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2
- 6
- 1
- 5
- 4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凯 张翔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8期 8349-83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树造林通过生物物理过程影响地表能量平衡,进而使地表温度发生变化.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的实施,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不断增长,然而造林对地表温度产生的影响却并不清楚.基于此,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配合窗口搜寻策略和基于能量平衡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凤山 白妮妮 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2卷3期 383-390页
【摘要】 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研究了巨菌草生长过程入射太阳辐射(Rd)、反射太阳辐射(Ru)、净辐射(Rn)、潜热(LH)、显热(SH)、土壤热通量(G)和波文比(β)等的变化动态;通过耦合系数(Ω)评价地表能量通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地表通量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佳程 司马义·阿不力孜 等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16卷1期 70-77页
【摘要】 新疆东部黑戈壁作为气候恶劣、人迹罕至的生态脆弱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利用红柳河陆气相互作用观测站2019年4、7、9月观测资料,分析东疆黑戈壁地表辐射及能量收支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地表辐射及能量收支各分量日变化均为单峰型.就不同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远 陈曦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3期 1134-11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50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快速城市化过程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导致了城市地表热环境的剧烈变化.当前,采用定量化的研究方法开展城市地表热环境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城市生态环境与气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厘清城市地表热环境的研究进展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树臣 邵明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6期 5782-57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地表能量平衡问题一直是陆面过程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2014年8-10月和2015年4-6月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带柠条林地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柠条林地热储通量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热储通量对能量闭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强 王胜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10期 2459-24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观测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了夏季典型晴天敦煌绿洲与周围荒漠戈壁背景地表过程的差异,揭示了绿洲生态系统对干旱区荒漠背景地表过程的扰动特征.结果表明:绿洲地表净辐射日平均要高出周围荒漠戈壁背景60 W/m2以上,约占绿洲净辐射的1/4以上.对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强 周毅 《植物生态学报》 2002年26卷6期 717-7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试验"加强期(IOP)在甘肃省敦煌绿洲观测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夏季典型晴天敦煌地表辐射收支和地表能量平衡特征及小气候特征,结果发现:敦煌绿洲总辐射特别大,其峰值高达1 038.1 w@m-2;地表净辐射也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Masudur Rahman 导师:张万昌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 2019年
【摘要】 对净辐射通量(Rn)、土壤热通量(G)、感热通量(H)和潜热通量(LE)等地表能量平衡分量的观测和研究,在陆面过程模式模拟和气候预测,解决气象、环境、农业、社会和经济等问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地球表面能量和物质交换影响着区域气候格局以及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桢 胡聃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1期 49-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城市三维建筑形态影响城市近地表能量平衡、微气候及空气质量.基于多源空间数据(高分辨率Pléiades遥感影像、高分辨率谷歌影像和建筑轮廓数据),构建三维建筑形态指标体系,并基于网格法分析了各三维建筑形态指标的空间敏感性,应用该指标体系评价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珈玮 陈晗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2期 9035-90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蒸散发(ET)是连接水文循环和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估算土壤蒸发(LEs)和植被蒸腾(LEv)对城市水资源分配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城市林地蒸散发双源模型的缺失,本研究基于MOD16模型提出了应用于城市林地区域改进的MOD1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婉秋 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1期 4550-45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地表辐射对研究地表能量平衡及气候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天山乌拉斯台地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站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地表辐射数据,分析了中天山草地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地表辐射与反照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地表辐射月平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文 智协飞 等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2年16卷3期 1-9页
【摘要】 利用2013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自然沙地和人工绿地的辐射能量观测数据,解析不同下垫面能量收支的差异.结果表明:(1)辐射各分量参数日变化特征显著,地面长波辐射(ULR)日尺度最大差值为50 W·m-2.(2)土壤湿度是引发地表反照率产生差异的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小华 导师:宋玉芝 高志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陆面过程主要通过地气之间的湍流、动量、热量、水汽和二氧化碳交换影响天气与气候.气候模拟结果对地表能量分配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尤为敏感.陆面过程对区域和中尺度大气模式模拟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检验陆面过程模式对地表能量分配的模拟能力,我们分别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杰 张强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8期 2545-25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主要采用ECMWF的地表和大气产品分析了中国西北极端干旱区大气边界层厚度与地表能量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同时,结合探空加强观测分析了大气边界层演变的可能因素.得出:西北极端干旱区大气边界层厚度呈现出季节性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夏季大气边界层厚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文君 南卓铜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1期 6992-70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土评价工具模型(SWAT)是一个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SCS径流曲线数方法计算地表径流,而采用相对简单的度日因子方法计算融雪径流.因此在湿润半湿润、雨量丰富的平原地区应用SWAT模型进行径流模拟时可以得到较好的模拟结果,但是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平 张强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2期 6866-68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2008年的湍流、辐射、土壤温度和通量梯度观测资料,分析了地表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及能量分配特征,讨论了典型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热量储存对地表能量闭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半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帅 李胜功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3期 557-5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不同降水梯度下的蒙古中部针茅草原(KBU)、内蒙古羊草草原(NM)、海北高寒灌丛草甸(HB)和当雄高寒草甸草原(DX)4个草地生态系统的能最通量连续4-5a的测定,分析了影响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生长季中地表能量交换的主要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英雨 何延波 等 《生态学杂志》 2007年26卷6期 892-8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日益严重的全球化干旱问题已经成为各国科学家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热点,它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干旱监测,尤其是遥感干旱监测,一直是科学界公认的难题.本文对传统的干旱监测指数如帕尔默干旱指数、作物湿度指数、标准降水指数、地表水分供应指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延波 Z. Su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2期 288-2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将地表能量平衡系统(SEBS)扩展成遥感日蒸散估算模型,利用MODIS遥感数据估算了黄淮海地区的区域蒸散,并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分析了不同地表覆盖下的区域蒸散统计分布特征.在缺乏各地表覆盖类型相应蒸散量实测值进行对比的情况下,以2001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华平 卞新民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3期 457-4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红壤坡地茶园为研究对象,用波纹比--能量平衡法研究了红壤坡地干旱季节地表-大气界面水热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在茶园稳定生态系统中,气象因素和表层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地表-大气界面水热传输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受旱条件下,土壤水分对地表-大气界面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