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2
- 14
- 70
- 11
- 9
- 3
- 2
- 37
- 22
- 9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漫玲 朱江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9年39卷9期 1678-169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究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以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下的响应规律.该研究以鄂西南地区的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 200~1 700 m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群落内木本植物的叶面积(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戚玉娇 张广奇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3期 4933-49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组成要素,是维护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对CWD空间格局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索种群格局的形成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维持机制.采用g(r)函数对茂兰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芳 曾馥平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7期 6074-60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尺度的关系研究对于了解群落物种多样性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喀斯特地区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尺度效应,以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5 hm2样地的(胸径DBH≥1)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个空间尺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华 陈莉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4期 8285-82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建立500 m×500 m长期监测样地,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喀斯特森林土壤磷钾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磷(TP)、全钾(TK)、速效磷(AP)、速效钾(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管杰然 商天其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0期 6761-67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设立的典型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 hm2固定样地为基础,分别对1996年和2012年(时间跨度为16年)的实地调查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包括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种间联结和生物量等方面对其群落演替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菊花 申国珍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0期 6397-64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降水格局改变后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格局,可为森林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神农架典型森林类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2种人工林马尾松和杉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降水格局改变后,其土壤CH4吸收、CO2和N2O的排放格局和可能机制.结...
【关键词】 神农架;模拟降水减少;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斯安 宋敏 等 《广西植物》 2016年36卷10期 1156-11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分布的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之一,由于富钙偏碱的地球化学背景及多样性的生境类型,该森林具有群落结构多样、树种组成丰富、优势物种突出等特点,基于大型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分析是揭示其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忠华 胡刚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4期 8221-82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助于推断格局形成的潜在生态过程和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4种格局强度指数(聚块性指数、格林指数、扩散系数和负二项参数)以及分形维数中的计盒维数(Db)和信息维数(Di),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喀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访军 潘忠松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6期 1761-17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碳素含量、碳密度及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系统碳素含量表现为乔木层(418.58 g/kg)>灌木层(387.26 g/kg)>草本层(382.80 g/kg)>枯落物层(37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蕾 申国珍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7期 2142-21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神农架地区典型森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动态对认识我国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及森林碳循环的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神农架海拔梯度上4种典型森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及亚高山针叶林凋落物年凋落量及其养分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景明 艾训儒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0期 6334-63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Shannow-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鄂西南木林子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过程中优势树种生态位动态.结果表明:大穗鹅耳枥(Carpinus fargesii)、四照花(Cornus kousa v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海燕 李策宏 《植物研究》 2006年26卷5期 618-6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峨眉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组成﹑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峨眉山阔叶混交林由226种维管束植物组成,其中被子植物73科137属207种, 占总种数的91.6%,是峨眉山阔叶混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群落分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祖兰 李先琨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年9卷6期 563-5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元宝山保存的广西最古老、最原始、最完整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进行了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两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和群落各物种的重要值变化以及群落优势度反映出来的特征相一致;2)物种重要值和个体数作为测度指标所得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 田玉强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2年20卷5期 353-3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区系特点、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物种丰富,有110科288属534种,科的分布型以热带类型为主,属的分布型温带类型占优势,反映该群落区系以温带为主的亚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小刚 熊高明 等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11期 2001-20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神农架山区山体的中部,选取代表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样地,总面积为2.4hm2.在样地中对出现的林窗斑块以及相邻的对照的非林窗样方进行群落学调查.记录乔木树种的种类、胸径和高度以及它的幼苗和幼树的高度、数量.按照树种在林窗内外重要值的位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立 薛达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25卷3期 359-3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日本名古屋市的三个风景林——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林,日本米槠( Quercus cuspidata)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凋落物和凋落叶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养分贮量进行了研究。日本柳杉林、日本米槠林和常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泽昊 李道兴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25卷3期 276-2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我国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林隙干扰特征,对三峡大老岭地区这一植被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了植被中林隙的数量、类型及成因;林隙形成木(GM)的类型、数量、物种构成和径级结构,以及林隙和GM的多尺度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林隙密度为...
【关键词】 大老岭三峡;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干扰状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靖钰 李国栋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4期 6243-62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强大的碳源/汇功能是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战略目标最经济、有效的自然气候解决方案和固碳增汇手段.准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对于明确森林碳储量有重要意义.为明确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带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碳通量特征及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玲 梁素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0期 4400-44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理解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实体在森林群落的分布,有助于探讨物种丧失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冗余和恢复力的影响.为了解脆弱的岩溶石山森林在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生态系统反馈,对桂林岩溶石山两块1hm2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木本植物数据进行了分析.包括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通 郑枭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期 780-7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木种子是森林更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数量多少与组成会对群落动态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深刻影响.为了更好的了解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动态变化,利用种子收集器对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种子雨进行了一年定位监测,分析了种子雨物种组成、季节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