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3
- 6
- 2
- 2
- 1
- 5
- 5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庆贵 胡双双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7年40卷5期 329-3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江苏口岸小家鼠的基因多态性和遗传进化规律,为国境口岸小家鼠的鉴定和溯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通过基因扩增、测序和比对,研究江苏10个口岸小家鼠线粒体基因组成,结合GenBank中小家鼠线粒体基因组信息,对小家鼠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和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斌 李媛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2年28卷2期 136-1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掌握南通市鼠种构成、密度与季节消长规律,为防治鼠患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进行监测.结果 2017-2020年南通市平均鼠密度为0.22%,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和褐家鼠,共占比84.73%.各生境类型鼠密度以农村自然村最高,为0.3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剧慧栋 马宁 等 《医学动物防制》 2019年35卷8期 769-773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采自石家庄地区的小家鼠肠道内的寄生虫进行形态描述,依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信息进行鉴定.方法 按照不同的寄生部位(皮下、肌肉、消化道、肝脏、心脏、体腔)对鼠进行解剖,将检得的蠕虫分别放入不同的培养皿中,然后用80℃左右的热水将虫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惠琳 魏怀波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7年40卷1期 1-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掌握全国口岸及边境线鼠类种类及分布特征.方法 2014-2015年,采用行业标准的监测方法,在全国34个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44个口岸及相邻边境线开展鼠类监测,分析捕获鼠类种类及其携带鼠疫菌、汉坦病毒和伯氏疏螺旋体情况.结果 共捕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双双 吴炳耀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7年23卷1期 65-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家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Ⅰ基因的多态性特征,为国境口岸鼠类的鉴定和溯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通过对江苏口岸本底及输入性小家鼠COⅠ基因的扩增、测序和比对,结合GenBank的小家鼠信息,对小家鼠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和分子系统树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剧慧栋 马宁 等 《医学动物防制》 2017年33卷12期 1312-131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调查石家庄地区鼠类寄生虫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鼠笼法、鼠夹法隔夜抓捕鼠类,进行鼠群种类、鼠龄、性别鉴定和体内寄生虫分类.结果 共捕获鼠592只,采集到体内感染疑似四翼无刺线虫的鼠9只,全部为小家鼠,该寄生虫在该鼠种的感染率为5.9%,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陆 王刚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7年40卷4期 261-2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我国啮齿类动物博卡病毒的感染情况展开调查.方法 2011-2015年,分别从辽宁大连、丹东、东港,内蒙古满洲里,西藏樟木和新疆哈密境内采集鼠类样本,采用巢氏PCR方法扩增博卡病毒NS1片段和鼠类样本的Cytb片段.结果 分别从黑家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强 田锋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17年40卷4期 276-277,2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地区鼠类种类和携带病原体情况.方法 2016年,在霍尔果斯口岸地区采用夹日法和夹夜法捕鼠,对捕获鼠类进行形态鉴定,采集鼠类脾脏和肺组织,用PCR方法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莱姆病螺旋体、鼠疫耶尔森菌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天勇 唐毅 等 《医学动物防制》 2017年33卷6期 620-622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城镇、农田、农舍鼠类密度、种类、数量变化,及其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情况,为制定综合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每月均在1~ 15日期间布夹,每个监测点每次布鼠夹300夹以上,晚放晨收.将捕获的鼠类无菌解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进忠 王纯玉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7年23卷2期 146-1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辽宁省沈阳、葫芦岛、锦州3市进行鼠类采集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方法 采用夹夜法捕鼠.结果 共调查有效鼠夹3 543夹次,捕鼠144只,经鉴定为1目2科4属5种,鼠种构成为黑线姬鼠70.8% (102/144),小家鼠17.3%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宝泉 张世水 等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16年22卷2期 118-1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在经过反复灭鼠后小家鼠成为绝对优势种群的济南农村地区,观察采用毒饵盒对小家鼠的控制效果.方法 2014年7月选择济南市东部某乡村的982间房间,分为3组.第1~2组毒饵盒中放0.05%敌鼠钠小麦粒;第3组毒饵盒中放玉米粒毒饵.灭效考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靖美东 导师:王文 郑晓光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生物学 动物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本工作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探讨了白腹鼠属(Niviventer)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研究小家鼠(Mus musculus)在中国的分子系统地理学。
在白腹鼠属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本研究首次对来自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