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
- 2
- 1
- 1
- 5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艳雪 余金橙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42卷2期 53-60页
【摘要】 为了解山楂切片冷冻干燥特性,采用新鲜的山楂为原料,设置山楂切片厚度分别为2、3、4、5、6 mm,得到山楂干基含水率随干燥时间的变化曲线.将曲线与3种常见的果蔬干燥模型进行拟合.对真空冷冻干燥后的不同厚度的山楂切片进行复水率、收缩率、褐变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敏 马丽娜 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9年30卷6期 230-234页
【摘要】 通过室内无荷膨胀试验,研究初始含水率与初始干密度对高速铁路泥岩地基土无荷膨胀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荷膨胀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快速膨胀、减速膨胀和膨胀稳定3个阶段.在相同初始干密度情况下,膨胀率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大,并且试样初始含水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备战 《机电信息》 2015年32期 56-59页
【摘要】 将不同配方的药用丁基胶塞置于不同的条件下,对胶塞的残余水分量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简单分析,说明了配方和烘干过程对胶塞残余水分存在影响,希望能给药用丁基胶塞的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永锋 杨学军 等 《可再生能源》 2008年26卷1期 93-96页
【摘要】 对昆明市不同生活水平地区的5个垃圾中转站进行抽样分析,将样分带回实验室进行多种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春季生活垃圾易腐成分含量及其含水率均为最高,分别为60.59%和78.49%;计算了垃圾焚烧的年发电量为4.80x108 kWh,可燃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泳鸿 毕金峰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5年25卷7期 284-294页
【摘要】 无定形态小分子糖的玻璃化转变,是引起枣粉吸湿结块的核心因素.为探究小分子糖组成对枣粉吸湿行为的影响,确定其吸湿行为评价的关键指标,本研究首先构建去糖枣片固态基质,通过渗透构建组分清晰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固态基质枣粉模拟体系(JPS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麦馨允 牛俊乐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44卷22期 80-86,179页
【摘要】 为获得黄秋葵干燥工艺条件,选取不同干燥方式、干燥温度对黄秋葵进行干燥,研究不同干燥工艺条件对干燥特性、动力学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速率受干基含水率的影响大,远红外干燥速率受干基含水率的影响小.Midilli模型能准确描述黄秋葵热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卿果 徐剑 等 《食品工业科技》 2023年44卷5期 222-229页
【摘要】 为探究枸杞浸膏的微波真空干燥特性,通过考察微波功率密度、浸膏初始相对密度对浸膏温度、干基含水率、失水速率的影响规律,建立其水分比与干燥时间关系的干燥动力学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枸杞浸膏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浸膏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岩 曹崇江 等 《食品工业科技》 2022年43卷16期 263-273页
【摘要】 为了明确紫苏采后干燥处理时的特性,本文利用可智能排湿的烘干装置研究了紫苏茎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干燥特性及品质变化;给出了紫苏茎叶在50~80℃的温度区间内干燥时的干基含水率变化及干燥速率曲线,并用数学模型对干燥数据进行拟合;对比了不同温度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俊玮 《实验室检测》 2025年3卷4期 9-12页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原材料的质量、分析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和验证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能等工作,为公路路面水稳基层施工提供指导,保障工程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方法 本研究从原材料、集料掺配比例、水泥剂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容许延迟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浩凤 刘军 等 《实验室检测》 2024年2卷11期 135-138页
【摘要】 土工击实试验是测定土体在一定击实功下最佳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的关系的重要手段,可借以了解土的压实性能,对保证工程基础建设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影响土工击实试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强化对土工击实试验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川 张玉锴 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23年39卷8期 103-110页
【摘要】 红壤黏性重,干湿交替容易结块和形成裂隙,通过土-水特征曲线研究重构红壤的持水保水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为探明干湿交替下木纤维重构对红壤水力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应用 4 种添加量(0、0.5%、2.5%和 5.0%)的木纤维重构红壤,采用滤纸法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加付 李农昌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5年32卷6期 20-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产孢量为指标,筛选出白僵菌固态发酵的培养基为:90%麦麸+5%玉米粉+5%黄豆粉,原孢粉的产孢量可达244.7亿/g.在25m3发酵罐内进行浅盘固态发酵,培养基的最适起始含水率为60%~65%;最佳通气条件为:前12h不通气,12~48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学峰 孙耀星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20卷3期 412-415页ISTICCA
【摘要】 研究日本落叶松在常规干燥过程中85%以上空心率对其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12 h常规干燥,外径210 mm的空心圆柱含水率从41.8%降到6.8%,外径270 mm的空心圆柱含水率从46.6%降到7.3%;干燥过程中出现了少量表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文君 于生 等 《中国药事》 2012年26卷6期 577-5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并确定荆芥饮片的最佳干燥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GC-MS法,考察了不同干燥温度、时间、初始含水率对干燥品含水率、胡薄荷酮和薄荷酮含量的影响作用.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含水率、胡薄荷酮和薄荷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玲玲 周林燕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8年18卷2期 155-165页
【摘要】 为了优化香菇脉动压差闪蒸干燥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组合设计,分析预干燥含水率、抽空温度和抽空时间3个因素对产品含水率、硬度、色泽L、复水比、氨基酸和总糖6个指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根据试验数据得到描述这6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凯 尚涛 等 《西藏科技》 2018年3期 17-19页
【摘要】 为降低岛礁道路工程建设成本,减少天然砂石运输,文章以珊瑚砂代替普通砂石用于路面底基层建设开展了水泥稳定珊瑚砂底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研究.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珊瑚砂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根据不同水泥用量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萍 陈相潘 等 《西南国防医药》 2008年18卷3期 328-330,封底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变化及丹参的作用.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缺血组)18只和丹参治疗组(丹参组)18只,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左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丹参组于再灌注开始时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闻陶 朱跃钊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06年4卷3期 56-61页ISTICCABP
【摘要】 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马铃薯的干燥特性,考察了温度、湿度、风速和粒子大小对马铃薯的干燥特性的影响.对马铃薯的干燥特性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马铃薯吸附式低温干燥过程分为调整、恒速和降速3个阶段.含水率从76.88%变化到65.44%这段为调整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耀东 赵志刚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4卷5期 443-445页ISTICCA
【摘要】 为了进一步研究路面裂缝与碎石基层材料的关系,首先就级配及成型方法对混合料性质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采用上置式表面振动法与重型击实法对比,提出碎石材料较好的级配和成型方法,以期指导施工,减少路面的裂缝,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洪双 李荣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3卷4期 349-351页ISTICCA
【摘要】 测试柞木在干燥过程中不同含水率和不同温度下的电阻率,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提高木材干燥控制中通过测试木材电阻来确定木材含水率的准确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