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8
- 72
- 18
- 1
- 169
- 10
- 6
- 2
- 2
- 79
- 55
- 47
- 45
- 4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明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2012年3卷11期 366-366页
【摘要】 目的:用少腹逐瘀汤配合归脾丸治疗寒凝血瘀兼脾虚型痛经.方法:寒凝血瘀脾虚型痛经患者26例,月经前5-7天给予血府逐瘀汤,月经来时停服,月经后2周内服用归脾丸,三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9例,有效16例,无效1例,少腹逐瘀汤配合归脾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杰 孙芮芮 等 《中草药》 2020年51卷16期 4251-42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化学成分-疾病靶点-代谢信号通路网络,探究益母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获取益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欣 殷文俏 等 《中药材》 2019年42卷4期 928-93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的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娟妮 毛俊俊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9年39卷24期 2507-251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红花-甘草配伍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血浆及脑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及能荷(EC)水平的影响,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该配伍对寒凝血瘀证的影响.方法:采用冷水冰浴方法成功建立寒凝血瘀证SD大鼠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荣莉 孔春梅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5期 457-461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生化汤加减联合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PCOS血虚寒凝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PCOS血虚寒凝血瘀证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祥 王洁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年38卷4期 387-39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红花-甘草配伍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冰水应激大鼠30d制作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应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收缩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苯肾上腺素(PE)收缩血管的量效曲线、β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堃 陈燕霞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42卷23期 4474-44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观察定坤丹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定坤丹干预本病的可能疗效机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分别于经前3d予定坤丹、妇科再造胶囊口服,连服10d,连续治疗3个月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鹿安 陆政日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6年39卷5期 858-86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其与化学药或其他中成药的优势,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辅以手工检索1997年3月-2015年7月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光善 黄达 等 《中医杂志》 2016年57卷17期 1486-148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温阳活血通痹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阳虚寒凝血瘀证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降血糖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钴胺片,每次0.5m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
【关键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阳虚寒凝血瘀证;温阳活血通痹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雪华 蔡艳悦 《辽宁中医杂志》 2015年42卷9期 1703-170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少腹逐瘀颗粒辅助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从而可为临床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8月264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勇勇 贾璞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5年36卷7期 755-7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血浆中丹参素(DSS)、原儿茶酸(PA)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HPLC分析方法,研究丹红注射液主要酚酸类成分DSS、PA以及HSYA在正常和寒凝血瘀大鼠中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 正常及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各6只,尾静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诚 郭蕾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6期 1957-19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期痴呆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分析2种指标含量的变化与老年期痴呆寒凝血瘀证的关系.方法:采用分次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叠加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老年期痴呆大鼠模型,在疾病模型基础上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旭检 陈云燕 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31卷5期 88-89页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温针灸配合中药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取温针灸配合中药温经汤治疗的12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鹏 付先军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34卷11期 1365-13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温热性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的性-效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为远交群SD大鼠,采用冰水浸泡法复制寒凝血瘀证模型.300只造模成功的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按体重均衡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只,分别用于平行观察三碘甲腺原氨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朋 杨明会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4年41卷5期 1049-105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大剂量静脉注射建立冠心病心绞痛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检测模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ET-1、NO、TXB2、6-Keto-PGF1α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ET-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诚 郭蕾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4年41卷9期 1990-199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期痴呆病证结合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剖析IL-6及TNF-α含量的变化是否能成为反映两种证型的特异性微观指标.方法:采用间隔一周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造成痴呆模型,叠加腹腔注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慧敏 杨桂芬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年32卷9期 2107-21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留针30 min条件下,针刺单穴十七椎、三阴交、地机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止痛作用的时效规律.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留针30 min.分别记录针刺前10 min及针刺5、10、20、30 min的视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以敏 邓家刚 等 《中草药》 2013年44卷7期 858-8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桃仁提取物对寒凝血瘀证(寒证)和瘀热互结证(热证)大鼠血液循环障碍的不同药效.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寒证对照组、寒证模型组、桃仁提取物(8 g/kg)组、川芎(8g/kg)阳性对照组,以及热证对照组、热证模型组、桃仁提取物(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以敏 邓家刚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年19卷14期 178-1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桃仁对寒凝血瘀证(寒证)和瘀热互结证(热证)内皮细胞凋亡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寒证对照组、模型组、桃仁(8 g·kg-1)组、川芎(8 g·kg-1)阳性对照组,以及热证对照组、模型组、桃仁(8 g·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雯颖 张禹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年19卷12期 204-2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生物学变化探讨寒凝血瘀证在红细胞膜上的生物学差异.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寒凝血瘀组,每组10只.寒凝血瘀组大鼠置于0~1℃冰水中8 ~ 10 min,待大鼠全身僵直后取出,连续造模14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