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1
- 9
- 1
- 2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武秀昆 《中国急救医学》 2010年30卷5期 385-387页ISTICCSCDCA
【摘要】 "灾害导致能源中断和基础设施破坏条件下医疗卫生机构的准备和应对"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是笔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联想的角度思考并起草该专题报告的回顾,通过有选择性地介绍报告的有关章节,让相关人员了解这个具有历史意义报告的形成过程,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娜 高伟 等 《中国应急救援》 2024年3期 81-85页
【摘要】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6 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地震引发海啸、核电站事故及大量滑坡、滚石、崩塌等地质灾害,造成通信、道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破坏.本文从地壳变化、救灾持续时间、次生灾害、救灾事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亦纲 高博伟 等 《中国应急救援》 2023年1期 14-17页
【摘要】 2022年"9·5"泸定6.8级地震是2018年以来首次死亡失踪人数超过100人的地震灾害,分布广泛的地质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受损、基础设施破坏的重要原因.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物抗震能力的逐步提升,川滇山地地区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炜 黄勇 等 《世界地震工程》 2023年39卷1期 9-19页
【摘要】 2022年3月16日日本福岛县发生了M7.4级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铁路基础设施破坏,而且导致了一辆行驶中的新干线列车脱轨.本文介绍了东北新干线在此次地震中的震害特点和应急功能恢复情况,总结了此次地震震害的典型特征及启示.通过与2021年福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启铭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年13卷2期 1-4页
【摘要】 在突发事件中,以破坏性地震为代表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包括公共通讯网在内的基础设施严重损毁,甚至破坏殆尽,从而导致通讯联络长时间中断,使紧急救援事务和医学救援工作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无论采取临时替代措施还是复原重新建设,尽快恢复和保证通讯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金豹 王丽梅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0期 2715-27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样方法与踏查法对兴凯湖当壁镇旅游区植被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旅游相关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游客的旅游活动强度与植被破坏程度呈正相关,而游客的集中程度和频度是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旅游环境管理措施:对游客密集区采取分流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0年12卷2期 Ⅳ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地区发生7.3级地震,造成惨重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萍 孙颖浩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26卷9期 7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人员伤亡惨重、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救灾难度大的一次地震灾害.部队官兵在灾区抗震救灾过程中,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居住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且仍受余震和强降雨等灾害的侵袭,对健康状况产生了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群 武秀坤 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9年9卷11期 1147-11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2008年中国南方部分省份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震惊世界的"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灾区能源中断,基础设施毁损或失灵.本文总结了能源中断和基础设施毁损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分享了其准备和应对工作,经验与教训,对医疗卫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璐遥 宴金旭 等 《中国应急救援》 2019年3期 48-51页
【摘要】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会对地震灾区通信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灾区通信拥堵或者基础设施损毁,无法及时、可靠的实现地震现场信息互通.为保证灾区能在第一时间实现信息互通,本文以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通信为例分析了破坏性地震在不同烈度区的通信震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虹 龚小华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8卷3期 253-255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地震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频发,它瞬间爆发的破坏力可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挽救生命,减轻伤残是灾害医学救援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急救物品是生命救援的物质基础.在大量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的地震现场及多部门跨专业共同协作的紧急救援工作中,护理人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超 潘晓平 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09卷3期 190-193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明确地震对于极重灾区妇幼信息系统的破坏程度,为重建和恢复妇幼信息系统指出工作重点.方 法利用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组织的对汶川地震 10 个灾区收集的定量及定性调查资料,根据妇幼卫生信息系统(Maternal and Chil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子雯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06卷9期 797-799页ISTIC
【摘要】 <篇首> 由于地震的突发性强,破坏性大,会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基础设施的损毁,还会对灾区经济社会各个层面产生重创,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统计资料表明, 21世纪以来,随着减灾策略的实施,多次地震灾害中人员伤亡的数目有效减少,而经济损失却在不断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敏 《重庆医学》 2010年39卷9期 1091-109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篇首>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震区大量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破坏.大量伤员给当地医疗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快速高效安全地将伤员批量转运至离震区较近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是灾后面临的重要问题.限于地震灾害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本勇 刘翠杰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25卷8期 644页ISTIC
【摘要】 <篇首> 重大地震后某些皮肤病在幸存者中发病可能增加,例如直接创伤所致的物理性皮肤病、暴露毁坏基础设施和不卫生的生活状况所致的皮肤病及应激引起的皮肤病.救援人员同样暴露于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卫生状况恶劣的危险环境,救援工作过多接触各种污染物,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洛松顿巴 《西藏科技》 2016年8期 40-43页
【摘要】 新型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西藏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然而,在小城镇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文章分析了西藏小城镇建设中环境问题,并根据科斯定理有关产权界定和规划设计中有关绿色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利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4卷21期 143-144页
【摘要】 贵州省开展山地户外运动可以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其具有的独特的自然、地理、历史和人文优势.但是在优势的背后仍存在着专业人才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缺乏行业规范、环境破坏等问题.可以说贵州发展山地户外运动机遇与挑战并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君 黄燕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34卷2期 101-106页
【摘要】 2011年9月,采用PRA评估法和整理石棉县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社区经济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保护区周边居民生活条件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状况良好,社区村民经济收入比2005年有较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树林 何鹏 等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4期 32-35页
【摘要】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的岩石边坡,严重破坏了原有植被覆盖的地表,从而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高、陡、破坏严重岩石边坡的人工修复是生态恢复的重点和难点,但人工边坡又具有不稳定性和较强异质性的特点,通常造成边坡生态恢复效果不佳.边坡的抗侵蚀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柏林 曹忠鲁 《中国检察官》 2011年10期 6-8页
【摘要】 <篇首> 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中职务犯罪大量发生,商业贿赂已成为"潜规则","豆腐渣工程"、"首长工程"、"形象工程"、"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等现象也已成这种"潜规则"运作的病态反映.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