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7
- 5
- 2
- 15
- 4
- 3
- 2
- 2
- 14
- 8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雨晴 孙倩 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年15期 36-38,41页
【摘要】 为探明CO2浓度升高对豌豆蚜体内糖含量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中等浓度550μL/L和高浓度750μL/L CO2浓度,并以当前CO2浓度380μL/L为对照,用熏气30 d以上的苜蓿叶片饲养豌豆蚜初产若蚜至成蚜后测定体内可溶性糖和糖原含量.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生命科学仪器》 2012年10卷1期 47-47页
【摘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研究人员生产出一种能够从空气中去除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廉价塑料制品。沿着这条路,这种新材料将能够用于大型电池的研制,甚至在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尝试中,成为旨在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人造树木”的主要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曦 朱建国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10年24卷1期 99-102页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升高 (FACE,Free-air CO_2 enrichment) 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子代与0代水稻(Oryza sativa) 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的生长和竞争...
【关键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水稻;稗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富芝 朱建国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07年21卷2期 203-208页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FACE(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移栽稻田水稻(Oryza sativa)与不同发生时期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生长和竞争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FACE条件下水稻与稗草比例为1∶1时,...
【关键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水稻;稗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一峰 李军营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06年20卷6期 615-620页
【摘要】 以籼稻品种IR24和粳稻品种Asominori 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自由空气CO2浓度升高(free air CO2 enrichment, FACE)和储藏1年,对籽粒内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3种类型多胺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在正常空气条件...
【关键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多胺;水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永康 沈韫赜 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4年35卷4期 216-22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制体积可调型蔬菜培养装置,满足空间开展蔬菜培养技术研究的需求.方法 通过设计光照通风模块、生长模块、栽培盘模块和测量模块并采用伸缩式结构,研制三套蔬菜培养装置并进行性能验证实验和特性分析.结果 研制完成的蔬菜培养装置可在250~7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昊 董思谨 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36卷2期 338-344页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外来植物入侵问题愈发严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依据2012—2022年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生态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关于入侵植物对气候变化响应的SCI论文,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江超 导师:林志成 李德亮 重庆科技学院 其他 资源与环境(硕士) 2024年
【摘要】
四川盆地东部的重庆地区发育了较为完整的晚三叠世须家河组,记录了各类地质事件,该地层植物化石产出丰富、保存较好,研究潜力巨大。植物化石叶片包含着重要的古环境信息,利用其叶片气孔参数恢复地史时期的大气CO2浓度,是目前较为成熟和可靠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国蓉 导师:杜宝霞 兰州大学 地质学 地质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白垩纪是地史时期典型的温室气候期,期间构造活动频繁,伴随着一系列全球重大地质和生物事件,古环境和古气候均发生显著变化,因此,研究白垩纪植物与气候变化对认识当今生态环境的形成过程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甘肃马鬃山地区早白垩世地层中产出大量银杏类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娜 导师:王政权 谷加存 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 森林培育(博士) 2020年
【摘要】 大气CO2浓度([CO2])升高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深刻影响。叶和吸收根分别是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的资源获取器官,共同影响植物的生产力。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CO2浓度升高(e[CO2])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而忽视了吸收根功能性状的响应,这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贾夏 第三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 2016年
【摘要】 全球大气CO2浓度持续升高正在和继续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陆地生态系统生境由于大气CO2浓度升高而长期处于一种连续性的受干扰状态.上述结果表明,与单独土壤Cd污染相比,大气CO2浓度升高与土壤Cd污染祸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艾弗逊 第三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 2016年
【摘要】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CO2和O3浓度已大幅升高并将持续升高.尽管已有大量关于植物对大气CO2和O3浓度升高响应的研究,但是关于土壤生态系统和功能对此响应的研究并不多.通过在不同的花盆种植不同组合的草类来设计不同处理草类功能组合(fun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洪灯 导师:李运广 周竹青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陆生固氮蓝藻是某些极端环境及氮源营养缺乏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未来环境变化如何影响其生产力和固氮活性对这些生态系统将产生重大影响。全球环境正经受着巨大变化,CO2升高和UV-B增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同时存在,它们对陆生蓝藻的影响如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赢 导师:赵以军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大气中CO2分压在未来世纪预计将增加近一倍。以前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中浮游藻类对大气中CO2升高的生理响应,而CO2升高对淡水藻类甚至对噬藻体的影响还鲜有报道。
本研究以淡水噬藻体PP和野生席藻为材料,在模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萍 王帅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期 475-4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水循环加剧,出现了大气变干与植被变绿等陆地干湿变化趋势的解耦现象,旱区面积变化也存在争议.为回答上述问题,在梳理常见干湿指标变化趋势与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指标变化方向对其进行归类,然后从机理角度解析影响不同指标趋势耦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旋 陈亚平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3年45卷6期 1579-1586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明确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及其本地近缘种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研究在正常二氧化碳浓度(400μL/L)和倍增二氧化碳浓度(800 μL/L)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佳艺 李香颖 等 《新农业》 2023年7期 90-91页
【摘要】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土壤重金属污染都是严重的环境问题.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于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重金属对于植物具有毒害作用,植物体可以通过有机酸与重金属发生络合以及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来抵御重金属的毒害作用.但对于高浓度二氧化碳和重金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仁山 《科技视界》 2022年27期 18-20页
【摘要】 大气CO2浓度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会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造成土壤有机碳分解加剧,使更多的CO2释放到大气中.来自凋落物的有机碳分解是土壤CO2释放的重要源头.因此,研究凋落物分解的温度敏感性(Q10)能够更好地预测土壤呼吸对全球变暖的反馈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立权 赵新勇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6期 2033-20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增高导致全球变暖,但作为光合作用底物促进绿色作物的光合作用.为了明确高CO2浓度对杂交水稻结实期光合日变化的影响,2014年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平台,以生产上曾创高产纪...
【关键词】 杂交稻;FACE(Free Air CO2Enrichment);二氧化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立权 赖上坤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4期 4254-42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和温度的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两个最主要特征.目前空气中的CO2浓度已从1800年的不到280 μmol/mol上升到391 μmol/mol,预测本世纪末最高将增至936μmol/mol.伴随CO2及其它温室气体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