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919
- 214
- 80
- 48
- 8
- 4600
- 220
- 176
- 56
- 52
- 1457
- 1102
- 869
- 294
- 28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韩峰 孙琦 等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36卷6期 759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根尖周病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1].乳牙牙髓腔大[2],血运丰富 ,冠髓感染情况下易波及根髓及通过根分歧处扩散,导致尖周炎性病变.常规根管治疗及充填药物有很多种,作者采用抗生素糊剂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35卷4期 320-32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瘘管性尖周炎是儿童乳牙的一种常见病.其对儿童的口颌系统及全身的发育均有影响[1].治疗上比较繁琐.笔者近2年来对此类病例做了碘甲糊剂一次性充填的尝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古莲 林景春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21卷5期 3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治疗尖周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根管充填.而后牙根管数量多,弯曲小且分叉亦多,操作不方便,给根管扩大和充填带来困难.因此,笔者自1996年来,用替硝唑、头孢氨苄霉素糊剂行新根管疗法治疗多根管后牙尖周炎106例129牙,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新根管疗法;替硝唑头孢氨苄霉素糊剂;尖周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玲 李文军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6卷35期 162,1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甲硝唑地塞米松糊剂对难治性尖周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难治性尖周炎的患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患牙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甲硝唑地塞米松糊剂1周,而对照组的患牙根管内仍然使用樟脑酚或甲醛甲酚或碘酊棉捻,用氧化锌丁香油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宇 《东南国防医药》 2006年8卷4期 280-281页ISTIC
【摘要】 <篇首> 根尖诱导成形术是指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而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在消除感染或治愈尖周炎的基础上,用药物诱导根尖部的牙髓和尖周组织,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并使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丰 武丽丽 《天津医药》 2003年31卷2期 119-120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篇首> 1996年3月-2001年5月笔者对本院门诊100例,129颗多根管后牙慢性瘘管型尖周炎采用空管药物疗法治疗,经1年观察,3年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讨论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小菊 《医药前沿》 2016年6卷19期 58-59页
【摘要】 研究超常规根管预备联合土霉素强力霉素素丁香油糊剂治疗有瘘型尖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实验组50例有瘘型尖周炎的患牙通过超常规的根管预备联合根管和瘘口注射土霉素强力霉素素丁香油糊剂1~2次,间隔一周,患者根尖症状消失...
【关键词】 超常规的根管预备;土霉素强力霉素丁香油糊剂;有瘘型尖周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开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4期 107-107页
【摘要】 目的:探讨二次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0颗牙髓炎、尖周炎患牙均采取二次根管治疗,观察记录术后72 h、术后1周的疼痛情况,计算疼痛发生率,术后1年复查,观察患牙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72 h疼痛0级78颗(78%)、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佩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6期 180-180,181页
【摘要】 目的:观察 HAP 复合根充糊剂治疗瘘管型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瘘管型尖周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根充剂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 HAP 复合根充...
【关键词】 HAP 复合根充糊剂;瘘管型尖周炎;临床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越广 钟志海 等 《吉林医学》 2013年34卷11期 2106-2107页CA
【摘要】 目的:观察下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经拔牙体外倒根充后再植术的结果.方法:选择30例下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后合并尖周炎患者,所有病例X光牙片显示根尖周存在大小不等的阴影.牙体拔出后立即浸泡于NaCl溶液中,清理牙槽窝根尖区炎性肉芽组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才梅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08卷3期 181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一次法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有牙髓炎、意外穿髓、慢性窦道性尖周炎需要做根管治疗的患者200例给予根管治疗一次法.结果 一年后复查,成功191例,失败9例.结论 根管治疗一次法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有效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志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2卷20期 78-7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空管糊剂和干髓剂治疗乳磨牙尖周炎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460例乳磨牙尖周炎患者进行空管药物和干髓剂治疗.结果 成功率为:干髓剂组半年为86%,一年为72%.空管药物组;半年为88%,一年为80%,两治疗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璐 孙昌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26卷2期 71-72页
【摘要】 对89颗经临床确诊为化学性尖周炎的下顷后磨牙,经手工根管预备后分别封入地灭糊剂(实验组)或碘仿糊剂(加服或不加服地塞米松片、灭滴灵片.对照组),观察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地灭糊剂能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秋菊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14卷11期 1448页
【摘要】 尖周炎是口腔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复诊率较高,因此合理运用消毒根管的药物对治疗起关键作用.临床上尝试用塑化液进行根管内消炎治疗,与传统的FC治疗进行比较,用半饱和塑化液消毒根管,成功率高,复诊次数少,用FC消毒根管,成功率低,复诊次数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峰 《航空航天医药》 2002年13卷4期 222-222页
【摘要】 <篇首> 尖周炎在临床上就诊次数多、效果差.自1999年以来应用螺灭糊剂对尖周炎进行治疗,对就诊的209例(235牙)随机分为药物根充组(121牙)和常规根充组(114牙),疗效较满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青 陈昶 等 《海峡药学》 2000年12卷3期 80页
【摘要】 通过自1997年以来用交沙霉素-替硝唑糊剂根管充填治疗尖周炎的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该糊剂可缓解根充后初期的尖周炎症反应;控制再感染,促进根尖病灶治愈和根尖孔的钙化闭合;有效控制超充填和根管预备过度切割引起的尖周炎症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仇美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年10卷30期 7459-74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牙隐裂病例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牙隐裂伴尖周炎病例先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再用结扎丝环扎牙颈部,调牙合,观察2周左右无反应后,行备牙、取模,最后全冠修复.结果 130颗牙隐裂尖周炎患牙,治疗成功118颗;8颗因根尖感染加重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爱玲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4年10期 96-96页
【摘要】 目的:探讨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年轻恒牙牙髓炎及尖周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控制感染加 vitapex 糊剂的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56例患者,64颗根尖尚未发育完成患有牙髓炎或尖周炎的年轻恒牙,通过随访,x 线摄片观察,根尖发育情况,并结合临床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霞 《中外健康文摘》 2011年08卷46期 290-291页
【摘要】 目的 对超声根管技术中预备根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接受牙尖周炎和牙髓炎的患者80名,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使用超声根管治疗技术进行相应的根管预备工作,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K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文彬 黄文燕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41卷1期 98-1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广州市儿童下颌乳磨牙根尖周病对下颌继承恒前磨牙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335例4~9岁一侧患根尖周病,而另一侧同名牙正常健康的患儿,观察其全口曲面断层片,按牙位分为下颌第一乳磨牙(A组,n=200)及下颌第二乳磨牙(B组,n=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