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2
- 9
- 151
- 50
- 24
- 14
- 12
- 213
- 118
- 50
- 19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佳荣 董瑞 等 《华北农学报》 2022年37卷2期 201-210页
【摘要】 为了对40份来自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小麦材料进行抗叶锈病基因鉴定,试验结合系谱分析、基因推导和分子标记检测等方法在苗期对36个已知抗病基因载体品种和供试的40份小麦材料接种17个具有毒性差异的叶锈菌生理小种,通过对比供试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世勤 吕小欢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13年33卷4期 771-776页
【摘要】 为明确甘肃省部分春小麦品种(系)苗期所含抗条锈基因,选用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的24个具有不同毒性谱的条锈菌单孢菌系,分别接种于26个甘肃春小麦品种(系)及30个已知基因的载体品种上,进行苗期抗条锈病评价,并结合系谱分析推导苗期抗条锈基因.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学军 张海涛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13年33卷5期 907-911页
【摘要】 为明确来自加拿大的17份粗山羊草含有的苗期抗叶锈病基因,选用15个小麦叶锈菌菌株和42个小麦叶锈病近等基因系,采用苗期离体叶片对其抗叶锈性进行鉴定和抗叶锈基因推导.结果表明,17份粗山羊草材料中,30942对15个菌株均表现免疫,3094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彦慧 赵轩宇 等 《华北农学报》 2012年27卷1期 193-200页
【摘要】 为确定8个来自土耳其的普通小麦品种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对其进行全生育期农艺性状观察,并利用44个以Thatcher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单基因系)作为已知基因的鉴别寄主,接种8个小麦叶锈菌致病型进行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结合成株期抗病鉴定,初步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亚亚 张娜 等 《作物学报》 2011年37卷12期 2158-2166页
【摘要】 选用16个小麦叶锈菌菌系对14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抗叶锈性鉴定和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初步分析这些品种(系)的抗性和携带的抗病基因;进一步利用21个与Lr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对这14个品种(系)中可能含的抗叶锈基因进行鉴定.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艳红 刘欢 等 《作物学报》 2010年36卷7期 1126-1134页
【摘要】 选取在成株期表现高、中、低抗叶锈性的28个小麦微核心种质,利用39个以Thatcher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作为已知基因的鉴别寄主,接种8个小麦叶锈菌致病型进行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结合成株期抗病鉴定,初步明确了这些品种(系)的抗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井长勤 丰慧根 等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34卷4期 5-7页
【摘要】 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好的途径.采用基因推导的方法,根据对13个具有不同毒性基因组合的条锈菌系的反应,在已知的19个抗条锈基因中,推导92R137含有Yr26,陕160不含任何已经的抗条锈基因.构建陕160×92R137的F2群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井长勤 陈荣振 等 《江苏农业学报》 2005年21卷1期 30-34页
【摘要】 根据对13个具有不同毒性基因组合的条锈菌系的反应,采用基因推导方法,分析52个重要小麦品种(系)所携带的抗条锈基因.结果表明:在已知的19个抗条锈基因中,Yr1、Yr2、Yr6、Yr7、Yr8、Yr9、Yr11、Yr12、Yr17、Yr1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勇 李生荣 等 《遗传》 2011年33卷11期 1263-12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杂交小麦普及推广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基因推导法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恢复系MR168的抗条锈性遗传规律及其控制基因染色体位置.结果表明,MR168对CY29、CY31、CY32、CY33等条锈菌生理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竹林 何中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7年27卷10期 1973-19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用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20个白粉病菌毒性菌株,对54个CIMMYT小麦品种(系)进行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1)34个品种(系)含有抗病基因,以Pm8基因出现频率最高,有15个品种(系)携带该基因;(2)参试主效基因中,Pm1、Pm3e、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正旺 《生物学教学》 2017年42卷11期 67-69页PKU
【摘要】 遗传学专题(尤其是伴性遗传)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应用数学推导对伴性遗传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存在差异进行解析,以突破常见的定性解析的不足,使学生充分地理解并掌握核心知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思曼 张静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20年40卷10期 1166-1174页
【摘要】 为给抗叶锈病育种提供优异抗源,选用17个不同毒力的叶锈菌生理小种,对69份国外小麦品种(系)及36份已知抗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进行苗期抗叶锈病基因推导,并结合11个已知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标记检测;于2017-2018年度分别在河北保定试验田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悦 王思曼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9年48卷12期 79-88页
【摘要】 为确定小麦品种(系)所携带的抗病基因,对来自国外的5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叶锈病基因推导和成株期抗叶锈鉴定.在苗期,根据供试品种(系)与20个毒力不同的叶锈菌生理小种的互作反应,与36个已知抗叶锈基因载体品种的侵染型进行比较,同时对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哲 卢占芳 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年41卷3期 7-13页
【摘要】 为明确31个小麦品种(系)的抗叶锈性,选用12个小麦叶锈菌菌系在苗期对测试品种(系)进行抗叶锈基因推导,并对这些材料进行成株抗叶锈性鉴定.结果表明:‘藁麦8911’、‘B466’、‘949-14-3’、‘小偃166’、‘陕优225’、‘陕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培玲 Malgorzata Jedryczka 等 《华北农学报》 2015年4期 59-65页
【摘要】 为掌握中国油菜品种的黑胫病抗性水平,为抗病育种及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采用子叶穿刺接种法,对35个油菜品种开展了黑胫病的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推导研究。供试品种中没有发现对病原菌 Lepto-sphaeria maculans 和 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翠芬 李欢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3年42卷5期 92-96页
【摘要】 巨麦6号在田间表现出很好的抗叶锈性,鉴定其抗叶锈病基因对小麦抗叶锈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在小麦苗期对36个含有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对照品种和巨麦6号接种15个中国小麦叶锈菌小种进行抗叶锈病鉴定,推导巨麦6号中可能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以巨麦6号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会欣 郑嫚嫚 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35卷6期 7-11,17页
【摘要】 通过苗期抗病基因推导,进一步利用FHPQ接种‘烟农15’和‘Thatcher'、‘ARCIN’和‘郑州5389'杂交得到的F2代群体进行抗叶锈鉴定,并进行标记筛选,明确‘烟农15'和‘ARCIN'中的抗叶锈病基因,并找到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志勇 张相岐 等 《植物学报》 2004年46卷2期 236-241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材料Qz180具有良好的抗条锈病特性,经基因推导发现其含有一个优良的抗条锈病的基因,暂定名为YrQz.用Qz180与感病材料铭贤169和WL1分别杂交构建了两个F2群体,用条中30号条锈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明挚 陈善娜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0年22卷2期 169-17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与植物抗冷性密切相关.南瓜(Cucurbita moschata)与黑子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同属不同种,亲缘关系较近,但却存在显著的抗冷性差异.南瓜及黑子南瓜GPAT基因的克隆,可以使...
【关键词】 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抗冷性;氨基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呈纯 赖钟雄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2期 237-2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龙眼体胚发生早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发现1个体胚发生相关未知蛋白DlUP-3,通过简并引物结合RACE技术进行其基因全长序列克隆.结果显示:(1)克隆到的龙眼体胚发生相关未知蛋白基因DlUP-3的全长cDNA序列为1 681 bp,开放阅...
【关键词】 龙眼;体胚发生;未知蛋白DlUP-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