕 (T1S2) 、行间翻耕 (T2S1) 和隔行行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帅普 邵明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8期 2509-25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掌握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是绿洲地区水资源管理与生态建设的关键.本文在黑河中游绿洲与荒漠交错地带设置面积约50 km2的研究区域,持续监测2012-2014年间植被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含量,利用地统计分析与时间稳定性分析探索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贤清 王维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10期 2524-25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7-2010年在宁南旱区研究了夏闲期免耕/深松/免耕(T1)、深松/免耕/深松(T2)、连年翻耕(CT)3种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年夏闲期T1和T2处理后,农田土壤蓄水效率平均分别较连年翻耕处理提高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华 李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7期 1750-17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2007-2010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常规施肥和无肥(或低肥)条件下,免耕、深松和翻耕处理对渭北旱塬冬小麦-春玉米轮作田土壤贮水量、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纯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免耕处理蓄水保墒效果最好,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学芳 孙万仓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3期 647-6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在中国西部推广种植冬油菜的生态效益,以河西走廊4月份的冬油菜、冬小麦、麦茬和春播4种农田地表进行风洞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冬油菜具有显著的抗风蚀效果,其地表粗糙度可达4.08 cm,起动风速高达14 m·s-1,而且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11期 2183-21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三峡水库156 m蓄水后,已形成大面积消落带湿地.2008年7-9月对地处三峡水库腹地的开县澎溪河左岸一级支流白夹溪消落带新生湿地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高等湿地植物33种,优势种有双穗雀稗、宽叶香蒲、萤蔺、藨草、长鬃蓼.新生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