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8
- 4
- 14
- 12
- 11
- 9
- 4
- 13
- 5
- 5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强 王胜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10期 2459-24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观测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了夏季典型晴天敦煌绿洲与周围荒漠戈壁背景地表过程的差异,揭示了绿洲生态系统对干旱区荒漠背景地表过程的扰动特征.结果表明:绿洲地表净辐射日平均要高出周围荒漠戈壁背景60 W/m2以上,约占绿洲净辐射的1/4以上.对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伟 朱清科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年10卷1期 53-58页
【摘要】 地表过程解析与调控是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高效、合理地划分地表过程响应单元则是开展地表过程研究的重要前提.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的地形地貌分异特征,提出在小流域内以沟谷线、山脊线、分水线和沟缘线相互交叠,构成具有相对均一坡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凯 张翔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8期 8349-83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树造林通过生物物理过程影响地表能量平衡,进而使地表温度发生变化.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的实施,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不断增长,然而造林对地表温度产生的影响却并不清楚.基于此,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配合窗口搜寻策略和基于能量平衡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善磊 王嘉志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0期 3933-39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定量认识和理解气候与流域特征变化对淮河流域地表水文过程的影响,可以为科学管理淮河流域水资源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评估了多控制因子联立求解归因方法的适用性,以此量化了淮河流域气候和Budyko参数n对不同年代蒸散发(ET)、径流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翠 李欣涛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5期 1766-17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田灌溉导致其下垫面性质独特,具有“冷湿效应”,进而直接影响区域气候.基于Landsat8 TIRS热红外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刻画三江平原水田种植核心区的热环境空间格局,以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理论为视角,量化水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容 陈长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21年19卷1期 83-91,128页
【摘要】 采用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对沙颍河流域的地下水退水曲线进行拟合对比,基于改进的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对沙颍河流域径流过程进行模拟,并采用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百分比偏差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鱼腾飞 冯起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2期 7009-70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输水作为一项改善黑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人工输水工程,研究土壤水盐与地表植被对输水的响应对于下游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2001年和2010年野外土壤和植物样方调查资料为基础,探讨了黑河下游土壤水盐对生态输水的响应及其与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森 魏兴琥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3期 674-6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南方岩溶区是土地石漠化广为发生发展的脆弱生态区域.运用面上调查、定位观测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从地表生态过程的角度对土地石漠化过程进行解析、研究.在轻度石漠化向极重度石漠化发展的过程中,仅2-3a,植被就从灌草混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顺利 李勇 等 《第四纪研究》 2009年29卷3期 439-448页
【摘要】 汶川Ms8.0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造成了严重的地表破裂,但能反映地震地表破裂过程的现象却很少,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八角庙村有一处保存基本完好的断层擦痕剖面,是惟一能反映地震地表破裂过程的露头.剖面上可见两种侧伏产状相差很大的擦痕,我们利用全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秀芹 蔡运龙 《自然科学进展》 2006年16卷3期 267-272页
【摘要】 石漠化作为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终极状态,正逐渐演变成继北方沙漠化和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土地退化问题,石漠化相关问题研究当前已被提到国家目标的高度.文中根据喀斯特生态环境演变的几个研究中心及研究焦点问题,将其归纳为三大学派: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朝正 吉锋 等 《人民珠江》 2023年44卷3期 17-22,60页
【摘要】 2019年8月10日台风"利奇马"登陆,造成位于皖南中低山区的青龙沟暴发大规模台风暴雨型泥石流,为深入探究台风暴雨型泥石流运动特征,在查明青龙沟沟谷特征、形成条件及物源分布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高精度三维模型,计算非台风暴雨与台风暴雨2种工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学 李叙勇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3期 907-9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问题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最为突出的地域环境问题之一,其迅速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导致石漠化发生发展的自然、人文因子为切入点,通过模拟影响喀斯特系统地表覆被变化的基本生态过程(如植物定居、植物死亡、水蚀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帅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7卷10期 封4页
【摘要】 2019年是联合国减灾活动三十周年,借2019年国际减灾日(10月13日)之际,2019-10-13至10-14,由北京师范大学、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和达沃斯全球风险论坛联合主办,深圳市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应急管理部-教育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躲萍 姚斌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8期 4046-40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波文比(β)表征陆面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能反映土壤、植被和大气之间的能量平衡和分配过程,是植被变化的生物地球物理效应研究的热点.选择青藏高原作为研究区,基于全球尺度双源遥感蒸散发模型ARTS(air-relative-humidity-ba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芳兰 赵赫然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期 304-3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清干旱荒漠区生物土壤结皮对易漂移性植物种子定居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结皮前期以及藻类、地衣、藓类阶段结皮为场所,通过人工补充种子与野外长期监测的方法对红砂种子在生物结皮上流失动态、种子宿存微区特征以及种子宿存量与微区面积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鹏飞 宋冰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2期 257-2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气候变暖成为大势所趋.气候变暖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约占陆地表面积的1/3,观测与分析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及碳交换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有助于进一步预测未来草地生态系统的变化.为此文章重点综述了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东升 王珂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9期 7830-78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CO2来减缓温室效应,同时植被也通过改变地表能量收支影响温室效应.在过去的气候-植被研究中,大多关注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而植被对气候反馈的研究相对较少.植被通过调节地表能量收支、水通量等重要地气过程影响局地、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喆媛 张学霞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1期 8998-90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地表物候是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为探讨物候时空变化和湿地景观生态格局与过程之间的关系,论文以若尔盖高寒湿地为例,基于1990-2020年GIMMS3g NDVI和MODIS NDVI数据集、7期Landsat TM/OLI卫星遥感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思思 张亮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6期 2477-24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精准刻画地表径流的路径及其所携带的面源污染物随径流的输移过程是准确估算面源污染入水体量、污染关键源区辨识和高效防控的关键,在我国以小农户种植为主、景观特征复杂的地理条件下尤为重要.鉴于目前常用的面源污染模型大都起源于国外,往往对径流路径的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智今 张呈春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7期 7128-71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揭示沙漠化治理过程中生物土壤结皮覆盖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规律,以宁夏河东沙地人工沙漠治理区4种典型地表覆盖类型:裸沙(BS)、藻类结皮(AC)、薛类结皮(MC)、草本-藓类结皮(H-MC)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双环入渗试验与室内模拟,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